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2土地资源 精编课时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2土地资源 精编课时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16 08:4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2土地资源精编课时练习(word版含解析)
下图是“某村土地利用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2.该地可能分布于我国的( )
A.东北 B.西北 C.华北 D.东南
3.造成我国耕地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和地势不同 B.科技水平不同
C.气候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4.我国西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土地类型是( )
A.旱地 B.水田 C.草地 D.林地
5.我国华北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难以利用的土地
6.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
B.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
C.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
D.南方的耕地以旱地为主,北方的耕地以水田为主
7.我国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目的是( )
A.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B.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C.为了减缓我国城镇化推进速度 D.为了保证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
8.有关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
B.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耕地;
C.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等边疆地区;
D.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 400 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
9.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B.我国土地类型齐全,但耕地比重小
C.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都很合理
D.我国土地类型少,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10.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匀。下列选项中与图中阴影相符的是( )
A.①旱地、②水田、③草地、④林地
B.①水田、②旱地、③草地、④林地
C.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D.①旱地、②水田、③林地、④草地
11.我国东部耕地有“水田”和“旱地”之分,分界线是( )
A.黑河——腾冲线 B.秦岭——淮河线 C.400mm降水量线 D.陇海——兰新线
1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沙漠
1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前列 B.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单一
C.在土地资源中耕地所占比重很大 D.各类土地资源的比例构成比较合理
14.我国内蒙古高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工矿用地
15.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B.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田为主
C.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大 D.土地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如图是“中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山脉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17.图中省区②存在的主要环境境问题是( )
A.草场退化 B.土地石漠化
C.水土流失 D.水污染严重
18.下列活动中,与土地无关的是( )
A.航运 B.放牧 C.建筑 D.耕地
19.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开垦坡地和草地—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B.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减少
C.土地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下降
D.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下降
20.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气候干旱的西部内陆地区 B.亚热带丘陵、山地、高原
C.气候暖湿的东部季风区 D.年降水量400mm以下的地区
2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B.非季风区的盆地边缘
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 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2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草地比重小 B.后备土地资源较为充足
C.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 D.土地类型多样
23.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
a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
b滥伐森林,植被减少
c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d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
e占用农田挖塘养鱼.
A.abc B.bcd C.cde D.abe
24.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5.与图中①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6.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27.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北、东南、西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东北、西北、东南
近年来,我国为提高耕地质量,减轻耕地污染,实行耕地“减肥”运动,预计2020年将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目标。结合图“我国耕地、水资源、人口比重图”,完成下列各题。
28.从图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地多人多,水资源充足
B.我国南方地少人多,水资源短缺
C.我国北方地多人少,水资源短缺
D.我国北方地多人少,水资源充足
2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不需要保护
B.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可导致耕地污染
C.耕地“减肥”可以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D.耕地“减肥”可以彻底提高我国的耕地质量
30.下图是“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和“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与部分国家比较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的面积差不多。
材料2: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特别是工矿交通和城市建设大量占用农田,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0.2公顷逐年下降,耕地总面积已经逼近国家规定的18亿亩红线(一公顷等于10亩)。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资源总量__________,人均__________。我国的人均耕地约________公顷,美国人均耕地约________公顷。
(2)我国耕地比重少,难以利用的地土较多,土地后备资源________。
(3)我国的耕地和林地90%以上分布在东部的湿润和半湿润区,其中,南方耕地以_______为主,北方耕地则以_______为主。
(4)土地是立国之本,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土地管理法,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1.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20年3月11 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19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9年共完成造林706.7万公项、森林抚育773.3万公项,种草改良草原314.7万公项。截至2020年3月,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296%,森林面积2.2亿公项,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平均的森林覆盖率为22.0%)。
材料二:我国三大林区分布图
(1)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 (达到、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其中人工林增长居世界第 位。
(2)图示甲林区主要分布的山脉中,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
(3)山东省森林覆盖率比较低,增长较快,林地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
(4)乙地区的林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多为 森林,分析其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原因。
32.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的土地利用类型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区域①和②大致以__________一线为分界线。
(3)据图,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_____)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
(5)据图,我国人均耕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加强耕地保护有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一条)
(6)我国东部粮食生产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33.图甲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乙示意“抢耕”漫画。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所给图例,在图上相应位置画出“旱田为主的耕地”分布区域。
(2)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部地区,该地区是____业、林业、____业的主要分布区。
(3)林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东南地区的山区。
(4)“抢耕”漫画,反映了当前____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因此,我国把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4.看图下图,完成问题。
