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精编课时练习(word版含解析)
1.下列各组中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铁矿、石油 B.土地、森林、水资源
C.煤炭、土地、水资源 D.煤炭、石油、土地
2.一场疫情将野生动物的话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2020年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中国的年度宣传主题为“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倡议,错误的是( )
A.吃野味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滋补、治病
B.爱护野生动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C.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让人类远离病毒
D.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3.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水能 ②天然气 ③核能 ④太阳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5.2020年3月,我国海域可燃冰第二次试采成功,此次试采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是今后替代传统能源的首选。下列选项中,可燃冰有可能替代的能源类自然资源的是( )
A.煤、铁、森林 B.煤、石油、天然气
C.森林、阳光、水 D.水、石油、天然气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温泉、藏羚羊 B.花岗岩、煤矿
C.天然气、羊毛衫 D.小麦、潮汐能
7.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自然界中存在的都是自然资源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D.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加速开发使用
“渔光互补”是指将养殖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上面安装光伏组件,下面的水域里养殖水产品,形成“上发电下养鱼”的模式。光伏板可以起到给鱼塘遮阳,降低水温,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水面植物光合作用,提高水质等作用。下图为我国某村的“渔光互补”项目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太阳能光伏发电( )
A.所用资源不可再生 B.可持续稳定发电 C.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D.地区的适应性强
9.“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 )
A.提高渔业产量 B.提高土地利用率 C.减少鱼塘蒸发量 D.提高太阳能发电率
10.最适宜推广“渔光互补”项目的地区为(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珠江三角洲
11.下列资源中,为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和水资源 B.水资源和电力
C.煤炭和天然气 D.天然气和电力
12.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 B.淡水 C.土地 D.空气
13.下列各组资源,均为可再生资源的是( )
A.耕地、森林、水资源 B.阳光、水能、花岗岩
C.石油、煤、天然气 D.草地、温泉、核能
14.鉴于当前全球气候安全形势十分严峻,2019年9月23日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应对措施,例如加快能源转型,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等。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水能 B.石油 C.风能 D.太阳能
15.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C.阳光、土地、水、草原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16.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B.我国水资源南缺北丰
C.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D.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以政令形式保护自然资源的国家。禹治国时即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以成鱼鳖之长。”(网罟:渔网)的规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以上资料所体现的观点是( )
A.我们对于自然界的开发利用应做到因地制宜
B.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C.对于可再生资源应当注意保护和培育
D.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当注意珍惜和节约
18.我国目前一些做法与古时政令思想基本一致的是( )
①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执行伏季休渔制度 ②在内蒙古牧区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 ③在青藏高原设立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 ④在黄土高原适宜地区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完成下题。
下列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A.石油 B.水 C.耕地 D.煤炭
20.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主要是( )
A.跨流域调水
B.防治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
21.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煤炭资源 C.石油 D.钢铁
22.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阳光②石油③森林④水⑤铁矿⑥天然气⑦温泉⑧核能
A.②⑤ B.②⑤⑥⑧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23.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造成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牺牲。我们去森林旅游应该做到( )
A.携带火种进入森林 B.矿泉水瓶随手丢弃
C.保护野生动物 D.在树木上乱写乱画
24.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区际联系越来越密切。读我国跨区域的重大工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工程的源地都位于准噶尔盆地,AB段经过河西走廊
B.③工程在修建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
C.③工程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起止城市是西宁到拉萨
D.①②工程促进了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合作共赢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三江源所处地理单元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炎热 B.高寒 C.干旱 D.暖湿
26.淡水资源属于( )
A.非可再生资源 B.永不枯竭资源 C.可再生资源 D.不可再生资源
27.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森林资源 C.矿产资源 D.气候资源
28.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下列工程中,较好地解决我国能源跨地区调配的是:
①西气东输
②南水北调
③西电东送
