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密度知识的应用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物质的密度的是刚了解,在知识应用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分析:
这一节主要是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教材首先提出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并把学生引向运用密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密度知识很有用处,能解决很多问题.然后说明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用到各种物质的密度,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再以提出的三个问题为线索,讲述运用密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注意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给出解答,以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最后用一个例题作示范进一步教给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品质.
3.通过公式变形及计算题规范格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以形成整洁、规范的作业习惯,以美的作业给人以享受.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本节课可用正迁移的方法由速度公式类比而导出密度的推导公式,可采用自学、讨论、示范的方法。
教学准备:磁铁、铁块、铜块、铝块、铅球、细铁丝或细铜丝一卷、托盘天平、砝码、量筒、一瓶酒精等。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说明
(一)复习提问 (1)密度的表达式是什么?
(2)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二)引入新课
首先提出几个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怎样知道矿石可能是什么物质组成的?2.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3.怎样知道一个不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丝的长度?等等
(三)讲授新课
1.密度表(鉴别物质)
讲解:由于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特性,为了便于大家查各种物质的密度,科学家们测出了各种物质的密度.课本上列出了“一些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
2.求质量
体积很大的长方形花岗岩石碑,质量很大,无法直接用秤称量,怎样才能知道它的质量呢?让学生说出他们想出的办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应用密度的公式来求.如何求?需要先知道哪些量?如何才能得到这些量?
3.求体积
如有的物体、体积不规则,不便于直接测量,可以测出它的质量,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
4.例题讲解
(四)练习:
(五)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
(六)布置作业
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
看课本上的密度表.从表中查出待查物质的密度,知道每种物质密度表示的物理意义.
思考、回答问题
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 ,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体积、密度,可以求质量。
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 ,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
完成课本〔例题〕
完成练习
学生小结所学内容
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入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教学中
教师示范
要求学生记住水的密度.
通过阅读密度表,了解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密度大小的规律
和速度公式变形一样,对密度公式也可以用同样的数学方法进行变形
教师分析题意并板书解题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_??????_掌握的效果较差。对于公式的变形计算应用较差。对这些知识应用应加强练习的量,加深理解。
附练案:
1.有一块金属,质量为11.7千克,体积为1.5分米3,则这块金属的密度是_____千克/米3,由此可判断其金属是___。 若将这块金属分成四等份,则每一块的密度是_____千克/米3。
2.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