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6 16:0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1.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
(3)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通过“________”写出了边寒战争时间的久远,通过“________”写出了边塞与中原的距离远。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借“龙城飞将”表达了自己强烈渴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定边塞战争的美好心愿
B.诗人开篇通过环境描写,勾勒出了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画面
C.诗的后两句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战争消极的思想
D.本诗与《凉州词》都是写边塞的诗,不同的是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国无良将的感叹,面《凉州词》主要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 大妙笔生花
2.古诗文阅读。并完成练习。
夏日绝句
[宋] _____
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
至今思项羽,__________。
(1)我会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借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背写《凉州词》,回答问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
(2)这首诗属于??????? 诗。
A.送别诗
B.边塞诗
C.写景诗
(3)中“莫”的意思是:________。
(4)首诗主要描写了________的场面,表达了将士们________的情怀。
4.课内阅读。
???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忧,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________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________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 一次,日本侵略者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不去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 ?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高烧。
??? 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1)给画线字注音。
蓄________须?? 签________订?? 纠缠________?? 斩钉截________铁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下面的材料是不是《梅兰芳蓄须》中的主要内容?请用“正确”“错误”表示。
A.梅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蓄起了胡须。________
B.在上海,日本侵略军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________
C.梅兰芳为了安全,逃到了香港,还是不演戏。________
D.梅兰芳忍痛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也不演戏。________
E.敌人的军医给梅兰芳治病。 ________
F.梅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情愿打针发高烧。________
(4)“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这句话表现了梅兰芳先生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为什么愿意站着看,仅仅是因为梅先生演得好吗?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的哪句话解释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请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内阅读。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________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仿________(拂? 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 末)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1)写出文中的括号里正确的汉字。
(2)在文中横线上选择正确的关联词。________
A.只要……就……
B.无论……都……
C.如果……就……
(3)找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再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
(4)仿照第二小节的格式,续写句子。
追寻,追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中国人的后代一直追寻着延安精神,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1)找出表现生活条件、科技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诗句。
(2)读诗句,回答问题。
①“破旧的茅屋”指的是________,“温热的土炕”代表________。“老牛破车”指的是________,“顶天立地的脊梁”指的是________。
A.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
B.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
C.亲密的军民关系。
D.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
②“永远告别”与“________”,“毫不犹豫地丢掉”与“________”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________,但延安的精神要________。
(3)对于是否应该发扬延安精神,四(1)班的元元对此有不同看法,请你加入讨论吧。
元元:时代在进步,我们要抛弃一些陈旧的、落伍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诗歌中鸟儿歌唱土地、________、________和黎明,其中“土地”象征________,“黎明”象征着________。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破折号表示________。
(3)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________
②诗歌用“嘶哑”来形容鸟的喉咙,让人体味到其中经历的坎坷和辛酸。________
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我”指鸟。________
(4)诗歌中写到“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种诗歌流露了作者怎样一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 此时的周思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 (chóng? zhòng)分量???? (liang? liáng)。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 (nán? nàn)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 (烈? 列)火一直燃烧在周思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 (提? 题)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选择正确的字音和字词。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比喻句________。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是________
(3)说说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关于选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崛起”的意思是兴起
B.从“清晰而坚定“可以看出周恩来是经过认真面充分的思考才立下远大志向的
C.其他同学读书目的是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而周恩来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
D.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是因为不相信“中华不振”的状况能改变
(2)“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___。
(3)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说说是什么让周恩来立下了这远大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 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3)“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从这句话中你看出梅兰芳是一个________的人。
答案
1. (1)万里长征人未还;不教胡马度阴山
(2)只要有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军队越过阴山。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C
2. (1)李清照|死亦为鬼雄|不肯过江东
(2)项羽"楚汉之争”;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3. (1)唐;王翰
(2)B
(3)不要
(4)战士们在出征前痛快饮酒;豪情壮志
4. (1)xù;qiān;chán;jié
(2)无论;都
(3)正确;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
(4)略
(5)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6)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5. (1)佛;未
(2)C
(3)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就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4)追寻坚持,追寻自己的梦想。追寻时间,追寻光阴的脚步。
(5)团结同学、助人为乐、节约粮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
6. (1)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2)A;C;B;D;忘不了;不能丢;改变;发扬
(3)延安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时代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延安精神不能丢,这样才能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7. (1)河流;风;当时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2)语意未尽;转折
(3)正确;正确;错误
(4)这句话表明作者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
(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8. (1)zhòng;liang;nàn;烈;提
(2)这个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思来心中。;问题;烈火;说明周总理一心为民的深切情怀。
(3)我为中国的科研事业而读书,要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9. (1)D
(2)有志向的人就应该向周恩来学习
(3)中国的落后,中国人备受欺凌的现实,让周恩来深深地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从而立下远大的志向。
10. (1)无论;都
(2)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不愁没钱花。
(3)具有深深的爱国之心以及对侵略者的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