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2“丁香结”
教学目标
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这些过程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通过本组课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有课文展开联想,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的能力。因为思考人生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概念。
教学方法
通过师生对话,引领学生感悟人生哲理。
以问题为导向层次剖析。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杏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等。
2、介绍丁香花。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4.介绍作者。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5、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不会读的字词注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丁香结》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
6、分段概括段意。
(1)这篇课文一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指明回答)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了丁香花。(主体写丁香花样貌。)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浮想联翩描写了丁香花。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
(2)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
小组内交流
指明朗读
板书:本义:丁香的花苞 。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
(3)朗读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对丁香结什么态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交流,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是从容、豁达、积极的。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谁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交流。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也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7、“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思考: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
指名回答。
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8、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勇敢、从容、豁达、积极
小结
9、通过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组织学生谈谈感受)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