人民版 必修二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 必修二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16 08:5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五测评
1.有人认为:“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里的“现实目标”指的是(  )
A.黄金和土地
B.资本
C.商品市场
D.原材料
2.有学者指出:“(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两种动力共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下列现象中直接体现资本主义扩张因素的是(  )
A.以投资分利方式募集所需资金
B.以传播天主教的福音作为号召
C.航海家宣布占领所到之处土地
D.航海家攫取大量黄金等贵金属
3.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
A.“两颗门牙”指的是牙买加和雅加达
B.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繁荣发达
C.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更加兴旺
D.大西洋的开放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4.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书中指出,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关于此次航海说法正确的是(
)
A.达·伽马最早进入了印度洋
B.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C.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从此“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5.下图是北美洲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恶化水灾泛滥
B.大批土著被卖为奴
C.殖民者掠夺和屠杀
D.工业污染损害健康
6.在16世纪内,欧洲的黄金数量从大约55万千克增加到119万千克;白银数量从700万千克增加到2
140万千克,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谷物价格上涨5倍,英、法、德三国物价平均上涨2倍多。这些变化(  )
A.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B.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进行殖民掠夺
C.预示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D.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7.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下列史实中,最能印证材料中这种“视野”的是(  )
A.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
B.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8.19世纪40年代以后,英国削减了海关750个税目的进口税,废除了羊毛的出口税,废除了机器出口禁令。1846年,英国全面放弃保护关税政策。1849年,英国废除《航海条例》,使得航运业务对所有国家开放。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A.取得海上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
C.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获得发展?????D.处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
9.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是(  )
A.“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B.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
C.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
D.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
10.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A.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11.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钢铁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12.下面是1820—1870年国际贸易额及其增长速度的演变趋势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的影响是(  )
A.促使世界文明融合程度的加深
B.促使世界各地交流密切,矛盾不断缓和
C.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性调整
D.推动全球普遍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
13.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主要是指(  )
A.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4.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的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5.“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论据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火车和汽船的发明,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网络技术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以来,英国曾陆续制定过一些航海条例,目的都在于使英国的航海商船垄断英国和它的属地的贸易,但未获得预期的效果。
——摘编自蒋孟引《美国史》
材料二 自公元1652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有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英国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摘编自《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三 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的敌对……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对方……克伦威尔利用英国业已完成一个共和国这个事实,建议缔结一个几乎把两国连在一起的盟约。英国将从这种合并占更大的便宜,可是不仅这个建议遭到拒绝,连英国的使节也被奥伦治派侮辱……反击迅速作出……
——摘编自[法]莫里斯·布罗尔《荷兰史》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航海条例》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6分)
(2)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的?主要针对谁?(4分)
(3)材料三所指的战争是何战争?这一战争爆发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战争的结果如何?战争的结局说明了什么?(10分)
答案:1-5ACDBC
6-10AACBD
11-15AADDC
(1)相同:都要求垄断英国及其属地的贸易。不同:材料二中的《航海条例》增加了以垄断英国殖民地贸易为目的的相关条款(材料一所没有的)。
(2)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荷兰。
(3)战争:英荷战争。目的:争夺殖民地。结果:荷兰战败,丧失海上霸主地位。说明:商业资本不敌工业资本,工业资本主义战胜商业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