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比大小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比大小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5 20:1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比大小
教学目标
正确区分“>”“<”“=”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难点分析
大小于号容易搞混,主要原因没有记住大小于号的开口方向。
教学方法
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情景导入
小猴子一家去郊游,带了一些水果,来看看他们都带了什么水果?(桃子、香蕉还有梨)每只小猴子1个梨、一个桃、一根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探索新知
1、 知道相等。
师:小猴最喜欢吃桃了,一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猴子有3只,桃子也有3只,猴子和桃子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桃子也摆了3只,猴子和桃子一一对应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方法,也就是: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3只猴子对应3个桃子。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通过利用已经学过的数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引出新的知识,让学生感悟知识迁移。]
师: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好,你们已经会用我们前几节课学的本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了,你们真棒。3和3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同样多呢?(学生回答:等号。)
师: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 表示这两个数相等。
师: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等号两边的数相等;等号两边是两个相等的数。)
师:所我们可以说: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
2、 知道大于。
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根香蕉,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回答:(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猴子有3只,香蕉有2根,猴子比香蕉多,所以香蕉不够分;
(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香蕉摆了2只,猴子和香蕉一一对应,香蕉比猴子少了,所以香蕉不够分。
师:刚才小朋友用1只猴子对应1根香蕉的方法,一一对应着比较,发现猴子多,香蕉少,香蕉不够分了。 3只小猴,2根香蕉,小猴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我们就说3大于2,这个符号叫大于号。
师:仔细观察,大于号有什么特点?大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1)大于号的左边开口大,右边尖尖的;
(2)大于号的左边是大的数,右边是小的数;
(3)大于号的开口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口对大数,开口朝左大于号。
3、知道小于。
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梨够分吗?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猴子有3只,梨有4个,猴子比梨少,所以梨够分,梨多出来了;
(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梨摆了4只,猴子和梨一一对应,猴子比梨少了,所以梨够分。
师:刚才小朋友用1只猴子对应1只梨的方法,一一对应着比较,发现猴子少,梨多。 3只小猴,4个梨,小猴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我们就说3小于4,这个符号叫小于号。
师:仔细观察,小于号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1)小于号的左边尖尖的,右边开口大;
(2)小于号的形状正好与大于号相反;
(3)小于号的左边是小的数,右边是大的数。
(4)小于号的开口也是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尖头对小数,开口朝右小于号。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区分“〉”和“<”。
(1)区分两种符号
(2)5以内的数字比大小,填上正确的符号。
小结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和“=”来表示。
2、开口朝左大于号,开口朝右小于号,两条横线等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