④青藏铁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9.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C.总量不足,人均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30.“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做法符合“两型”要求的是
A.用一次性碗筷吃早餐 B.只使用草稿纸的一面演算习题
C.乱扔果皮纸屑 D.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3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和图片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2020年,3月28日晚上8:30,地球一小时“以生命之名,为地球发声”为主题,并从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措施,号召全球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行动。关掉不必要的灯和其他耗电设备,以表达对环境变化的关注。
(1)由于地球的 __________转(填运动方式),导致全球各地熄灯时间并不在同一时刻,图示城市中最早和最迟关灯的城市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中惠灵顿的经纬度大致是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纬度地区(填低、中、高),从东西半球看,属于__________半球。
(3)“地球一小时”活动期间,铁岭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
(4)节能有妙招,其中垃圾处理的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把草稿纸放入哪个垃圾桶(_____)
A有害垃圾 B可回收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他垃圾
(5)加入为地球发声的行列,你还有哪些节能小妙招与世界各地的伙伴一起拯救我们的地
球。请写出2条。________________
32.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200千克,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4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334千克。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总量_________、人均占有量________的特征,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计算: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是(______)1949年的_____倍,这说明了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比粮食增长速度______(快、慢)。
(3)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目前,我国耕地正在逐年减少,请你说出减少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请任意写出两个)
33.2019年3月18日,某同学参加了“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和“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下图为天安门地区平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的_______方向。如果人的步行速度为60米/分钟,同学们下车后需要约______分钟到达博物馆入口。
(2)下图为展厅中一件绘有“杏林春燕”图案的瓷器。据图推测_________(双选)
A.杏花开放正值夏至前后
B.杏花开放正值北京春暖花开时
C.每年3月18日天气晴朗
D.燕子是从南方迁徙而来的
国家博物馆对公共区域的灯光设置“阴天”、“开幕式”等不同模式,对170个空调机组进行变频改造。全馆所有卫生间水龙头安装节水限流器,出水量比加装前节约30%。
(3)结合材料,说出国家博物馆上述做法的主要作用。_________
34.读“湖南省地图”,回答问题。
(1)湖南省简称____________。
(2)从湖南省地图上,根据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湖南省地势______高______低。
(3)湖南省有色金属矿十分丰富,水口山的铅锌矿、锡矿山的锑矿储量在全国位居前列,因此,湖南省被称为“_________之乡”。
(4)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以苗族、土家族为主,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下列属于土家族传统活动的是_________。
A.火把节 B.赶秋节 C.摆手舞 D.泼水节
35.[绿水青山美丽中国]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读图,回答问题。
(1)山脉具有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山脉因阻挡腾格里沙漠东移侵蚀而成为宁夏平原生态安全屏障。
(2)森林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等多种生态功能。“三北”防护林主要生态功能是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生态功能是 。
(3)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 的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黄河入海口年输沙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4)秦岭有“国家中央公园”和“国家绿肺”之称。多年来,秦岭大规模开发别墅,导致秦岭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对于秦岭的开发与保护,小山和小水的观点不同,根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你赞成谁?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前五大来源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拉克和伊朗,进口份额占比分别为14.24%、12.43%、8.78%和7.42%。
材料二 中巴铁路模拟路线图和一带一路示意图。
(1)A 海峡B 海C 国家D 国家
(2)D国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古建筑是 ;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此气候对该国农业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3)中巴铁路的建成,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37.请根据材料和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图甲)、江津区的松果电动车(图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海南省政府于2019年3月5日对外发布《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海南成为全国首个提出所有细分领域车辆清洁能源化目标和路线图的地区,也是率先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省份,
材料二:重庆市江津区引进智能无桩“松果共享电单车”,不设固定充电桩,不设固定租借网点,随用随取。首批投放240辆,于2019年10月12日启动运营,后续将视市民用车需求进加。可以用微信、支付宝的“扫一扫”或下载“松果出行”APP,找到距离最近的松果电单扫描车身二维码,就可以开锁用车。
材料三:“松果共享电单车”规定,未满16岁禁止用车,骑车坚决不载人,不闯红灯不逆行,骑行不出服务区,用车完毕停放好,松果账号不外借。
(1)结合图甲分析,若现阶段我国大量利用农产品发酵生产酒精,以替代石油作为汽车燃料,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使全球气温升高
C.减轻耕地压力 D.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2)若材料一中提到的清洁能源车被广泛使用,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请你分析说明“松果共享电单车”的投入使用可能会给江津区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4)凡事有利也有弊,“松果共享电单车”的投入使用又可能造成哪些问题?
