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2 有趣的等体积转化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2 有趣的等体积转化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5 21:0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有趣的等体积转化》
教材分析
本章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难点部分。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组合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直观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测、类比、实验、探究、推理、总结”的探索过程。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构建等量关系认知结构,还能培养学生独特的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并对今后的解设方程起到一定启发作用。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一节课堂延展课,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圆柱、圆锥基本特征和熟练计算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特殊延伸。这节课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找到谁的体积转化成谁的体积,从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回归到课本抽象问题解决,引导学生根据这种体积不变思想,顺势推理,列出等式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拓展提高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应用。
2、理解等体积转化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能正确解答这一类型的习题。
4、激发学生学习抽象数学兴趣,脑海中尝试构建空间几何图形。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抓住“体积不变”这一关键,解决有关问题。
难点:根据体积不变原理,推出对应方程?
教学方式
通过教师实物展示、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展示相应课题和纸质小练习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和自我学习,从生活实际出发,回归试卷难题,体会数学奥秘。
学具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颜色各异的橡皮泥若干
教具准备
课件、烧杯、量筒、直尺、玻璃球、橡皮、水
教学过程
游戏热身
《乌鸦喝水》实验游戏
①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乌鸦喝水》小故事,并提问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呢?
②学生发言:乌鸦往瓶子里扔了一些小石子,水面上升,乌鸦喝到水了。
③教师演示乌鸦喝水过程。锥形瓶盛一些水,将五彩小石子慢慢向内投放,学生观察水面变化。
④总结:V石子=V上升水
2、黑色鹅卵石游戏
①教师出示黑色鹅卵石,询问如何计算手中鹅卵石的体积。工具有烧杯、水、直尺等。
②学生发言:老师,你把石子扔到装着水的杯子里面,那么上升水的体积就是石子的体积。
③教师评价:说的很好,看来你也是只聪明的乌鸦。因为石块是不规则图形,我们无法直接计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体积转化求出来。
也就是说V石块=V上升水。
④教师用胶带依次标记不同的水面高度。教师需要反复强调,是上升的一段水的体积,而不是原来杯子里水的体积。而上升的一段水的体积就是一段圆柱的体积,引导学生认识等体积物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⑤继续引导学生通过直尺测量关键数据:杯子的底面直径、上升水的高度。(上升水的高度即标记两条胶带之间的距离)
⑥测量数据:底面直径d=6cm 上升高度1.5cm
⑦最终推导:V上升水=V鹅卵石=3.14×(6÷2)?×1.5
3、橡皮游戏
①教师出示装着橡皮和水的烧杯。询问学生应该如何求橡皮的体积?
②学生发言:将杯子里的橡皮拿出来,下降水的体积就是橡皮的体积。
③教师评价:说的很对。那么对应的体积转化应该如何表示呢?
④学生发言:V橡皮=V下降水
⑤引导学生测量有效数据,得出底面直径d=6cm 上升高度3cm
⑥最终推导:V下降水=V橡皮=3.14×(6÷2)?×3
⑦教师总结:重点强调,无论是上升水还是下降水的体积都是一个圆柱体积,我们把握的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等体积的水!
出示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学习目标
教师发言:刚刚已经进行三个小游戏了,相当于我们进行了三次等体积转化,你们应该已经猜到了我们这节课重点。老师今天讲的就是如何解决体积转化类应用题。
出示学生学习目标
①根据题干已知信息,找出对应的等体积转化关系式。
②上课过程中要求认真观察、合理猜测、正确推理、用心总结。
③形成用方程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认知结构。
④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实际。
⑤学会用简便方法解方程,简便计算应永远存在于任何计算中。
3、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抽象问题解决
课件出示【例1】把一块高为9cm的圆锥形钢坯浸在一个底面积为28.26cm2的圆柱形水桶内,水面上升了2cm,这个圆锥形钢坯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①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根据体积转化列出等量关系式,从而推理出方程。
②等量关系式:V圆锥=V上升水
引导学生回忆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着重强调×?或者÷3
要求哪个量就设哪个量为x,带x的式子放在前面
?X×9=28.26×2
③解方程要求提前化简,?×9整理好为3,化繁为简
3x=56.52 x=18.84
④教师询问学生是否解决完方程就算完结?强调学生回归问题,完整作答。
2、 课件出示【例2】如图,圆柱形零件有多高?(单位:cm,结果保留整数)



10
①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根据体积转化列出等量关系式,从而推理出方程。
② V正方形=V圆柱
③设方程,提问学生,得出3.14×5×5×x=10×10×10
④解方程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简便方法无处不在,尽量将方程化简再计算,减少计算量,减少误差。
课件出示【例3】如图,圆锥形零件有多高?(单位:cm,结果保留整数)

①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根据体积转化列出等量关系式,从而推理出方程。
②提问学生说出对应的体积转化等式(教师强调涉及到圆锥体积计算时一定不能忘记÷3,不然前功尽弃)
③指名提问学生设方程、列方程、解方程
3.14×(14÷2)?× X÷3= 20×10×4(这道题计算起来很麻烦,学生课下解决)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回忆涉及体积转化类型题目步骤:先找出等体积关系式,然后分别列出对应的体积算式,接着找未知量,最后设方程解方程。
板书设计
体积转化等量关系式:
V上升水=V鹅卵石=3.14×(6÷2)?×1.5
V下降水=V橡皮=3.14×(6÷2)?×3
V圆锥=V上升水 ?X×9=28.26×2 3X=56.52
V正方形=V圆柱 3.14×5×5×x=10×10×10
布置作业
将复印纸上经典练习题做完,先做金鱼题目。
课后反思
做数学小游戏时,实验现象很直观,学生推理等量关系式很容易。但是碰到抽象数学题,学生还是容易发懵,大部分学生能从题目已知信息中找到对应的体积转化等式,但写对应的体积算式时容易张冠李戴,圆柱圆锥信息傻傻分不清楚。我觉得后续应该朝分析题干信息方向努力,很多孩子筛选信息能力弱,也就是说未来重点培养孩子的读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