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历史单元检测题(五)
(第六单元)
(考试时
分钟,满分:100分)
60分)每小题列
剑英元
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
此诗句所反映
大意义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
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机,北平学生发
安放不得一张平
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运动
政变
命
3.抗日战
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
利的民族解放战
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为
年
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到西安调停。针对蒋介石
让步,周对蒋说
蒋先生能够
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
以听蒋先生的指挥。”由此可知,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
原因
A.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
B.国民党内部一致同意联共抗日的主
共产党
大的努
D.蒋介石做出了主动让步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
反帝反封建任务,中国共产党
进行了斗争与合作
共关系发展过
历史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南昌起义打响
装
党反动统治的第
启了国共十年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
峙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七七事变后国共团结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
D.平型关大捷和
战役是两党分别抗击日本侵略的典型战役
列表格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推
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绝的抗战
义会议确立
建党、政治
建党建
变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级历史单元检测题
第1页
页)
的历
脍炙人口的
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
代气息。下列
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
的是
①“枪杆
政权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外争国权,内
C.④
8.如图为不同时期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
贼③党
寸期的变
化反映
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
C.中共革命策略随形势变化而调整
命的发展扩大了党的影响
9
事变
共产党提
抗日”;西安事变后,又提
蒋抗
七事变后,决
联蒋抗
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蒋介石彻底改变了反共立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国共两
命统一战线
国共两党政
没有分
风的周、我以东的之刻这的民黄的我,用老间的种
的觉醒。”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
儿庄战役纪念馆
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抗战纪念馆
桥千姿百态
卢沟桥不但
代造桥技术的高超,还和近
史上明
件有关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事变
变
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
洪都
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
庄鼎足
盛名当永
该战役的影响是
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
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
C.有效地破
的交通线
D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
基抗
损失殆尽
线曙光……为抗战
发动以来的
仁指挥的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
团大战
C.平型关大
战
4.日方《华北方面军作战讠
载:“1940年8月
路军)向我交通线发
桥梁
设施加以炸毁或
场战役的指挥者是
李宗仁
C.林彪
敦《泰晤士报
此次两
我,双方伤
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意
标志着打
争进
阶段
着打
族统一战线初步
提高了共产党和
的威望
D.打破了日本
灭
的计划
年级历史单元检测题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历史单元检测题(五)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
每
案
B
综合题(本大题
31.(1)同意。(1分)他接受周村高等小学、济
第一中学、天津北洋大学的完
整教
)①蒋介石叛变革命及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使他摒弃了国民党。②中国共产
党长征的胜利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
到共产党是国家和民族的希
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
抗日救国,参加黑铁山起义,成为革命领
廖容标、赵明新等共
影响。(3分)(
)(4分
救国道路
相关救国活动
实业救国到天津北洋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学
女育救国担亻
学校长
参加黑铁山起
抗日救国(或领导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或担任八路军山东
民抗日游击司令
(4)学问大;地位高;参加共产党;抗日捐躯;三兄弟参战;爱国;救国探索等。(3分
方针
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1分
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
史单元检测题(五)参考答案
族面临生死存亡。(2分)
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是相
相互支持。(2分)战
面战场
役;敌后战场:百团
(4)国共和,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国共两党应该积极进行第三次合作
共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3分
33.(1)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
的序幕
分
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
战争;将各路抗日武装改编组织成东北抗日联军
2)事件:西安事
解决方式:和平解决
分)影响:揭
共两党
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
年内战基本停止,抗
族
线初步形成。(4分)
(3)原因: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
投放原子弹等
(2分)不全面。(1分)理由:忽视
国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
因素。(2分
史单元检测题(五)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