38.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太阳城”德州,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德州有全国首条接受阳光照射8小时就可以使用7天的长达10 km的太阳能路灯街道。
材料二
(1)根据上图判断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低值中心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并简要描述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
(2)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分析其原因。
(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
39.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针对这个说法,光明学校地理活动小组的同学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活动。下面就是他们的调查报告,请你帮助他们分析一下吧。首先,他们上网找了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然后走访了学校附近的几个生活小区。
(1)调查结果一:看看我们身边的垃圾都有什么。
问题1:人类生活涉及的自然资源种类有哪些?其中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2)调查结果二:身边垃圾怎么处理?
地理小组的同学走访了学校附近的光明小区和紫金小区,下面是同学们拍的照片。
光明小区的垃圾桶 紫金小区的垃圾桶
问题2:你能看出问题最有可能出现在哪里吗?
(3)调查结果三:垃圾去哪儿了?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包括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根据2003年12月份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市生活垃圾治理白皮书》介绍,这三种垃圾处理方式所占比重分别为89.6%、5.8%和4.6%。
问题3:你认为填埋和焚烧的方法有什么弊端?
(4)地理小组的同学在这次实践活动后准备在学校以及他们各自所在的社区发起一项公益活动——跳蚤市场活动。
问题4:对于如何处理身边的垃圾你还有其他建议和方法?
40.材料一:《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以下简称《展望》)中文版于2017年3月31日在北京发布,《展望》预计,可再生能源将是增长最快的燃料来源,年均增长率为7.6%;受太阳能和风能竞争力提高的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将翻两番。到2035年,中国能源产量在消费中的比重将从当前的85%降至77%,中国的能源结构将继续演变,煤炭的主导地位将从当前的68%降至51%,天然气的比重将翻倍至12%,石油的比重仍将保持18%不变。
材料二:
材料三: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被称为能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的高效清洁新能源,是今后替代石油、煤等传统能源的首选。2017年5月18日,中国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实现了在能源勘查开发领域由“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将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
(1)由材料一可知,煤炭是__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能源。到2035年,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将降至51%。
(2)根据材料二判断,20世纪以后世界能源消费中比例攀升最快的是__________。
(3)中国正在努力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在南海发现了高效清洁新能源——__________。
(4)能源转型的一大重要特征是能源结构正在持续地低碳化,作为中学生,你怎样才能做到低碳生活?(答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资源,汽油、天然气、钢材都是经过人类加工后的产品。煤炭、铁矿、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 土地、森林、水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故B正确。C项煤炭、土地、水资源中的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故C不符合题意。 D项煤炭、石油都是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A
【详解】
吃野味一方面会减少野生动物的数量,破坏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两一方面可能会让人类感染野味所携带的病毒,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我们要爱护野生动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让人类远离病毒;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D
【详解】
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能、太阳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天然气、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故选:D。
【点睛】
4.A
【详解】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等;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如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所以题目中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A对,BCD错。故选A。
【点睛】
5.B
【详解】
读材料“可燃冰是今后替代传统能源的首选”可知,替代的是传统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能源;铁是工业原料,不是能源;森林、阳光、水是可再生资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A
7.C
【分析】
6.
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所以温泉、藏羚羊、潮汐能都是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其资源的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的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如花岗岩、煤矿、天然气等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羊毛衫、小麦属于农产品,不属于自然资源。故选A。
7.
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如:我国东南沿海,小河中的水总也流不完.如果利用不合理,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A错误。自然资源特有两个特点:1.在自然界中直接取得,2.对人类有用(人类可以大规模利用它).这两个同时具备,就称为自然资源,故B错误。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丰富的,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均占有量少,故C正确。非可再生资源是短时间内不能更新或再生的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因此我们要十分珍惜和节约,并寻找新的能源,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对我国自然资源的理解。
8.C
9.B
10.D
【分析】
8.