(1)左图中是矿产资源,此类资源属于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开发_____来代替。
(2)中图是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人类利用该资源进行_____等。
(3)右图中的资源属于_____田,主要分布在_____区(干湿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35.阅读以下材料和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我国依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以满足我国未来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严禁在保护区内建房、建坟、挖砂、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对违法占用基本农田案件进行严肃查处。
(1)这两幅漫画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_____)
A.耕地抛荒B.乱占耕地C.过度垦殖D.土地污染
(2)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主要原因是____。
(3)我国规定保护耕地的红线是(_____)。
A.15亿亩B.16亿亩C.17亿亩D.18亿亩
(4)你认为上述违法行为造成的危害是(_____)
①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②破坏植被,水土流失,造成泥石流等自然灾害③耕地资源急剧减少,影响到粮食生产问题④打击土地开发商的积极性,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解决上述土地利用问题的合理措施是(_____)
A.加大投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B.鼓励开发商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C.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D.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提高收入
36.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①____为主的耕地;②____为主的耕地;③____;④____。
(2)我国的三大林区是____、____、____。
(3)D地区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原因是____。
37.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北方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该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为_________一线。
(2)北方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__。
(3)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在坡度较大的山坡种植农作物,雨水将疏松的表层土壤冲走而造成的_______现象;在易遭受风沙侵袭的地方,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所导致的________现象,同时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还出现了________和土地污染等现象。
(4)土地资源属于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土地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因此我国始终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8.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9年5月20日至22日在江西考察,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部地区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读“中部地区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部地区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共有_____个省。图中A是_____省,该省由于_____资源丰富而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础。
(2)郑州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_。图示铁路线为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_____铁路。
(3)中部地区面积广大,区域差异显著。请对比A、B两省的差异。
区域 所在的地势阶梯 主要耕地类型 共同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A省 _____ _____ __
B省 _____ _____
(4)近年来中部地区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量廉价的_____资源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从地理位置最近的角度考虑,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可优先考虑_____省。
39.神奇的北纬45度被称为“黄金草原带”,密布着全球众多优质牧场,蒙牛特仑苏的奶源就是在这个黄金奶源带。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区。其中A地区位于_______洲的西部,其畜牧业发达得益于该地_______的气候特点。
(2)图中B、C两地的草原主要分布于_______气候区,蒙牛特仑苏的奶源地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高原。
(3)南半球也有一些国家拥有大面积的牧场,例如_______的热带草场和________温带草场都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区。
参考答案
1.D
2.D
【分析】
1.
读图可知,图示为梯田景观,而梯田多选择修建在坡度较缓的丘陵上,如图示地区。故选D。
2.
读图可知,图示为梯田为水田,而我国水田多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另外东南地区多丘陵适宜修建梯田。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我国水田和旱地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它大致与800mm年降水量线的分布较接近。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北内陆地区。
3.C
【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耕地分布的特点。我国各地区土地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可见受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造成我国的耕地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南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故答案选C。
4.C
【详解】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A错误。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B错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光照充足,夏季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为主,C正确。故选C。
5.A
【详解】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夏季降水丰富,适宜发展种植业,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6.D
【详解】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A正确。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B正确。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C正确。南方的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的耕地以旱地为主,D错误。故选D。
【点睛】
7.A
【详解】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耕地少,粮食是摆在我们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问题,我国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目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其他三项叙述无关,故选A。
【点睛】
8.D
【详解】
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一致,故A错误。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也有耕地,如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地有面积广大的耕地,故B错误。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和西南等湿润、半湿润地区,故C错误。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 400 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9.B
【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少,A错误。我国土地类型齐全,但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比重较小,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合理,B正确,C错误。我国土地类型齐全,但是后备耕地资源不足,D错误。故选B。
【点睛】
10.C
【详解】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的高原和山地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所以,①为水田、②为旱地、③为林地、④为草地。故选C。
11.B
【详解】
我国是一个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的国家,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界线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故选B。
【点睛】
12.B
【详解】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比较少,是干旱和半干旱区,自然景观是草原,荒漠为主,草场广布,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
【点睛】
13.A
【详解】
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其中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A正确。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林地、草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通常情况下难利用土地在我国都有分布,B错误。我国耕地资源仅占我国土地的12.68%,比重较少,C错误。我国耕地比重少,后备资源不足,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难利用土地较多,比例不合理,D错误。故选A。
【点睛】
14.B
【详解】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降水在在400毫米以下,属于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主要土地类型是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类型的分布,记住即可。
15.B
【详解】
我国的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故A错误。南方地区的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故B正确。土地资源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故C错误。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16.C
17.A
【分析】
16.
