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16 09:2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练习
1、人类社会最初仅仅是文明的几个孤岛,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文明逐渐有了接触,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农业文明的优势()
A 发达的社会分工 B 复杂的社会组织 C 比较健全的管理功能 D 强大的军队
2、最初的文明的主要扩张方式()
A 商业贸易 B 文化交流 C 进贡贸易 D 军事扩张
3、下列哪一个国家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A埃及 B 印度 C 古巴比伦 D 新巴比伦
4、亚述帝国曾经在人类的历史上昙花一现,但是其在早期世界历史中的“狂飙”一样的征服,让历史学者瞠目结舌,请问亚述能够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 骑兵和冶铁技术的应用 B 强大的政权组织架构 C 高度发达的文化体系 D 周围良好的国际形势
5、恩格斯指出,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国家产生的前提是( )
①生产力的发展 ②私有制的出现 ③阶级的形成 ④官僚的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在埃及涅加达文化,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在埃及出现了国家。下列现象符合埃及早期国家的是( )
①国家很小,人口不多②小国家中有一个以政府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的城市
③有反映战争的雕刻和绘画④有关于尼罗河泛滥的文字记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文明是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包括( )
①阶级的产生 ②国家的形成 ③文字的出现 ④机器生产的出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帕勒摩石碑》及其他铭文记载了古王国时期埃及国王把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并把土地捐赠给贵族的情况。国王还能动用全国的人力和物力给自己修建金字塔。这表明( )
A. 国王和神共同管理国家 B. 君主专制已经确立,王权强大
C. 赠与土地是维系国家统治的关键 D. 贵族和神庙被剥夺占有土地的权力
9、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疆域广阔的大帝国,请问下列帝国出现时间最早的是()
A亚述帝国 B 古巴比伦帝国 C 埃及帝国 D 商王朝
10、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华夏”和“蛮夷”的概念,借此来表现主体民族和外来民族的区别。其实,在各个早期的文明当中,这种民族观念十分普遍,请问下列哪项体现了这一观念()
A 亚历山大帝国内部的官员允许当地人民来担任
B 波斯帝国不允许任何外来民族担任重要官职
C 管仲“尊王攘夷”来借机发展齐国
D 古代希腊海外殖民来发展母邦
11、近代以来,西方日益占据了世界的主导地位,他们为了宣传其殖民的合理性,一味鼓吹“西方中心论”,对东方文明不断黑化和排挤,请问下列哪项可以说明这一观点()
A 汤阴比认为任何文明都要经历兴盛和死亡等阶段
B 伏尔泰等人赞美中国的科举制度
C 西方传教士不断鼓吹和推广基督教
D 对亚历山大和波斯帝国同样的扩张举动的不同定性
12、古代世界有许多帝国曾经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地的广大疆域,请问下列哪一帝国的版图最早包括欧亚非三地()
A亚历山大帝国 B 波斯帝国 C 罗马帝国 D 孔雀帝国
13、在人类历史的广阔画卷中,出现了很多的政治文明,请问在文明之初下列哪一地区的政治实体和其他三地不一样()
A 希腊 B 马其顿 C 波斯 D 中国
14、公元前509年,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
A.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 B.打破贵族垄断司法的局面
C.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 D.缓解执政官滥用权力乱局
15、在古代雅典,戏剧家的创作主要涉及城邦政务、社会矛盾、人生困惑等问题,戏剧开演前通常会有一些仪式,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抚恤金。这些现象说明雅典
A.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注重强化城邦意识
C.人文主义思潮盛行
D.公民政治地位提高
16、某学者认为:罗马人创制罗马法主要源于自身的努力,但罗马法的发达(最高裁判官法和万民法的出现)和罗马法学的产生则无疑是与接受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思想相联系的。该学者意在强调自然法
A.适应了罗马法发展的需求 B.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
C.纠正了罗马习惯法的弊端 D.改变了罗马法律的发展方向
17、如图中的雕塑所反映的国家及政体是

A.雅典民主制
B.罗马共和制
C.罗马帝制
D.法兰克封建制
18、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曾说:“虽然朕不受法律束缚,可是朕是遵照法律来生活的。”这说明当时罗马
A.践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法律具有平等的约束力
D.法律形成了完备的体系
19、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正式进入了封建社会,那么作为重要的文明区域西欧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 前29年屋大维称奥古斯都
B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的分裂
C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 法兰克福王国的成立
20、运用“时间尺度”是历史学作为时间的科学的具体体现之一。所谓时间尺度,指的是研究者在观察分析其研究对象时所采用的一种时间上的度量工具和方法。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①罗马军队征服意大利②地中海变为罗马内海③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④罗马帝国分裂⑤西罗马帝国灭亡
A.①②④⑤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②① D.⑤④③②①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征服自然之后,如何在城邦生活中追求自由成为了希腊人的关注点。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改革后的雅典公民更珍视自由,宁愿“在一种民主制度中受贫穷,也比在专制统治下享受所谓的幸福好”。此外由于氏族血缘关系逐步消亡,个人需通过努力,方能获得幸福。这种变化又使雅典人认识到个体存在的价值,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判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能“自由地思考这个世界,而不受外界权力的影响来追求真理”。这样的自由,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人就开始大胆的表达了。
