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7 09:4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1.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
???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乎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①伯牙鼓琴??? 鼓:________。
②汤汤乎若流水? 汤汤:________。
③巍巍乎若太山? 巍巍:________。
④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选: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内阅读。
???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这篇古文的题目是《________》,我还可以自己来写题目,从“牧童”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________》,从“处士”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________》。
(2)选择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好书画。(??? )
A.认为……好。??? B.喜欢。 ???C.优良。
②处士笑而然之。(??? )
A.认为……说得对。??? B.然而。??? C.然后。
(3)解释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写出了杜处士对《斗牛图》的珍爱。
②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抓住了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
③“笑而然之。”这里的笑是杜处士讥笑牧童年幼无知。
(5)写出选文说明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内阅读。
???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③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按原文填空。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4)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4.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找出文中一组近义词和一组反义词。
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在文中找出实在事物,写出联想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 ①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 ②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1)片段主要表现的是京剧表演中的________这一表现形式。
(2)找出片段中能体现“太像杂技了”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写的是京剧艺术静态的亮相,这种艺术形式越发能显示________,越发能显示________。第②段写的是________态的亮相,它的存在,是为了突显________。
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 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 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1)选文第一段中“杀”“醒”“完”上的引号的作用是(?? ),第二段中的俗语、诗句加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讽刺和否定
(2)找出描写观众看精彩的京剧对打场面时的神态、心理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剧表演激烈地对打时,为什么锣鼓声和人物的动作要突然停止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文字写的是京剧表演中的(?? ),而歌词“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楞往脸上画,‘四击头’一亮相,美极啦,妙极啦,简直OK顶呱呱!”讲的是京剧艺术中的(?? )。
A.唱腔? ?B.脸谱? ?C.亮相? ?D.行头
答案
1. (1)弹;水流大而急的样子;高大的样子;一会儿,不久
(2)伯牙弹琴,锺子期在一旁欣赏。弹琴弹得好极了,(我好像听到)浩浩荡荡像(江河)流水样。
(3)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友情。
2. (1)书戴嵩画牛;牧童评画;杜处士好画
(2)B;A
(3)牛在争斗的时候,力量集中在牛角,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之间,现在摇摆着尾巴争斗,真是不合理呀!
(4)正确;正确;错误
(5)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3. (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
(2)实在事物: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联想事物: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3)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海面波涛汹涌
(4)B;A;C
4. (1)好像;仿佛;微波粼粼;波涛汹涌
(2)③
(3)实在事物: ①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②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联想:①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②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4)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海面波涛汹涌。
5. (1)亮相
(2)可胜利一方不紧迫,反而留在原地,抢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要了个风雨不透。
(3)武艺的高强;必胜的信心;动;人物的英雄气概
6. (1)C;A
(2)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3)显示人物武艺的高强,必胜的信心。
(4)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