由图可知,图中山脉①是大兴安岭,这里是我国地势的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没有经过大兴安岭,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C。
17.
由图可知,图中②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以草场为主,这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有关知识,要注意该地区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特征。
18.A
【详解】
放牧、建筑、耕地都是土地的利用形式,都和土地密切相关,B、C、D不符合题意。航运是一种空中运输方式,和土地无关,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19.B
【详解】
开垦坡地和草地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严重,故A正确。人口的增长对粮食需求量增加,而不是减少,故B错误。土地肥力下降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故C正确。土地得不是休耕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故D正确。故选B。
20.C
【详解】
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故C符合题意。选C。
【点睛】
21.A
【详解】
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广阔,类型多样的国家,耕地和林地面积小,草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大,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故选A。
22.B
【详解】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的说法,耕地和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土地类型多样且分布不均,故答案选B。
23.B
【详解】
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滥伐森林,植被减少,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24.D
【详解】
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不适合扩大耕地面积;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可以从南方地区调水;南水北调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节水与区外引水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故选D。
25.C
26.D
【分析】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类型齐全,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5.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耕地类型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从图上可以看出,①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水田,②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旱地,所以,与图中①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6.
读图可知,图中①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水田,图中②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旱地,图中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图中④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故选D。
【点睛】
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要结合地图记忆。
27.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各民族中汉族分布最广,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其它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部地区,C正确。故选C。
【点睛】
28.C
29.B
【分析】
28.读图可得,我国南方地区地少人多,水资源充足,北方地区地多人少,水资源缺乏,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9.土地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但化肥不容易被吸收,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污染水域;可以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的措施是尽快实施跨流域调水;科学制定政策、不断创新耕地保育技术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措施;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0.大 不足 0.1 0.9 不足 水田 旱地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分析】
我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不到世界的三分之一.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
【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
(1)我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不到世界的三分之一,所以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的人均耕地约0.1公顷/人,是美国人均耕地的1/9,美国人均耕地约0.9公顷。
(2)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占比重大,而耕地占12.68%,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利用土地占15.72%,所占比重大,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
(4)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减少、乱占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土地是立国之本,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土地管理法,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点睛】
31.(1)达到 一
(2)大兴安岭 长白山
(3)山东丘陵
(4)原始 山高谷深 地形崎岖 交通不便
【分析】
本题考察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的人工林区。
【详解】
(1)由材料一可知,目前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为22.0%,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2.96% ,表明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材料一中提到我国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说明我国人工林增长居世界第一 位。
(2)图中甲林区位于我国东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其中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是大兴安岭和 长白山。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林地适宜布局在丘陵或山区,山东省适宜造林的土地主要是山东丘陵。
(4)乙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由于这里山高谷深、 地形崎岖 、交通不便,林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多为原始森林。
32.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秦岭——淮河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丘陵 D 逐年减少 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禁止乱占耕地,禁止污染耕地,立法保护,加大宣传等(任意一条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气候
【分析】
我国的农业用地可以分为耕地、草地、林地等。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根据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的土地利用类型①是水田,②是旱地,③是林地,④是草地。
(2)①水田和②旱地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
(3)据图可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丘陵。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为草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畜牧业,所以选D。
(5)据图,我国人均耕地的变化趋势是逐年减少,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经济的发展,占用耕地,耕地面积减少;为加强耕地保护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禁止乱占耕地,禁止污染耕地,立法保护,加大宣传等。
(6)南方以水田为主,降水较多,热量充足,适合水稻的生长;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降水较少,雨热同期,适合耐旱作物小麦的种植;所以我国东部粮食生产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不同。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33.(1)
