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15 21:5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
高二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30题,60分)
4027805454660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如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关于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一致 B.边界具有确定性
C.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 D.区域内部无差异
2.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变化 B.水分条件变化
C.地势高低差异 D.农业类型差异
3.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划分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4.2020年2月“战疫”期间,浙江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手段率先推出加强疫情防控的创新举措:健康码。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健康码。不同颜色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RS、GIS B.GPS、RS C.GPS、GIS D.AI、GIS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读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完成5-6小题。
5.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有( )
3869055256540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③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B.减轻沙坡头荒漠化
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的几率 D.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7.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下列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中合理的是( )
A.旱作农业区——减少用水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地区——多打机井,加大开发水源力度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完成8-9小题。

8.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茂密的雨林植被能防风固沙,减弱土地沙漠化的作用
B.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
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9.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10-11小题。
33420052159010.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A.a—枯枝落叶 B.b—土壤
C.c—生物 D.d—供给养分
11.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2.“煤”变“油”的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我国的“煤”变“油”项目应布局于( )
A.山西、内蒙古、陕西 B.北京、天津、上海、广州
C.湖南、四川、贵州 D.新疆、青海、西藏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小题。
13.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
①航运、发电和灌溉 ②防治水污染,净化水源
③鱼类洄游产卵,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④调节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抵御洪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地形、水文特征、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完成16-17小题。
16.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流量季节变化大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19世纪后期,人口激增引发了田纳西河流域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土地退化 B.植被破坏 C.水体富营养化 D.酸雨
读“东北地区轮廓图”,回答18-19小题。3515995179070
18.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包括黑、吉、辽三省全部,被称为“东北三省”
B.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温较高,水热条件配合较协调
C.春小麦、大豆、玉米为本区三大主粮
D.本区跨四个温度带,作物只可一年一熟
19.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所环绕
B.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
C.该区地表最突出的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东北平原的特征为面积广大,多丘陵地貌
20.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原料导向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特色小镇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是传统的工业园区,而是产城结合的特色功能区。特色小镇的提出源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法国依云小镇(Evian)背靠阿尔卑斯山,面临莱芒湖,凭借优质的天然水,小镇逐步形成了以矿泉水制造、温泉疗养为主导,商务会展、户外运动、旅游观光、美体保健为衍生的产业体系。完成21-22小题。
21.特色小镇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丰富的劳动力 B.特色知名产业
C.发达的科技水平 D.优美自然环境
22.依云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
A.规划商业娱乐中心 B.重视保护水资源品质
C.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D.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川气东送管道工程西起川东北普光首站,东至上海末站,是继西气东输管线之后又一条贯穿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管道大动脉,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3-24小题。
23.影响川气东送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
A.城市分布 B.地形因素 C.交通运输条件 D.资源状况
24.下列关于川气东送工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上海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硫氧化物的含量将明显减少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25.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26-27小题。
26.符合该区域发展特点的是( )
A.产业发展:低级阶段→高级阶段 B.产业转移: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
C.环境污染: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
D.工业类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
27.下列产业部门最有可能从珠江三角洲向广东边远地区转移的是( )
A.食品工业 B.生物技术产业 C.汽车工业 D.服装加工业
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一是部分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原有的产业链条被打断;二是智能时代某些可用机器的高端制造业重新回流至美国、西欧地区。据此完成28-30小题。
28.中国部分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政策优惠幅度大 B.生产成本较低 C.交通条件改善 D.投资环境优化
29.从短期来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危机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财政收入下降 ②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③房产价格下降 ④失业率上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0.针对高端制造业重新回流至美国、西欧地区的现象,中国应当( )
A.加大政策支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产业和技术 B.进口国外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清洁生产 D.加强技术研发,强化人才培养
二、综合题(4小题,共计40分)
31.(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域,该流域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据统计,该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殆尽。
(1)分析亚马孙河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的原因。(3分)
(2)指出保护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可行性措施。(10分)
32.(10分)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4分)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6分)
3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的黑土有机质丰富,土质松软,非常适宜耕作。东北黑土一般分布在从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山麓地带。20 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导致黑土退化,而自然因素又加剧了其退化,出现“露黄黑土”。为保护黑土,近年来当地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免耕”法效果明显,即不翻动或少翻动表层土壤,并在收获农作物的果实后留下作物残茬覆盖土壤表层。下左图示意东北黑土、黑钙土分布,右图示意黑土区地面覆盖对土壤侵蚀的减弱作用和覆盖在地表的作物残茬。
(1)描述东北黑土的主要分布特点。(4分)
(2)说明地形、土壤、气候因素对东北黑土退化的加剧作用。(6分)
(3)简述“免耕”法对黑土退化的遏制作用。(2分)
34.(5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
(1)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2分)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2)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3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A
6.A
7.A
8.A
9.C
10.B
11.A
12.A
13.D
14.C
15.C
16.A
17.C
18.B
19.C
20.C
21.B
22.B
23.A
24.C
25.D
26.A
27.D
28.B
29.C
30.D
31.(1)地处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亚马孙河流域雨林面积大,能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生物循环旺盛,蒸腾作用强。
(2)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32.(1)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位于我国中部地带,邻近京津塘(环渤海)工业区,输煤、电距离近,地理位置适中;拥有多条海陆联运通道,运输条件较好。
(2)输煤:优点——减轻本地区环境污染;缺点——附加值低,效益低;加大铁路运输压力。输电:优点——附加值高,效益高;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缺点——造成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33.(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呈碎片化(呈块状)分布;北部多于南部。
(2)黑土主要分布在山麓,多为坡地,加之夏季降水集中,黑土土质松软,易引起水土流失;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大风频繁,加之春季降水少,植被覆盖少,松软裸露的黑土得不到植被保护,表层土壤风蚀严重;冬春季节气温低,冻融侵蚀严重。
(3)有效地防止水蚀和风蚀,减轻表层黑土流失;补充有机质含量,恢复土壤肥力。
34.(1)就业机会多(劳动力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距离安徽近(交通成本低;地理环境相近)。
(2)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