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灵寿中学
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讥诮 (qiào) 手腕(wàn) 窸窣 (sū) 怏怏不乐(yàng)
B.央浼(měi) 联袂(mèi) 下载(zǎi) 命运多舛(chuǎn)
C.玷辱 (diàn) 木讷 (nè) 蕴藉(jiè) 自吹自擂 (lèi)
D.颦蹙(pín) 兽槛 (jiàn) 夹道(jiá) 徇私枉法(xún)
2.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倩(qiān)影 媛(yuán)女 袅(ni o)娜 蜕(tuì)化
B.羞涩(sè) 蟋蟀(shuai) 啼(tí)唱 婆娑(shuō)
C.陪衬(chèn) 瞥(piē)见 肋(lèi)骨 澄(dēng)清
D.宛(wǎn)然 颤(zhàn)栗 氛(fēn)围 创(chuāng)伤
3.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
A.驰骋 络绎不绝 坚如磬石 婀娜多姿
B.蒲苇 自缢庭树 信誓旦旦 夙兴夜寐
C.绫罗 周公吐脯 怨天尤人 不遑起居
D.厮杀 白头谐老 泣涕涟涟 规矩绳墨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喝彩 云霄 殒落 高朋满座
B.渲泄 纯粹 尺牍 形影相吊
C.饯别 急躁 震撼 食不果腹
D.辍学 丰稔 睥睨 哀声叹气
5.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他在期货交易上连连失利,于是就又开始经营饭馆,以图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在传统教育教学体制下,有很多阻碍教学发展的因素,首当其冲的是要摆正学生在学习中的
主体地位。
C.巴勒斯坦武装分子2日发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南部城市,对此以色列总理威胁要在 “选择的
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展开反击。分析人士担忧加沙地带的局面会变得不绝如缕。
D.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给家人,但仍能薪
尽火传,生生不息。
6.下面句子中,加波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
A.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稻浪千重》这部长篇小说。
B.六国皆知联合抗秦的重要,但由于各国只顾自己的利益,表面上信誓旦旦,实际上各打算盘,
以致被秦国各个击破,一口口吃掉了。
C.敬老院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布什政府以查禁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武器为由,兴师动众,推翻了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权,而实
际上是为了控制伊拉克的石油。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于政府及时披露了相关信息,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
B.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有着150多年历史,为全球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元化
服务的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已申请破产。
C.当宾客们来到这个秀丽的小花园后,才看到婚礼的主会场竟设在花园人工湖心的小岛上举行,
大家对婚庆公司的这个巧妙安排啧啧称奇。
D.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打击恐怖主义时,能不能以“人权大于主权”为由侵犯他国主权?对这
两个问题,我国政府的态度向来是肯定的。
8.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仅毒品泛滥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而且会影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B.老张说他和小明离开会议室时,是他亲手锁的门,因此被盗与他们没有任何责任。
C.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应该给自己定出最高目标,又要为之做出最坏打算,即使失败了也要坚
持不懈地努力,只有这样,才会达到目的地。
D.山鸡椒的花、叶、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酴,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的
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9.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弦律 副食品 食不裹腹 平心而论
B.表率 三步曲 夙兴夜寐 不记前嫌
C.就绪 两口子 一如既往 提心吊胆
D.偶而 家俱城 一诺千金 指天画地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大众文艺娱乐日趋多元化以及数码特效技术的不断创新,动漫文化异军突起,出现了
FLASH动画、三维动画、网游等崭新的形式。
B.“团结就是力量”“三人成虎”“众人拾柴火焰高”,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伙伴的志同道合,离不开
集体的团结协作,也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
C.凌驾于国家政府乃至国际政治法律制度之上,拥有神秘权力的所谓“国际银行家”,恐怕除了
存在于作者的丰富想象中,纯系子虚乌有。
D.外出旅游,景点、游程和交通工具的选择非常关键,选对了才能优哉游哉地享受大自然的新
鲜空气,不会因玩得太累,而把享乐变成受罪。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正在向“白色污染”宣战,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1月11日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为淘汰类
产品,禁止在全国使用、销售和生产。
B.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故事发生于一块被遗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顽石,所以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
C.美国学者经过20年的观察,发现癌症患者大抵都有因为父母失和或自己青少年时曾有感情
创伤,所以郁郁寡欢、孤僻内向。
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今天披露,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
会拟于1月22日在北京召开。
1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夜,一轮晕月映着灿烂的垂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园山夜樱花。我早就神往于这般美景了。这天,我赶到园山公园的时候,还见不到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仰望着月,月俯视着花,瞬间,一切都陡然静止下来,在这清丽的天地间只有月和花。
①近景是一株身着淡红色盛装的垂樱树 ②远景是暮色苍茫的东山
③山顶上渐渐发亮,月亮悄悄地升上淡紫色的夜空 ④地上竟然没有一瓣落花
A.④①②③ B.①④③② C. 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每题3分 共9分)
“鲁迅”的“现在价值”(节选) 钱理群
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 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
