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_选修1-1_一、电荷 库仑定律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_选修1-1_一、电荷 库仑定律课件4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5 22:5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电荷 库仑定律
回顾:
1、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如何使物体
带电?
2、如何检测物体是否带电?
3、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表现?
4、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1、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命名)
①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②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一、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_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符号:Q(q)
单位:库仑(库) 符号:C

静电计(指针式验电器)
验电器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一些被原子核束缚得不紧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做一做:拿梳子或笔摩擦头发,然后使其靠近小纸屑,你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梳子摩擦头发,电子会在
它们间随意相互转移吗?
起电的原因是?
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正电)
(不带电)
(中性)
(负电)
(正电)
起电的原因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电中性的
摩擦起电的原因:
思考:玻璃无论与什么物质摩擦都带正电吗?
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
丝绸 - 玻璃
毛皮 + 橡胶
+
-
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带等量的负电
谁束缚电子
的本领强?
金属导电机理:
自由电子
















2、感应起电


















-
-






-
-
-
-
-
-
I
感应起电
带电规律:
近异远同
等量分开
思考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感应起电
(3)静电感应的原因:把带电球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因此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感应起电没有创造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将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接触带电
接触结果:
先中和再均分
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Q
+Q
A
B
电荷的中和:
中和是不是电荷消失?为什么?
电荷平分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二、电荷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因此,电荷守恒定律又可表示为: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电荷转移时的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
元电荷
  科学家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的绝对值。
e =1.60×10-19 C
三、元电荷
元电荷:
物体带电量:
自然界中的最小带电量是质子或电子的带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符号Q,单位C
四、带电量:
元电荷就是电子?
电子带电量为-e
元电荷是电荷量的单位,不是某电荷
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
既然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那么作用力的大小由那些因素决定呢?
θ
F
mg
T
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实验表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1)随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
(2)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控制变量法
三、库仑定律
1、内容: 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大小:
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
1、点电荷的条件:“小”
(1)带电体体积相对小.
(2)带电体大小、电荷分布对问题影响小

2、点电荷是理想模型,不存在
适用范围:
1.真空中; 2.点电荷.
质点
Q
思考:
两个靠的比较近的带点球是否可以看成点电荷?

+
+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真正的点电荷是存在的.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
B .点电荷就是体积和带电量都很小的带电体.
C .根据 可知,当r 0 时,F ∞
D .静电力常量的数值是由实验得到的.
D
思 考
库仑定律使用心得
电荷量用绝对值代入,不要带+、-号
力的作用有相互性,q1、q2可不等,F、F‘必相等
库仑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典型实例: 带电球体、空心带电球壳等
多点电荷的作用:先独立求力,再矢量运算.
解: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库仑力 F电为
例1 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已知电子的质量m1=9.10×10-31kg,质子的质量m2=1.67×10-27kg.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60×10-19C.距离是5.3×10-11m
质子与电子之间的万有引力 F 引 为
电子和质子的静电引力远大于它们间万有引力。研究带电微粒间相互作用时,经常忽略万有引力.
库仑力与万有引力 的比值为
例2: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50cm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都是+2×10-6C,求它们所受的库仑力?
小 结
1、自然界存在两者电荷(1)正电荷(2)负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带电方式
(1)摩擦起电 (2)感应起电 (3)接触起电
本质相同:都是电荷的转移
3、电荷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电荷数保持不变。
4、元电荷 e=1.6×10-19C
5、库仑定律(1)、内容:(2)公式
适用条件:① 真空 ②点电荷
k=9.0×109N·m2/C2
6、点电荷:相对很小,理想模型.
1、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
 B、1.60×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
 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D、带电体带电量或电荷转移的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同 步 练 习
A
2、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BCD
⒊ 如图所示,用两根绝缘细线挂着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带电的小球A和B,此时,上、下细线受的力分别为TA、TB,如果使A带正电,B带负电,上、下细线受力分别为T?A,T?B,则( )
A.TA< T?A B.TB> T?B C.TA=T?A D. TBBC
⒋ 真空中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带电球体,带电量分别为Q和-3Q,相距为r(r远大于球半径)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为F,若将两个带电体接触后再分开,仍相距r,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_________力(吸引或排斥),静电力大小为F?=______F。
排斥
1/3
问题与练习1
1.在我国北方天气干燥的季节,脱掉外衣后再去摸金属门把手时,常常会被电击一下.这是为什么?
答:在天气干燥的季节,脱掉外衣时,出现摩擦起电现象,当伸手去摸金属门把手,使产生的大量静电导走,从而出现放电现象,所以感觉被“电”了一下。
问题与练习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起初A、B不带电,将带正电的C靠近A,然后移开A、B,最终A带上了-10-8C的电荷.实验过程中,是电子由A转移到B还是由B转移到A ?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目各是多少?
问题与练习3.A为带正电的小球,B为原来不带电的导体。把B放在A附近,A、B之间存在吸引力还是排斥力?
问题与练习4.如图,把导体A、B在带电体C旁边相碰一下后分开,然后分别接触一个小电动机的两个接线柱,如果小电动机非常灵敏,它便会开始转动.当电动机还没停止时,又立刻把A、B在C旁边相碰一下再分开,之后再和小电动机两接线柱接触.如此下去,小电动机便能不停地转动.这不是成了永动机而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吗?说说你的看法。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把A、B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B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问题与练习1.有三个完全一样的绝缘金属球,A带的电荷量为q,B,C均不带电.现要使球的电荷量为3q/8,应该怎么办?
问题与练习2.两个质子在氮原子核中相距约为10-15m,它们的静电斥力有多大?
问题与练习3.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带等量异号电荷的金属小球A和B (均可看做点电荷),分别 固定在两处,它们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小球的直径,两球间静电力为 F.现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的绝缘金属小球C先与A接触,再与B 接触,然后移开C,此时A、B球间的静电力变为多大?若再使A、B间距离增大为原来的 2 倍,则它们间的静电力又为多大?
问题与练习4.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如果保持它们的位置不变,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是多大?
问题与练习5.两个分别用长13厘米的绝缘细线悬挂于同一点的相同球形导体,带有同种等量电荷(可视为点电荷)。由于静电斥力,他们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已测得每个球形导体质量是0.6克,求它们所带的电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