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学情练习
一、选择题
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5x﹣m=0的一个根是2,则另一个根是(??
)
A.?﹣7?????????????????????????????????????????B.?7?????????????????????????????????????????C.?3?????????????????????????????????????????D.?﹣3
2.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相等,那么等于
A.1或5
B.或5
C.1或
D.或
3.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4.已知x1
,
x2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则x1+x2的值是(
)
A.?0??????????????????????????????????????????B.?2??????????????????????????????????????????
C.?-2?????????????????????????????????????D.?4
5.在一元二次方程中,若与异号,则方程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根的情况无法确定
6.已知实数分别满足,,且,则的值是(
)
A.
B.
C.
D.
7.设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7=0的两个根,则m2+3m+n=(???
)
A.?﹣5?????????????????????????????????????B.?9??????????????????????????????????????????C.?5?????????????????????????????????????????D.?7
8.下列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A.
B.
C.
D.
9.当时,关于的方程的实数根的个数为
A.2个
B.1个
C.0个
D.不确定
10.下列说法:
(1)时,方程一定有实数根;
(2)时,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方程也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关于的方程无论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11.若是关于的方程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
.
12.设x1
,
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5x﹣3=0的两根,且2x1(x22+6x2﹣3)+a=4,则a=________.
13.若方程
的根也是方程
的根,则
________.
14.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则
15.如果,那么与的关系是
.
16.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
17.已知是方程的两个根,求的值.
18.我们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中发现:如果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两个根是x1
,
x2
,
那么由求根公式可推出x1+x2=﹣p
,
x1?x2=q
,
请根据这一结论,解决下列问题:
(1)若α,p是方程
的两根,则α+β=________,α?β=________;若2,3是方程
的两根,则m=________,n=________;
(2)已知a
,
b满足
,求
的值;
(3)已知a
,
b
,
c满足
,求正整数
的最小值,
19.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
(2)
(3)
20.当为何值时,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没有实数根.
21.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值.
答案
1.
A
2.
A
3.
C
4.
B
5.
A
6.
A
7.
C
8.
D
9.
D
10.
C
11.
12.
10
13.
-5
14.
2.
15.
.
16.
且.
17.
18.
(1)3;1;-5;6;
(2)解:
∴
,
是方程
的解.
当
时,是方程
∴
,
当
时,原式=2;
(3)解:∵
,
=
,
∴α,b是方程
+
=0的解,
≥0,
∵c是正整数,
∴c3-20≥0,即c≥
.
∴正整数c的最小值是3.
∴正整数c的最小值是3.
19.
略
20.
解:,
△,
时,,
(1)当△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当且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时,没有实数根,即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1.
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
.
1.4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共24分)
1.
从一块正方形的木板上锯掉
宽的长方形木条,剩下的面积是
,则原来这块木板的面积是
A.
B.
C.
D.
2.
用一条长
的绳子围成一个面积为
的长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
,则可列方程为
A.
B.
C.
D.
3.
2008年奥运会游泳馆又叫“水立方”,是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其俯视图是一个边长为
的正方形
,正中间是一个矩形泳池,其面积占正方形
面积的
(如图),泳池到
,
的距离都是
,到
,
的距离都是
.求得
应为
A.
B.
C.
D.
或
4.
公园一块正方形的空地,后来从这块空地上划出部分区域栽种鲜花(如图),原空地一边减少了
,另一边减少了
,剩余空地的面积为
,求原正方形空地的边长.设原正方形的空地的边长为
,则可列方程为
A.
B.
C.
D.
5.
如图为一张方格纸,纸上有一灰色三角形,其顶点均位于某两网格线的交点上,若灰色三角形面积为
,则此方格纸的面积为
A.
B.
C.
D.
6.
如图的六边形是由甲、乙两个长方形和丙、丁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组成,其中甲、乙的面积和等于丙、丁的面积和.若丙的腰长为
,且丁的面积比丙的面积小,则丁的腰长为何?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25分)
7.
如图,矩形
的面积是
,边
的长比
的长大
,则
的长是
?.
8.
