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7 09:4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体会分号的用法,学会使用分号。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体会分号的用法,就要理清句子之间的层次和关系,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标点符号是小学阅读和写作的必要组成部分,分号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只是简单的认知,对于其用法和使用学生是有困难的。
教学方法
1.通过引导分号前后句子的表达顺序以及句子的关系了解分号。
2.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分号的用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猜谜语:并列分句间,逗号顶圆点。(是哪一种标点符号?)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认识分号:
1.分号: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2.书写:写在田字格的左下角。
3.停顿时间:比逗号停顿时间长,比句号停顿时间段。
作用:分清层次。
分号的用法。
1.分号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用法呢?
2.分号的用法一:用于复句中并列分句的停顿。
例如:下面的句子,读句子,画出分号,体会分号的用法。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的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更加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1)这一段话中的前一部分(“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的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更加芬芳馥郁”)
分号前后分别写了什么?指名回答。(花的摇曳和花的呼吸)
前后的表达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回答。(都是先写“我”做什么,再写产生的效果)
这种并列关系的句子之间应使用分号。
这一段话中的后一部分(“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学生思考:分析分号前后两部分的内容和关系。(即分别写了“我微睡时”和“我醒来时”天空的情形,是并列关系当然要用分号。)
对比读,哪段话表达的更准确?体会分号的用法。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A.学生思考。
B.显然第二个句子用分号更准确,为什么呢?(太阳晒着地面,吸收热量多的地区空气就热,吸收热量少的地区空气就冷,这是说的太阳晒地面的两种不同情况。同样也是并列关系,所以第二个句子更准确。)
3.分号的用法二: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1)比如:这次班会的任务是:选举班委会成员;制定班级条约;拟定学习计划;评选班级文化墙的编委。
这句话中列举了本次班会的任务有哪些,它们之间用分号隔开。
另外,分项列举的各项中,辞书的条目在同一义项下有三个及以上释义时常用分号隔开。
比如操,抓在手里;掌握;做事;品行,行为。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运用分号:
练习:判断分号用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昨天一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大雪来。( √ )
2.别看他个不大本领可不小;它装有4台摄像机,能够搜索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 × )
(“别看他个不大本领可不小”,后面句子是对前面句子的解释,所以应该用冒号或者破折号,而不是使用分号。)
小结
分号的用法:1.用于复句中并列分句的停顿。
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同学们,赶快尝试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