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病毒防治及时做
1988年11月2日下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23岁的莫里斯把自己编写的蠕虫程序输入计算机网络。这个程序能够自我复制,可以通过网络自动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中。短短几个小时后,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就被这个小小的“蠕虫”堵塞了!这就是著名的“蠕虫病毒”事件。
这个计算机病毒的出现震惊了全世界,引发了计算机界的一次“大地震”,引起了人们对计算机病毒的恐慌,也促使更多的信息技术专家和社会学家开始重视和致力于反计算机病毒的研究。
小窗口大世界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些特殊的程序,只能感染计算机系统,是由某些具有相当程序设计水平与技巧,并且熟悉计算机系统结构的人编制的。由于这些程序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可以很快地传播、蔓延,与生物界中病毒的传播有些类似,因此人们把这类程序叫作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速度变慢
显示异常
无法启动
乱发消息
一些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经常出错
丢失资料
乱发邮件
讨论交流
自1983年出现首例计算机病毒至今,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在激增。1989年春,计算机病毒在我国“登陆”并且迅速蔓延,时刻威胁着各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1998年,名为“CIH”的计算机病毒在许多计算机上发作,它不仅破坏硬盘中存储的信息,而且还破坏了一些硬件设备自带的BIOS系统,给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自2003年以来,新的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借助因特网,这些病毒的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先后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计算机病毒有“幽灵”“蠕虫风暴”“口令蠕虫”“冲击波”“震荡波”“熊猫烧香”“机器狗”等,它们使数千万台计算机遭到了感染和破坏,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看了这些资料以后,结合切身经历,了解病毒的各种表现形式,接下来把知道的计算机病毒名称和计算机感染后的主要症状和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预防计算机病毒
拒用盗版软件
先查毒后使用
安装杀毒软件
谨慎地接收文件
及时更新杀毒软件
不轻易打开附件
不轻易访问陌生网址
不轻易阅读陌生邮件
思考与练习
1、以“瑞星”“金山毒霸”等关键词进行搜索,了解杀毒软件的特点。
2、以“防治计算机病毒”等为关键词,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前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及预防方法,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同学交流体会。
病毒防治及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