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
【教学内容】
1、东北民歌《茉莉花》。
2、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
3、钢琴独奏《茉莉花》。
4、交响曲《1997天 地 人》选段。
5、异曲同唱《茉莉花》。
【教材分析】
由著名歌唱家郭颂演唱的东北民歌《茉莉花》,感情充沛,活力四射,表现了东北人的豪爽性格。在表达感情方面比较直接,豁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歌曲《茉莉花》的演唱,培养学生音乐感觉,增强自主学习和相互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且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2)通过两首乐曲萨克斯独奏《茉莉花》和钢琴独奏《茉莉花》的欣赏,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加深对民族音乐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通过歌曲的自主演唱,使学生在音乐审
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通过优秀音乐作品的欣赏,启发、引导学生养成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
惯;积极参与感受与体验,充分展开想像;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3、情感态度与方法:
通过对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形象,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以“茉莉花”为主题的不同艺术作品的感受、比较,感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2)知道《茉莉花》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
对民族音乐作品作出恰当评价。通过听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评价音乐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 钢琴 打击乐器
【教学方法】
体验法、直观感受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比较欣赏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江苏《茉莉花》的乐声中小结上一课的教学,了解各小组一周来的准备情况,引导小组交流。
二、欣赏《茉莉花》东北民歌
《鲜花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版本很多,除了江苏民歌流传最广,河北,河南,山西,甘肃,东北,江西等地的《茉莉花》也很有特色。
1、学生聆听歌曲,轻声哼唱。
(1)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flash
师:东北《茉莉花》的风格有什么特点?
(2)学生跟音乐学唱。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34页,看看东北民歌的乐谱上有什么常用记号?你知道它的演唱方法吗?
(3)教师讲解常见记号下滑音并范唱,学生运用到歌曲里并再次学唱。
2、学生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浓郁的东北二人转韵味。
3、学生学唱歌曲,理解歌曲要表达的感情。
4、比较两首《茉莉花》的异同。
(1)学生讨论回答。
(2)教师总结;
共同点:曲调优美流畅,表达姑娘爱花,惜花,的感情。同时又把她想摘花戴的羞涩,腼腆的个性表现出来了。
不同点:江苏民歌节奏较为密集,旋律婉转,细腻,具有典型的南方民歌清新,明丽的风格;东北民歌风趣、幽默、衬词很有特点;节奏疏散,速度较快,旋律的起伏较大,高亢,豪放。具有浓郁的东北二人转韵味。
三、欣赏萨克斯独奏《茉莉花》
1、感受萨克斯的魅力:
2、感受乐曲的魅力:
3、乐曲曲肯尼﹒基改编和吹奏的萨克斯独奏《茉莉花》,他是美国当代萨克斯管演奏家。改编体现了西方人对中国民歌的热爱和理解。也充分说明了音乐是无国界的。
四、欣赏钢琴独奏《茉莉花》
1、感受与体验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2、这首钢琴曲也是江苏《茉莉花》改编的,钢琴弹奏模拟了民歌中常见的对歌形式,此起彼伏,好像一对姐妹在用音乐语言促膝谈心,娓娓动听。
五、交响曲《1997天·地·人》选段
师:1997年香港回归,我国旅美作曲家谭盾创作的《1997天?地?人》交响曲深刻、磅礴地诠释了香港回归的这一历史事件。让我们一起再来重温我们祖国那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六、演唱江苏民歌异曲同唱《茉莉花》,结束本堂课。
七、综合评价。
回顾本课欣赏的作品。课后请学生作出综合评价,并记录在本单元的最后一页。
【板书设计】
茉莉花
一、东北民歌《茉莉花》。
二、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
三、钢琴独奏《茉莉花》。
四、交响曲《1997天 地 人》选段。
五、异曲同唱《茉莉花》。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