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
另外还有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的“鲁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 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却恰恰忽略了‘现代(二十世纪) 和中国’,即使是讨论现代中国学术和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一部分学者与作家。这样,真正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思想文化现象: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学界,轮番走过各式各样的“主义”的鼓吹者,而且几乎是毫无例外地要以“批判鲁迅”为自己开路。这样的情况,在21 世纪初仍在继续。
因此,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就具有某种“文化反抗,文化坚守”的意味。我读韩国朋友的鲁迅研究论著,也多少感觉到这样的意味。“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亚国家以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学术界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这一方面。
13.下面对“相互照射的镜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具有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的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的世界性。
B.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因此思想家、文学家们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
C.思想家、文学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
D.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
14.以下说法不属于作者要讨论“鲁迅”的“现在价值”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有人认为中国的问题是 “割裂了传统”,主张“回归儒家”。
B.有人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主张“走英美的路”。
C. 中国文坛学界“批判鲁迅”的社会思潮在21 世纪初仍在继续。
D.作者打算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方面。
15.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是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世界性的两种表现形
态;作者侧重阐述了“平行性”,以说明“鲁迅”。
B.第三段提到日本的竹内,是为了证明他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既能阐释鲁迅,也能丰
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
C.第四段指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两种思潮,一方面说明并突出了“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
经验”,一方面说明了“鲁迅”的价值。
D.文章的结尾,作者又针对性地提出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的问题,从一个大的的背景下来认
识“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并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2分,每小题3分)。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杨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①常平:官仓名。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甫冠,名闻四方 甫:戴上 B.贼良民,力能动权豪贼:以……为贼
C.实欲携贰其徒 贰:离间 D.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拜:拜见.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援笔而成/ 客逾庖而宴
B.所过州为万人备 /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C.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杨雄,以吝故不及 /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8.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 )
①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②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
③自是外户不闭 ④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
⑤资其食饮衣衾之具 ⑥巩先期区处猝集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巩通判越州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劝说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以比常
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B.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编制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
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曾巩享有才名,却长期做地方官,世人便认为他时运不好。而与此同时,一些晚生后辈却春
风得意仕途显达,但曾巩对此非常淡泊。
D.曾巩在年轻的时候曾同王安石交往,当时王安石的声誉不高,曾巩把他引荐给欧阳修。但王
安石得志后,竟然疏远了曾巩,将他视为陌路。
20.名句名篇填空(共5分)
(1)引壶觞以自酌, 。(2) ,临清流而赋诗。
(3)千岩万转路不定, 。(4)昆山玉碎凤凰叫, 。
(5)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
四、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21—23题。(15分)
那些柔软的或坚硬的时光
“柔软时光”四个字,大约属于丽江古城的专利。漫步在商铺林立、灯红酒绿的丽江古城,不时会有“柔软时光”、“一米阳光”之类的客栈、酒吧,懒洋洋地探出幌子,挽留你的脚步。幌子上的广告语有点特别,多是“聊天、偶遇、看书、发呆、晒太阳、赏月、恍惚、游离、做梦、睡觉”之类的词汇,让都市人看了,不免立马恍惚起来。
想起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书中写美国富翁巴特里弗对捷克人的生活有这样一番评价:“在这个国家,人们不会欣赏早晨。闹钟打破了他们的美梦,他们突然醒来,就像是被斧头砍了一下。他们立刻使自己投入一种毫无乐趣的奔忙之中,请问,这样一种不适宜的紧张的早晨,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像样的白天!那些每天早晨伴着他们恰当地称为‘闹钟’的一阵铃声开始生活的人,他们发生了什么呢?他们一天天变得习惯于紧张,而不习惯于快活。相信我,人的性格是由他们的早晨决定的。”
巴特里弗的话有点“饱汉不知饿汉子饥”的味道。为了生计,都市里的人有几个不是伴随着闹钟开始一天忙碌的?可是从人的本性来说,谁不想好好地睡个懒觉,让自己的早晨乃至一生都过得从容一些?
