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5.2 速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5.2 速度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6 16:5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速度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本节所讲内容---速度位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二节。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非常熟悉例子入手提出问题,创设了探究情景。通过学生自己大胆的进行猜想、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再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教学过程中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加深了学生对速度的理解。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围绕新课标对物理教学提出的新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
[教材分析]
本节速度既是前面长度、时间的测量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的基础,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安排了两次学生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在不同问题情境下比较纸片运动快慢的方案,并进行实测,进一步加强他们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技能。活动为学生设置了真实的物理问题情境,使他们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速度公式和速度单位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和第一个比较复杂的单位,学生虽然以前在小学数学中对速度数值的计算已很熟悉,但只注重数值的计算,对单位未作要求。而物理中比较重视公式的意义的理解及单位的运用,特别是速度单位的换算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定义和单位;了解测量速度基本方法;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方式,找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和测量速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扩散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速度的探究过程和对“生活-物理-社会”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树立刻苦学习,掁兴中华的信念。
【教学重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及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案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是第一个难点,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最熟悉的运动现象进行分析来突破该难点;单位换算是第二个难点,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先讲授具体换算方法,再通过例题和练习加以巩固,从而突破该难点。)
【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境。
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学会观察、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用具]
橡皮,纸张,米尺一把,手表(或秒表)一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兔子跑得很快,为什么最后判定兔子输了比赛,是如何判定的?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如何比较运动快慢呢?
新课教学
活动:比较橡皮和纸张下落的快慢(学生两人一组分组进行)。
讨论:怎样比较他们的运动快慢?
生:让他们同时从桌子边落下,看谁先着地,或者某一时刻看谁离地面更近。
师:同学们都参加过运动会,运动会上的竞赛项目就是比运动快慢。你们是怎么比较谁跑得快谁跑得慢?
生:跑相同的距离,谁用的时间最短,谁就最快。?
师:<板书>
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运动的距离(路程)相同时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时间越长,运动越慢。
师:运动会上是不是一定要等跑相同路程的运动员跑完了才能比较谁快谁慢?
生:(讨论并回答)不是,同一组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也能比较快慢,在某一时刻谁跑在前面或跑的圈数多谁就跑得快。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比较?
生:同一组运动员是同一时刻起跑,所以任意时刻来看他们时,他们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跑在前面或跑的圈数多的运动员跑的路程多,跑得就快些。
师:<板书>
2.运动的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的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较快;路程越短,运动越慢。
师:从上可知,物体运动快慢与哪些物理量有关?能否用距离和时间的比值来表示运动快慢?
生:讨论并回答(物体运动快慢与距离和时间有关,并用距离和时间的比值来表示,这个比值越大,运动越快)。
师:如果让纸片和橡皮从不同的高度释放,又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
生:讨论后回答(只要分别测出各纸片的下落高度s和落地时间t,求出比值s/t,s/t大的纸片运动得较快)。
师:<板书>
3.分别测出物体运动的距离s和时间t,计算出s和t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大,运动得越快。
师:为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什么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如何定义的?公式及单位怎样?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9课文内容,并回答各问题。
生:学生认真阅读课本P.109课文内容,并回答各问题。
师:<板书>
二、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υ=s/t
3.单位:
基本单位:米/秒 (读作)米每秒 (符号)m/s或m?s-1
常用单位:厘米/秒 (符号)cm/s
     千米/时 (符号)km/h
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你能说出它的含义吗?
生:思考后回答(声音在1s内通过的路程为340m)。
师:同学们,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获得了男子110m栏的冠军,他的速度是8.52m/s,若你们上学时坐的汽车的速度谁20km/h,请问,谁的速度大?
生:讨论后少数同学能回答(刘翔跑得比汽车车速度快)。
师:从上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讨论并回答(只有两个相同的物理量的单位也相同时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1m/s与1km/h的究竟哪个大?
师:<在黑板上演算>1m/s=1m/1s=(1/1000)km/(1/3600)h=3.6km/h>1
km/h
由此可知,1m/s=3.6km/h,而1km/h=1/3.6m/s。
师:<在黑板上写>单位换算:
(1)30m/s=_______km/s
(2)54km/h=______m/s
让学生练习计算,自己在教室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生:练习计算(单位换算)。
师:<在黑板上演算>
<1>15m/s=(15/1000)km/(1/3600)h=54km/h
<2>18km/h=(18×1000)m/3600s=5m/s
生:对照黑板上的计算,检查自己的错误,达到巩固的目的。
活动5.6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师:要测定纸片的下落速度,应测量哪些量?选用哪些实验器材?如何进行测量?
生:小组讨论,并制订实验方案。
师:在师生共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实验最佳方案,组织学生实验。
<板书>
三、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每次从同样高度落下)
1.所测物理量:高度h、时间t
2.实验器材:刻度尺、手表(或秒表)
次数
下落高度/m
下落时间/s
速度/m?s-1
1
2
3
纸片下落速度的平均值/m?s-1
生:进行实验,测量并计算纸片下落的速度。
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生:小组交流汇报,比较各小组纸片下落的速度。
师:刚才同学们测定了纸片从一定高度下落的速度,现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测量你从家里到学校骑自行车的速度?
生:思考并回答测量方法。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3图5-20一些速度,找出其中速度最大的和速度最小的物体。
生:阅读课本内容后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学了今天的速度知识后,你能否说说在生活中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观察课本P.113图5-21和P.114图5-22,你们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
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师:在P.114的例题中,如果汽车速度保持不变,到达上海需要多少时间?
让2名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其余学生在位置上进行演算。
生:在草纸上演算。
师:在学生板演中分析,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计算题格式规范教学。
新课小结
师:指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课堂练习
学生尝试课本P.114www中的第2题。
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课本P.114www中第1题
课后练习:课堂《练习册》中《速度》一节的全部练习
【板书设计】
二、速度
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运动的距离相同时比时间: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
2.运动的时间相同时比较距离:离地较近的运动较快;离地较远的,运动较慢。
3.分别测出距离s和时间t,比较比值s/t的值,s/t大的纸片,运动得较快。
二、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υ=s/t
3.单位:
基本单位:米/秒 (读作)米每秒 (符号)m/s或m?s-1
常用单位:厘米/秒---cm/s
千米/时---km/h
单位之间关系:1m/s=3.6km/h
1km/h=1/3.6m/s
三、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每次从同样高度落下)
1.所测物理量:高度h、时间t
2.实验器材:刻度尺、手表(或秒表)
3.实验原理:υ=s/t
【教学反思】
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有服务于生活。本课题从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性和物理知识的价值,体验的物理的魅力。教学过程完整顺利,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较高,思维较为活跃,能较为完整的进行探究活动,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教学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不能积极的进行讨论和交流,由于时间紧,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等。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以上几个方面的加强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