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46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初四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O-16 S-32 Ba-137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石灰水
B.液氧
C.牛奶
D.冰水
2.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A.干冰
B.生石灰
C.食醋
D.食盐
3.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KNO3、NaOH、HCl
B.Ca(OH)2、HCl、NaCl
C.H2SO4、Na2CO3、Ba(OH)2
D.HNO3、KOH、CuSO4
4.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
A.压强增大而减小
B.压强减小而减小
C.温度升高而升高
D.温度降低而减小
5.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熟石灰、消石灰、CaO
B.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烧碱、火碱、NaOH
D.生石灰、消石灰、Ca(OH)2
6.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7.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 CO2
B. HCI
C. SO2
D. H2
8.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溶液质量减少
C.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减少
D.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9.某同学欲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80克,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时,他误将食盐和砝码放颠倒了,(1克以下用游码,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那么他实际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7%
B.7.l%
C.8%
D.8.1%
10.右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2℃,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在t2℃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有晶体析出
11.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活泼金属与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2.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A.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取曲线上A点的溶液,加入铁粉,有气泡产生
C.取曲线上M点的溶液,向其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D.曲线上B点的溶液里溶质有H2SO4、Na2SO4、NaOH
13.现有四组物质的溶液,仅用酚酞试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H2SO4、 NaCI、 Na2SO4
B. NaOH 、Ca(OH)2 、NaCI
C. NaOH、 HCI 、HNO3
D. NaOH、 Ba(OH)2、 H2SO4
14.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CaCl2溶液(HC1):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并过滤
B.NaOH溶液(Na2CO3):加入C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C. 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FeSO4溶液(CuSO4):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铁粉并过滤
15.下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10g溶质溶于100g水中
B.10g溶质配成100mL溶液,该溶液的密度是1.15g/cm3
C.100g25%的某溶液加水稀释到200g
D.100g10%的某溶液,又溶解了10g溶质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10分)
16.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稀释
B.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晶体
C.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两份同体积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
17.是要制备CuCl2,可用下列哪组中的物质互相作用
A.铜和稀盐酸
B.氧化铜和稀盐酸
C.铜和硫酸,再加盐酸
D.氢氧化铜和稀盐酸
18.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球a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X
Y
A
CO
Ca(OH)2
B
CO2
NaOH
C
HCI
Ba(OH)2
D
SO2
NaOH
19.下列做法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false
B.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false
C.用氢氧化钠中和过多胃酸:false
D.吸收二氧化碳气体:false
20.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你认为合理的方法是
A.先加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
B先加盐酸,再加BaCl2溶液
C.加入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
D.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稀硝酸
三、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它每空1分,共33分)
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熟石灰、氢氧化钠、氮气、浓硫酸、盐酸,生石灰这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能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于工业除锈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用于去除油污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硫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硝酸钡溶液和硫酸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10℃至20℃之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点是30°CA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M点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30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B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
(3)若要从A中含少量B的混合物中分离出A,则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
(4)1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30℃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有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10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可配制成9.8%的硫酸溶液__________________g。若将上述得到的9.8%的硫酸溶液配制成4.9%的硫酸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3)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钾溶液,需要在68g水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g氯化钾。
(4)对于稀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20%的稀硫酸的pH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的稀硫酸的pH,如果要使10%的稀硫酸的pH升高,可采取如下方法:
①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加入的物质是(要求物质的类别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常类别相同的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物质,稀盐酸、稀硫酸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___________,若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和到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加入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四、实验题(方程式每空2分,其它每空1分,共20分)
25.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1)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以将该气体通入装置D,D中所盛的试剂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做上述实验时,为了防止多余的硫化氢逸出污染环境,可以将其通入装置E吸收,E中的试剂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许多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滴加其它试剂的方法,使之产生明显的现象以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例如以下几个实验:
(1)实验甲中的NaOH与HCl恰好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研究原理得知,实验甲是通过检验反应前后溶液酸碱性的改变证明反应发生了,与之采用相同原理的还有实验__________________(填“乙”或“丙”);
(3)证明实验丙中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除了可以滴加酸,还可滴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7.实验室欲用含杂质的粗盐配制50g5%的NaCl溶液,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g5%的氯化钠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1)甲实验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2)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3)t℃时NaCl的溶解度为a克,该温度下把b克NaCl投入c克水中充分溶解。
当a/100>b/c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当a/l0028.实验室中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钙和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与结论:
(1)甲同学取少量氯化钙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为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猜想1是正确的,你认为甲同学实验__________(“能”或“不能”)证明猜想1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证明猜想1是正确的,你做对比实验时选择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装有废液的试管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7分)
29.某包硫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取该样品20g于烧杯中,加入103.3g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向其中慢慢滴加10.4%的BaCl2溶液200g,并不断搅拌,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提示:false )
计算:
(1)该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