所以当都市人真的抽身出来,来到丽江古城,沿光滑的石板街寻觅当年马帮的足迹,在粉墙黛瓦的古屋前倾听岁月的诉说,看清澈的小溪水流走昔日的繁华与衰落,或者,踅进茶馆或酒吧,在一壶茶或一杯酒中品味友情的绵长,从街上陌生行人的面孔上阅读人世的沧桑,这一刻,你才会卸下生命中的很多重负,感觉到一份从未有过的闲适与从容。
这就是所谓的柔软时光吧?可它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在丽江木王府驿栈小住一晚,淅淅沥沥的雨声安谧了我漂泊的心。睡得奇好,醒来的就早,想太阳是晒不到了,那就出去淋淋雨吧。推门出去,是黎明前的黑暗,灯光是有的,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行人也是有的,三三两两,步履匆匆。是些什么人呢?看清了,主要有三类:一是上学的小孩子,二是环卫工人,三是赶早买菜或上货的人。孩子是怕人的,见了我的相机,全都躲着镜头跑开去,硕大的书包在他们屁股后晃呀晃的,让我想起正上小学的女儿。这个点儿,是女儿起床的时间,可是丽江的孩子已经奔跑在石板街上了。国学大师南怀瑾说现代教育把小孩子弄得都架着眼镜,国家一旦有事,这些人出来当兵打仗,先要报告敌人慢点放炮,说我眼镜还没戴好呢!想想真是心酸。很多专家呼吁多年,要学校晚点开学,让小孩子早上多睡会儿觉,可是没用。还有环卫工人,说他们起得比鸡早,不为过吧?最近媒体报道成都有个12岁的女孩,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就在成都街头替生病的姨妈打扫卫生。时光对于这些孩子和大人来说,是柔软还是坚硬呢?
不错,柔软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而坚硬总是“偏爱”那些贫穷和苦难的人。丽江有大把大把的柔软时光,可是它们是由那些过着坚硬生活的人支撑起来的。就说每天赚着大把票子的老板,他不一样要起早贪黑,为缴房租、为享受片刻的柔软而打拼?至于熙来攘往的游客,丽江不过是他们释放心情的一个驿站,要他们以此为家,一辈子就那么柔软下去,也绝无可能,不是财力不济,而是人总要在创造和奉献中体会快乐,实现价值,一味柔软,就变成了颓废。如果他不是一个瘾君子,有谁愿意颓废一生呢?
所以,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得柔软时就尽情享受那片刻的柔软;处于坚硬时光时,也不气馁,不自弃,而是以坚硬的意志去改善境遇,超越自我,像贝多芬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样的人生,才不枉过吧?
21、文中说“让都市人看了,不免立马恍惚起来”,都市人为什么会“恍惚起来”?(6分)
22、巴特里弗根据什么断定捷克人“不会欣赏早晨” ?(4分)
23、请分析本文题目的修辞特点并联系全文阐释其含义。(5分)
2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 , 。 ,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④⑥③⑤②① B. ⑥⑤①④③② C. ⑥⑤④②③① D. ③⑥⑤②④①
2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顺序是(填序号)(4分)
雪花无欲,无欲则刚, ;雪花无求,无求则品高, ;
雪花有容,有容乃大, ;雪无私,无私则不贪, 。
①容大千世界,六合八荒
②滴水石穿,成冰成铁
③只要贡献,没有讨取,但为润物,不求得失。
④澄明晶莹,一干二净,但为助人,不求显卑
A. ①④②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①③ D. ②③①④
26.仿句,按要求补写文段中空缺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连贯。(6分)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 ; , ;
, 。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重视的东西太多了,我们需要重视我们的学习,我们需要重视我们的成绩,我们需要重视我们的身体……然而有些需要重视的东西,我们不经意间却忽视了。
请以“不该忽视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填一个合适的词语,作为标题。可以记叙你的经历、体验,也可以抒发感受、表达看法,还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3、D(根据“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中的“他们”可以明确其所指应是此句前的“……思想家、文学家”)
14、D(这是结果)15、C(第四段没有说明“鲁迅”的价值)
16、C【分析】(甫:刚刚 贼:残害 拜:任命)
17、A【分析】(A项的“而”都是顺承连词,可不译。B项“为”,前一句是介词“替”,后一句是动词“治理”。C项“其”,前一句是代词“他”,后一句是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D项“以”,前一句是介词“因为”,后一句是连词,表结果。)
18、C【分析】(①③是仁政带来的结果)、
19、D【分析】(应是曾巩和王安石疏远。)
附参考译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
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世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晚生后辈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一次经过朝廷时,神宗召见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信,任命他为中书舍人。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20、略
21、灯红酒绿的环境让人如入梦境,(2分),“柔软时光”一类的名字让人产生懒洋洋的感觉,(2分),特别的广告语让人产生享受的欲望。(2分)(意思对即可)
22、人的性格是由早晨决定的;(1分)捷克人在闹钟催促中醒来,(1分)立刻投入一种毫无乐趣的奔忙之中;(1分)他们习惯于紧张而不习惯于快活。(1分)
23、表明柔软的时光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而坚硬的时光总是“偏爱”那些贫穷和苦难的人;(2分)强调柔软的时光是由那些过着坚硬生活的人支撑起来的;(2分)倡导处于艰难时光的人要勇于改善境遇、超越自我。(2分)意思对即可。
24. D 25. D 26.(略)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