在一幅长
,宽
的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所示,如果要使整幅挂图的面积是
,设金色纸边的宽为
,那么
满足的方程为
?.
9.
如图,在宽
,长
的矩形耕地上,修筑同样宽的三条路(两条纵向,一条横向,并且横向与纵向互相垂直).要使耕地的面积是
,则道路宽为
?.
10.
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和
,第三边长是方程
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11.
如图,在
中,,,点
从点
开始沿边
以
的速度向点
移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
,,则出发
?
时,四边形
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2分)
12.
在直角墙角
(,且
,
长度不限)中,要砌
长的墙,与直角墙角
围成地面为矩形的储仓,且地面矩形
的面积为
,求地面矩形的长.
13.
某校为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举办了动漫制作活动,小明设计了点做圆周运动的一个雏形,如图所示,甲、乙两点分别从直径的两端点
,
以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同时沿圆周运动,甲运动的路程
与时间
满足关系
,乙以
的速度匀速运动,半圆的长度为
.
(1)甲运动
后的路程是多少?
(2)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多少时间?
(3)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多少时间?
14.
如图,,,,
为矩形的四个顶点,,,动点
,
分别从点
,
同时出发,点
以
的速度向点
移动,一直到达
为止,点
以
的速度向
移动,
点停止时即停止.
(1),
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四边形
的面积为
?
(2),
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点
和点
的距离是
?
15.
某物体从
点运动到
点所用时间为
秒,其运动速度
(米/秒)关于时间
(秒)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经过探究发现:该物体前
秒运动的路程在数值上等于矩形
的面积.由物理学知识还可知:该物体前
()秒运动的路程在数值上等于矩形
的面积与梯形
的面积之和.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当
时,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
(2)①分别求该物体在
和
时,运动的路程
(米)关于时间
(秒)的函数表达式;
②求该物体从
点运动到
点总路程的
时所用的时间.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B
【解析】设长为
,
长方形的周长为
,
宽为
.
由题意,得
.
3.
B
【解析】
泳池到
,
的距离都是
,到
,
的距离都是
,
,
或
(舍去).
4.
C
5.
B
【解析】设方格纸的边长是
,
则
,
得
.
方格纸的面积是
.
6.
D
【解析】设丁的腰长为
,且
,
甲面积
乙面积
丙面积
丁面积,
,
,
,
.
,不合题意,舍去,,符合题意,
.
第二部分
7.
【解析】设
,则
,则
,
解得
,(舍去).
8.
【解析】设金色纸边的宽为
,那么挂图的长和宽分别为
和
.
根据题意可得出方程为
,
化简得
.
9.
【解析】设道路宽为
.
根据题意,得
,
解得
,(不符合题意,舍去),
即道路宽为
.
10.
【解析】解方程
得
,.
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和
,
第三边的长度
的范围是
,
,故三角形的周长为
.
11.
或
【解析】设点
从点
出发
秒时,四边形
的面积为
.
由题意,得
,
解得
,.
第三部分
12.
设地面矩形的长是
.
依题意,得
解得
故地面矩形的长是
.
13.
(1)
当
时,.
答:甲运动
后的路程是
.
??????(2)
由图可知,甲乙第一次相遇时走过的路程为半圆
,甲走过的路程为
,乙走过的路程为
,则
解得
或
(不合题意,舍去).
答: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
.
??????(3)
由图可知,甲乙第一次相遇时走过的路程为三个半圆
,则
解得
或
(不合题意,舍去).
答: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
.
14.
(1)
设
,
两点从出发开始到
时四边形
的面积为
,
则
,,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得
,
解得
.
,
两点从出发开始到
时,四边形
的面积为
.
??????(2)
设
,
两点从出发经过
时,点
,
间的距离是
,作
,垂足为
,
则
,.
,,
,
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
,.
,
两点从出发开始到
和
时,点
和点
的距离是
.
15.
(1)
设直线
的表达式为
.
点
,
的坐标分别为
,,
解得
.
??????(2)
①依题意可知,当
时,;
当
时,.
综上所述,.
②当
时,.即总路程为
米.
令
,整理得
.
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
该物体从
点运动到
点总路程的
时所用的时间是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