读图理解可知,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的是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受天气的影响较大,晴天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发电量大,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在有太阳光的地方陡可利用太阳能发电。故ABD不正确,C正确。根据题意选C。
9.
“渔光互补”生产模式可以降低水温,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水面植物光合作用,提高水质等作用。但最大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故选B。
10.
在四个地区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鱼业最发达,而且能源缺乏,最适合推广“渔光互补”项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读图和材料分析解答。
11.C
【详解】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比如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比如煤炭,石油,铁矿等。题中煤炭、天然气为非可再生资源;水资源、电力为可再生资源。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12.A
【详解】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大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可更新时间和速度可划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上四种资源中,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淡水、土地和空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选A。
【点睛】
13.A
【详解】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上四组资源中,耕地、森林、水资源、阳光、水能、草地、温泉都属于可再生资源,花岗岩、石油、煤、天然气和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选A。
14.B
【分析】
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详解】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等在自然界里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属于可再生能源;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B。
15.C
【详解】
A、该选项中的石油、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
B、该选项中的铁矿、铀矿和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B不符合题意;
C、该选项中阳光、土地、水、草原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故C正确;
D、该选项中的天然气、铁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记忆。
16.D
【详解】
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故A错误。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特点是南丰北缺,故B错误。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故C错误。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故D正确。故选D。
17.C
18.A
【分析】
17.
由题目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春季时树木正在生长,不可砍树,夏季时正是多雨季节,不宜砍树,以保持水土,树木属于可再生资源,故体现的观点是对于可再生资源应该注意保护和节约,故选C。
18.
我国目前的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执行伏季休渔制度 和在内蒙古牧区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能够体现与上述材料的观点一致,其他两个做法不能体现,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9.D
【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的平均水平为79%,接近世界资源人均占有量平均水平。故选D。
20.C
【详解】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故选C。
21.A
【详解】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等;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如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所以题目中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钢铁不属于自然资源,A对,BCD错。故选A。
22.B
【详解】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大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可更新时间和速度,可以将资源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上八种资源中,阳光、森林、水和温泉属于可再生资源,而石油、铁矿、天然气和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选B。
23.C
【详解】
对于去森林旅游,应该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矿泉水瓶等要随身带走,禁止在树木上乱写乱画,要保护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故选C。
【点睛】
24.A
【详解】
①②是西所东输工程,①的源地是塔里木盆地,②的源地都位于准噶尔盆地以及从国外进口天然气,AB段经过河西走廊,故A错误。③是青藏铁路工程,在修建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故B正确。③工程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起止城市是西宁到拉萨,故C正确。①②工程促进了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合作共赢,故D正确。故选A。
25.B
26.C
【分析】
25.
三江源所处的地理单元是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B对,ACD错。故选B。
26.
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淡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C对,ABD错。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资源的分类、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27.C
【详解】
自然资源按资源的更新速度和周期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如题目中的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都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和再生的,属于可再生资源,而矿产资源在短时间内难以或不能更新,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有关知识.
