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完全平方公式(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发展符号感.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且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认识完全平方及其几何背景.
4.在合作、交流和讨论中发掘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会公式的发现和推导过程,理解公式的本质,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从广泛意义上理解公式中的字母含义.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针对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注意力不能持久等年龄特点,及本节课实际,采用自主探索,启发引导,合作交流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和交流。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边启发,边探索边归纳,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和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努力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创造知识环境和氛围,遵循知识产生过程,从特殊→一般→特殊,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中。
教具准备
多媒体、卡纸
教学过程
1.
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如图,有四张卡片
1:你能用这四张卡片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吗?
2: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大正方形的面积吗?
3:你能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说明理由吗?
4:这个结论对我们的运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二、大胆猜想,科学验证
1:根据上面的结论,你能猜出(a-b)2
的结果吗?
(a-b)2
=
a2-2ab+b2
2:你能用以下三种方法验证你猜测的结果吗?
(1)
用两数和的平方公式
(2)
用多项式乘法法则
(3)
用面积法
三、议一议
两数和的平方公式
(a+b)2
=
a2+2ab+b2
两数差的平方公式
(a-b)2
=
a2-2ab+b2
观察上面的完全平方公式,讨论下面的问题:
1:公式的左边用文字语言如何表述?
2:公式的右边用文字语言如何表述?符号又有何特点?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个公式吗?
即: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减去它们的积的两倍。
谐音记忆:
首平方,末平方,两倍首末中间放。
四、快速抢答
(a+1)2=
(y+4)2=
(a-3)2=
(y-1)2=
(x+2)2=
(4-m)2=
五、一试身手
(1)(2)(3)(4)
解:(1)
(2)
(3)
另解
(4)
另解
六、学以致用
计算(1)
(2)
(3)
(4)
每一题目均由学生说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及应用,请同学们谈一下你对本节课学习的体会.
学生活动:谈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或注意问题等等.
八、作业
1、练习册第23页练习1、2、3
2、数学日记:思考:(a+b+c
)2
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吗
设
计
说
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思想。遵循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和认知规律(从特殊到一般)。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已较熟练掌握多项式乘法,并且本节之前也已经学方差公式)进行本课设计的。下面就设计作几点简单说明:
1、完全平方公式的本质是多项式乘法,它的推导方法与平方差公式推导方法是一样的,根据乘方的意义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就可以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在两数差的平方公式推导中,更进一步,由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模式解决、验证,增加了数学课堂的开放性。
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从引入时图形变换的教师启发引导,到公式验证、推导时的学生自主探索,再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都突出了学生是探索性学习活动的主体。
3、在练习设计与作业布置中都体现了分层次教学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并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遵循了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4、充分挖掘本课时教材中的隐含的各种数学思想,在教学中渗透如建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换元思想、化归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求简意识、应用意识、创新能力等各方面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后,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展开了教研组活动,同事们对我的课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他们中肯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现将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不足之处:
1、
在教例题时,我先一鼓作气教了学生四个题目,其实我教了前两题后,应该放手让学生尝试做后两题,也许学生会做出多种解法来,如果做对了,教师就给予肯定,如果做错了,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讲解这两种题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们再做类似的四题以作巩固。
2、
试教的好处是可以不断取长补短以提高教学本课的水平,最终的一课便不会留下遗憾。而我在准备这一课时却缺了试教这个重要的环节,以至于失去了改正不足的机会。
优点:
1、这堂课的引入方式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也是我们学校数学教学的一个教学特色,这个特色在本节课中有所体现。
2、教学内容的安排比较合理,教学思路清晰。
a
b
b
a
a
a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