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练习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菜刀在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下列情况中,菜刀腐蚀由快到慢的是:①切青菜后用清水冲洗;②切湿咸菜后未清洗;
③切肥猪肉后放置。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是因为铁能与氧气、水蒸气发生缓慢氧化
C.铝制品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煤球制成蜂窝状后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
A.提高金属开采效率????????
B.用铝代替其他金属????????
C.回收废旧金属??????????
D.只开采储量丰富的金属
4.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对于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B.废旧金属进行填埋处理
C.废钢铁回炉冶炼成钢
D.增加高炉高度,将高炉煤气排放到高空
5.下列有关资源及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
B.石油通过分馏后可以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航空煤油等
C.地球上的水资源仅分为海水和陆地淡水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94%
6.人类每年向地壳和海洋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
。
A.铜
B.铝
C.铁
D.银
7.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8.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B.用盐水清洗菜刀
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
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9.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U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如下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
B.b试管中的铁片被腐蚀
C.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右低左高
D.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0.铁锈主要成分____(填化学式),铁锈的颜色为____.
11.回答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在Zn、Ag、Fe三种金属中,通常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___;
(2)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能防止铁制品生锈,原因是____;
(3)向含有Cu(NO3)2和AgNO3溶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的成分是____。
12.废弃的镍镉电池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有资料表明,一节废镍镉电池可以使
1m2的耕地失去使用价值.下图是废镍镉电池中的镍镉渗入水体后经生物体进入人体的一条途径:
(1)生物体
D
中镍镉浓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物体
A
中的镍镉浓度.
(2)除通过食物链的途径使镍镉进入人体外,镍镉还可以直接通过人的_____途径进入人体.
13.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三、实验题
14.某同学在A、B、C、D四个烧瓶中分别放入干燥的细铁丝、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浸过清水的细铁丝、食盐水及细铁丝(铁丝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然后分别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单位是厘米)。
时间/小时
0
0.5
1.0
1.5
2.
0
2.5
3.
0
A瓶(盛干燥的细铁丝)
0
0
0
0
0
0
0
B瓶(盛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
0
0.
4
1.2
3.4
5.6
7.6
9.8
C瓶(盛浸过清水的细铁丝)
0
0
0
0.3
0.8
2.0
3.5
D瓶(盛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细铁丝)
0
0
0
0
0
0
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导管中水面为什么会上升?_____。
(2)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填烧瓶序号)。
(3)影响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4)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_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5)用完的菜刀要擦干存放,理由是_____。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
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
【详解】
菜刀与盐溶液接触时更容易生锈,切湿咸菜后未清洗的菜刀更容易生锈;切青菜后用清水冲洗的菜刀容易生锈;切肥猪肉后的菜刀,表面有油,导致刀与水和氧气隔绝,不容易生锈。
故选D。
2.C
【分析】
A、水分子不断运动离开衣服,湿衣服变干;
B、铁制品与氧气、水蒸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锈;
C、铝制品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内部的铝有保护作用;
D、煤球制成蜂窝状后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详解】
A、水分子不断运动离开衣服,湿衣服变干,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与氧气、水蒸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锈,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铝制品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内部的铝有保护作用,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D、煤球制成蜂窝状后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内部的铝有保护作用。虽然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抗腐蚀能力强。
3.C
【详解】
A、提高金属矿物开采效率?,会提高金属资源的开采量。为了保护金属资源,要合理有序的开采金属矿产资源,而不能大量开采金属矿物,因为金属矿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选项A错误;
B、铝也属于金属资源,所以用铝代替其他金属同样消耗了金属资源,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选项B错误;
C、回收废旧金属,减少了金属矿物资源的开采,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利于保护金属资源,选项C正确;
D、只开采储量丰富的金属矿物会造成金属矿物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选项D错误。故选C。
【点睛】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合理开采矿物等。
4.C
【详解】
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汞、镉、铅,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尤其是污染水源,故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废旧金属进行填埋处理会造成水土污染、资源浪费,故B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C、废钢铁回炉冶炼成钢,能废物利用、节约资源,故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增加高炉高度,将高炉煤气排放到高空,并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D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
A、回收利用金属,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等,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油通过分馏后可以得到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煤焦油是煤综合利用的产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地球上的水资源分为海水和陆地淡水、陆地咸水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C
【详解】
人类每年向地壳和海洋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
故选:C。
7.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氧化铁呈红棕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铁,铁呈黑色,故A正确;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CO,以防铁重新被氧化,故B错误;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一氧化碳有毒,具有可燃性,故D正确。
点睛∶铁工业上属于黑色金属,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铁,呈黑色。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我们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
8.B
【分析】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
【详解】
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不易于生锈;
B.用盐水清洗菜刀,会加速锈蚀;
C.铁锈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水和氧气,会加速锈蚀,应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
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能隔绝氧气、水,能有效防锈。
故选B。
9.C
【详解】
A、植物油可以把铁片与水和氧气隔开,防止生锈,故说法正确;
B、两试管中只有b中铁片被锈蚀,因为a中的植物油把铁片与水和氧气隔开,不容易生锈,故说法正确;
C、b中的铁片容易生锈,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气,导致压强减小,而a中的铁不易生锈,因此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故说法错误;
D、b中的铁片容易生锈,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气,导致压强减小,而a中的铁不易生锈,因此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睛】
铁锈蚀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植物油可以把铁片与水和氧气隔开,防止生锈。
10.Fe2O3
红色
【详解】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红色的物质.
11.Ag
能隔绝铁与氧气、水的接触
银
【详解】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氢的后面,所以通常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故填:Ag;
(2)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或镀上其他金属等方法,是利用这一层物质作为保护层,隔绝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故填:能隔绝铁与氧气、水的接触;
(3)某废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硝酸银没有完全反应,因此滤渣的成分是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银。故填:银。
12.大于
饮水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重金属镍镉对环境以及生物体的危害。
【详解】
(1)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生物体
D
中镍镉浓度要大于生物体
A中的镍镉浓度。
(2)镍镉还可以直接通过人的饮水进入人体。
13.(合理即可)
(合理即可)
(合理即可)
(合理即可)
(合理即可)
(合理即可)
④⑤⑥
【详解】
①三氧化二铁可与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③四氧化三铁可与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④锌可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⑤铁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⑥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以上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有:④⑤⑥。
【点睛】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14.铁生锈时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
B>C>A=D
水、氧气、铁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者同时具备
导管内液面上升情况
菜刀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表面沾有水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分析】
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和瓶中压强变化进行分析。
【详解】
(1)铁生锈时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导管中水面上升。
(2)上述实验中,浸过食盐水而且和氧气、水接触的铁生锈速度最快,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B>C>A=D。
(3)影响铁生锈的条件是水、氧气、铁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者同时具备。
(4)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导管内液面上升情况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5)菜刀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表面沾有水的环境中容易生锈,所以用完的菜刀要擦干存放。
【点睛】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氧气、水直接接触,其他物质会加快铁生锈的速度。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