(2)东;种植;渔业
(3)东北;西南
(4)破坏耕地(挤占耕地;使用耕地不合理;耕地面积减少)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突保护耕地(错字、少字不给分)
【分析】
我国是一个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的国家,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重最大的是草地,耕地和林地占比重少,土地利用过程中还存在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详解】
(1)结合图例认真标注,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2)读图可知,我国耕地包括了水田和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该地区是我国的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3)读图可知,我国的林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的山区。
(4)读漫画可知,图中反映的是乱占耕,破坏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问题。为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点睛】
34.非可再生 新资源或新能源 可再生 灌溉、养殖、发电等(合理即可) 水 湿润区 耕地
【分析】
自然资源是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详解】
(1)图一中是矿产资源,此类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此,应该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能源来代替。
(2)图二反映的是水能,是可再生资源,人类利用该资源进行发电,灌溉、养殖等。
(3)图三的资源属于水田,主要分布在湿润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资源,读图分析解答。
35.B 人口众多 D A C
【分析】
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受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其中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尤为突出。
【详解】
(1)漫画所表达的意思是由于人们大量兴建违规建筑、挖鱼塘,占用大量耕地,反映了土地资源利用中乱占耕地的问题十分严重,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我国的耕地面积居世界四位,由于我国人口多,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水平的1/3。
(3)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这既是中国耕地面积的底线,也是不能突破的政策“红线”。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与1996年的19.51亿亩相比,12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了1.25亿亩。故选D。
(4)大量兴建违规建筑、挖鱼塘,占用大量耕地,会导致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破坏植被,水土流失,造成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耕地资源急剧减少,影响到粮食生产问题。进而影响到国计民生,而④不是上述违法行为造成的危害,只要合理规划,就能带动土地开发商的积极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故①②③ 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5)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出台了管理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故选C。
36.旱地 水田 林地 草地 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 海拔高
【分析】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详解】
(1)图中可知,①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②是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③是林地,④草地。
(2)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其中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第二大天然林区是西南林区,东南林区是人工林区。
(3)图中可知,D位于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青藏地区,该地区是夏季的低温中心,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点睛】
本题考查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读图分析解答。
37.耕地 秦岭—淮河 林地 林业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乱占耕地 可再生 耕地
【分析】
本题以北方地区为例考查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其问题。
【详解】
(1)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主要以耕地为主,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方降水丰富以水田为主,北方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
(2)北方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例如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都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林地森林资源丰富,主要适合发展林业。
(3)本题考查土地利用不当出现的环境问题。如果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开垦种植农作物,雨水将疏松的表层土壤冲走而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在易遭受风沙侵袭的地方,如果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将导致土地荒漠化。同时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会出现城市建设乱占耕地、以及土地污染的现象。
(4)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你用不当,就会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其问题。
38.6。 山西。 煤炭。 豫。 京九。 第二阶梯。 旱地。 水土流失严重。 第三阶梯。 水田。 劳动力。 江苏。
【分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对地理知识的识记能力,练市所学知识解答。
【详解】
(1)中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共6个省。由省区轮廓和相对位置可知,A省是山西省,该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2)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河南省简称豫;图示中铁路线是京九线,连接北京到香港。
(3)由省区轮廓和相对位置可知,A省是山西省,B为江西省;山西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位于第二阶梯,主要耕地类型是旱地;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第三阶梯,江西省主要耕地类型是水田。山西省、江西省面临的共同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4)中部地区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则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产业转移优先考虑就近原则,从地理位置最近的角度考虑,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可优先考虑江苏省。
【点睛】
该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简称,我国中部开发的优势,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39.欧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 内蒙古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分析】
根据神奇的北纬45度被称为“黄金草原带”,密布着全球众多优质牧场,蒙牛特仑苏的奶源就是在这个黄金奶源带;该区域以温带气候为主,草场广布,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图中A、B、C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区,其中A地区位于欧洲的西部,其畜牧业发达得益于该地终年温和湿润,气候冷湿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2)图中B、C两地的草原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蒙牛特仑苏的奶源地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
(3)南半球也有一些国家拥有大面积的牧场,例如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场和新西兰的温带草场都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牧场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