28.C
【详解】
以上四个工程中,能较好解决我国能源跨区域调配的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和青藏铁路不是能源跨地区调配,故选C。
29.A
【详解】
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的国家,自然资源的种类齐全,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故选A。
30.D
【详解】
用一次性碗筷吃早餐,浪费了能源也增加了污染,A选项错误。只使用草稿纸的一面演算习题,浪费资源,B选项错误。乱扔果皮纸屑,污染环境,C选项错误。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点睛】
本题考查资源、环境的保护。
31.自 惠灵顿 纽约 41°S,174°E 中 西 昼长夜短 B 选择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作为出行工具;用完电器拔插头;垃圾分类扔垃圾桶,分类回收垃圾;废旧物品的二次利用开发;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洗脸刷牙时不使用长水流,尝试随时关闭水龙头等。
【分析】
本题重点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利用所学地理指示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读图结合所学指示分析解答。
【详解】
(1)读图可知,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日界线以西的东十二区是一天中最早进入黑夜的,以东是西十二区最晚进入一天中的黑夜,所以最晚熄灯,所以观察几个城市分布可知,惠灵顿最早关灯,纽约最后熄灯。
(2)读图可知,惠灵顿的经纬度大致是41°S,174°E,位于南纬30°-60°之间,属于中纬度,经度在东经160以东,属于西半球。
(3)读材料,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地球一小时”活动期间是3月28日,是在北半球的春分到夏至之间,铁岭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长夜短。
(4)草稿纸可以祸首再利用,所以属于u可回收的垃圾,故根据题意选B。
(5)联系实际生活可知,中学生可以选择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作为出行工具;用完电器拔插头;垃圾分类扔垃圾桶,分类回收垃圾;废旧物品的二次利用开发;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洗脸刷牙时不使用长水流,尝试随时关闭水龙头等。为节能减排做出自己的贡献。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经纬网定位、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读图和材料解答即可。
32.丰富(多、大) 少(小) 人口总量大 43 1.67 快 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滥占耕地, 利用不当,土地退化、荒漠化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可通过分析图表中的数据结合材料来解答即可。
【详解】
(1)读表中的数据,比较可知,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耕地资源等均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是世界第亿人口大国,人均占有量少。
(2)根据材料二可知,1949年的粮食总产量是1亿吨,2003年是43亿吨,计算可知2003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1949年的43倍。而人均粮食产量2003年是1949年的1.67倍,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比粮食增长的速度快。
(3)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如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的污染、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
【点睛】
33.东南 7~8分钟(范围内均可)(最准确的是7.5) BD 节水、节电 (节约资源/利用高科技……等合理即可)
【分析】
地图上的定向法有三种:一般为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不同的温度带有不同的果树。节约资源和高科技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
【详解】
(1)根据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出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的东南方向。旅途中的比例尺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150米,可以计算出同学们下车地点到博物馆的距离大约为420米-480米之间,根据人的步行速度为60米/每分钟,由此可以计算出。同学们下车后我打博物馆的时间大约七八分钟左右。
(2)北京位于暖温带,果树的开花时间“桃三杏四”,杏花一般在4月开放,4月为北京的春季,此时正值北京春暖花开,燕子从南方迁徙而来。
(3)根据材料,“国家博物馆对公共区域的灯光设置“阴天”、“开幕式”等不同模式,对170个空调机组进行变频改造。”可以就看出应用了高科技;“全馆所有卫生间水龙头安装节水限流器,出水量比加装前节约30%”可以看出节约资源。
【点睛】
34.湘 南 北 有色金属 C
【分析】
湖南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为主,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湖南西部有较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详解】
(1)湖南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该省简称“湘”,是取名于该省最大的河流-湘江。
(2)从湖南省地图上的河流多由南向北注入长江可以判断出,湖南省的地势是南高北低。
(3)湖南省的有色金属矿产十分丰富,如水口山的铅锌矿、锡矿山的锑矿位居全国前列,因此,湖南省被称为“有色金属之乡”。
(4)湘西自治区是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地区,这里有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属于土家族传统活动的是摆手舞,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赶秋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故选C。
35.(1)贺兰
(2)防风阻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水土流失
(3)澜沧江;黄河中上游地区恢复地表植被,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减少。流域梯级开发,水库拦沙,泥沙在库区沉积;
(4)小山。
【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读图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详解】
(1)宁夏平原西侧是雄峻秀丽的贺兰山,古人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
(2)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主要生态功能是防风阻沙,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气候;长江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故长江中上游的植被主要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水土流失。
(3)三江源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区如同一个巨大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如同一条条输水管源源不断地向下游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黄河入海口输沙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有黄河中上游地区恢复地表植被,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减少。流域梯级开发,水库拦沙,泥沙在库区沉积。
