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比大小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比大小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5 21:3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比大小》
教学目标
正确区分“ > ”、“ <”,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形状相似,方向相向,极易混淆。
难点分析
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弱,理解能力弱,刚刚开始尝试用符号表达数学含义。
教学方法
充分从“>”、“<”的符号的外形理解其所表达的数学含义。
以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感知抽象符号的意义。
利用儿歌、口诀助记。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生日到了,小猴子们收到了一些礼物,我们快帮他们分一分吧。注意每只小猴子只能分到同类水果的一个。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教学“>”(猴子和香蕉比较)
师:有3只小猴子和2根香蕉,现在我们一一分给他们,(把3只小猴子的图片和2根香蕉的图片一一对齐,贴在黑板上。)
提问:猴子和香蕉哪边多呢?(猴子多)
师: 3只猴子比2根香蕉多,也就是说 3 比2大,这样写不简洁,有没有更方便,更简洁的方法呢?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板书“ > ”)
师:仔细观察这个符号有什么特点?
生:一边大一边小。
师:对!左边大右边小,我们把大数写在大的一边,小数写在小的一边。读作:3大于2,这个新朋友的名字就叫做大于号。
教学“<”(猴子和梨比较)
师:分完了香蕉,我们再把4个梨分给小猴子。(把4个梨的图片一一贴在黑板上,注意和猴子对齐。)
提问:猴子和梨哪边多?(梨多)
师:3只猴子比4个梨少,也就是说3比4小,我们还请来一位新朋友更简洁地表示3比4小。(板书“<”)
师:这个符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小,右边大。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依然把小数写在小的一边,大数写在大的一边,读作:3小于4,同学们猜猜这位新朋友的名字叫什么。
生:小于号
师: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大于号和小于号方向是相反的,好像一对孪生兄弟,怎么区分呢?
师:我们读书都是从左往右读,我们看左边,左边大就是大于号,左边小就是小于号。
教学“=”(猴子和桃子比较)
师:如果两边同样多怎么表示呢?(3只猴子和3个桃子贴在黑板上)
师:我们这样表示:3=3,读作:3等于3。“=”这个符号叫做等号,两边一样大,同学们在书写时一定要仔细哟!
4、不好了!不好了!数学王国来了一只大嘴怪,引起数字们的恐慌,这只贪婪的大嘴怪只喜欢吃大数,嫌弃小数。(白板展示)
2○4 3○5 2○1 5○1 3○4 4○2 1○3 2○5
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三名同学,二人举着卡片上的数字,一人扮演大嘴怪。)
师:(图片展示)大嘴怪的大嘴像什么?
生:大于号(小于号)
师:(老师手拿图片边表演边说儿歌)大于号、小于号,大嘴冲着大数笑,尾巴冲着小数翘。
“>”、“<”还能表示一组数的变化趋势。
“>”表示数字由大变小,“<”表示由小变大。
把2、3、4由大到小排列:4 > 3 > 2
把2、3、4由小到大排列:2 < 3 < 4.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我最棒!(对比识别)
2○4 3○5 2○1 5○1 3○4 4○2 1○3 2○2
4○2 5○3 1○2 1○5 4○3 2○4 3○1 5○5
把3,5,2从大到小排列。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你们快乐吗?其实“>”、“<”就在我们的手中,不信你伸开手掌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