(4)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秦岭违建别墅,破坏了湖区生态环境,导致秦岭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因此,根据生态优先原则,应赞成小山的观点。
【点睛】
该题考查我国的环境保护措施和三江源地区的河流。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36.(1)霍尔木兹 阿拉伯 阿富汗 印度
(2)泰姬陵 热带季风气候 旱涝灾害频发
(3)①打通中国与中东、里海油气资源运输通道,有助提升中国能源安全系数。②大大缩短到非洲、欧洲的航程。③内陆新疆,变为出欧、非、西亚的前沿,极大地促进西部大开发和新疆的发展,具有巨大战略意义。
【分析】
中东地区气候干旱,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降水稀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当地居民多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为主;是世界上石油储量、出口量最大的地区,这里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百分之九十以上出口到北美洲、欧洲西部和东亚,其中运输量最大的运输线是经过非洲好望角的路线。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波斯湾与阿拉伯海之间的霍尔木兹海峡,B是阿拉伯海,C是西亚内陆国家-阿富汗,D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
(2)D表示的印度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
(3)中巴铁路的建成,打通了中国与中东、里海油气资源运输通道,有助提升中国能源安全系数;同时大大缩短到非洲、欧洲的航程;内陆新疆变为出欧、非、西亚的前沿,极大地促进西部大开发和新疆的发展,具有巨大战略意义。
37.(1)D
(2)①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②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等等。
(3)①减轻公共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方便人们出行,节省等车时间:③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等等。
(4)①可能有人违规载人,比较危险:②可能有不懂交通规则的人骑车上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③容易有人乱停乱放电单车等等。
【分析】
现在环境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越来越大,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详解】
(1)我国人多地少,如果现阶段我国大量利用农产品发酵生产酒精,会增加耕地压力,加速土地荒漠化,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与全球气温升高关系不大,故D符合题意,选D。
(2)清洁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可以带来积极影响,可以①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②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③空气质量更好等等。
(3)现在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松果共享电单车”的投入使用可能会给江津区带以下积极影响①减轻公共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方便人们出行,节省等车时间:③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等等。
(4)松果电动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①有人违规载人,比较危险:②有不懂交通规则的人骑车上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③容易有人乱停乱放电单车等等。
【点睛】
了解清洁能源的使用的积极影响和存在问题,倡导我们节能减排、低碳出行。
38.(1)四川盆地 从总体上看,年太阳总辐射量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
(2)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且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空气中含水汽多,盆地地形中空气流动性差,阴天、雾天较多,云量多。
(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
【详解】
(1)从图中可知,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低值中心所在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从总体上看,年太阳总辐射量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
(2)从图中可知,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 其主要原因是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且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空气中含水汽多,盆地地形中空气流动性差,阴天、雾天较多,云量多。
(3)太阳能是清洁能源,现在开发利用越来越广,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
39.(1)涉及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 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2)紫金小区没有完善的垃圾分类设施,管理也不到位。
(3)处理工艺不好会影响环境,可能污染空气、土壤和地下水,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4)及时清运和处置垃圾,防止垃圾占用我们的生活空间。
【详解】
(1)由材料可知,调查组发现生活中涉及到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其中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2)由图可知,紫金小区的垃圾桶没有实行分类,没有实现像光明小区的垃圾桶有四种分类桶,而且管理不到位,垃圾桶摆放位置也不对。。
(3)垃圾处理工艺不好会影响环境,可能会污染空气、土壤和地下水,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4)对身边的垃圾要及时清运和处置垃圾,防止垃圾占用我们的生活空间。
【点睛】
本题考查如何在生活中处理好垃圾,如何变废为宝。
40.(1)非可再生
(2)天然气
(3)可燃冰(或天然气水合物)
(4)纸双面用,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乘汽车,随手关灯,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使用环保袋等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有关知识,要知道如何保护资源及使用新能源。
【详解】
(1)由材料可知,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到2035年,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将降至51%。
(2)根据材料二判断,20世纪以后世界能源消费中比例攀升最快的是天然气。
(3)中国正在努力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在南海发现了高效清洁新能源是可燃冰。
(4)作为中学生,要生活中可以纸双面用,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乘汽车,随手关灯,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使用环保袋等来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