——摘编自易兰《古希腊人的自由观念》
材料二 就总体而言,在中国古代社会,“自由”是被从否定意义上来理解和定位的,即一种与正统思想和正式制度相反的个体态度或行为,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这导致了传统自由思想的内向化发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心性自由思想,即一个人在人际之外、规矩之外、制度之外的自在自得。胡适认为,这种“自由”只来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而始终没有认识到政治自由的重要性。所以和现代自由所强调的权利、机会与能力的统一相比,心性自由是一种束缚的、空想的、形式的自由。
——摘编自寇东亮《中国传统自由概念与心性自由的思想辩证》
(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观点,并结合雅典民主政治改革的史实加以说明。(12分)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古希腊与古代中国“自由”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造成二者差异的社会因素。(1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二 (在马克思看来)法作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在特定的社会阶段,法很可能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的生产关系,如此,法便成为特定生产关系这个“真实”表面的“面具”,只能歪曲的反映“事实”。
——李静《罗马法之歌——马克思与维柯的一场“对话”》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关于罗马法的观点进行探讨。(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居鲁士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国家-波斯,但是其内部发展的一些特殊原因也为帝国的覆灭埋下了隐患:帝国西部的两河流域和埃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已经3000年;巴勒斯坦等地也已经达到了十分繁荣的地步;而伊朗高原的东部和中亚的许多地区仍然处在游牧阶段,即使波斯也还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发展初期。
材料二 希罗多德说过:“波斯人比任何其他民族都更喜欢效仿外国人的习惯。”其实不仅是波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文明体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和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从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上述材料体现了波斯经济社会发展的什么特点,这样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何种启示?
2、请举例说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文明体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和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从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参考答案
DDCAA
DABBB
DBACB
ADACB
注意:11题中对同样是侵略扩张行为的不同定性正好完美体现了西方中心论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伟大的亚历山大东征和邪恶波斯帝国的扩张总是被冠以不同的形象,然而都是早期的侵略而已。
10题中尊王攘夷概念的目的是发展齐国而打出的口号,其实质并不是为了区分主体民族和外来民族
非选择题
【答案】(1)观点:古希腊人的自由随社会发展而变化(雅典民主政治改革推动自由的发展)。(2分)
说明:如梭伦颁布的“解负令”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使债务奴隶获得人身自由;财产等级制和公民大会打破了氏族贵族的专权,使公民获得了政治自由;克利斯提尼用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扩大了公民的政治自由;民主政治激发人的能动性与自信,有利于思想的自由与人文主义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10分)
(2)差异:古代中国:心性的自由(内心精神的自由)。古希腊:政治和思想的自由。(4分)
因素:政治上:中国专制制度的压制;希腊民主政治促进了自由的发展。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利于实现心性的自由;希腊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有利于自由观念的发展。思想上: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禁锢;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9分)
【解析】(1)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一“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和“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可以归纳为古希腊人的自由随社会发展而变化或雅典民主政治改革推动自由的发展;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所学,列举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给予或扩大自由的内容即可。(2)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雅典人认识到个体存在的价值,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判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归纳为古代希腊注重政治和个人思想的自由,根据材料二“独特的心性自由思想”和“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可以归纳为古代中国重视心性的自由;第二小问因素,从政治上来看中国为专制制度,古希腊是民主政治,从经济上来看,中国是封闭的小农经济,古希腊则是工商业繁荣,从思想上来看,中国受到较多封建思想的禁锢,古希腊是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答案】材料二认为,罗马法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但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罗马法在共和国早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在帝国时期则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主要调整财产关系和经济纠纷。但在奴隶社会这个特定的社会阶段,这些“法”只能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不能反映所有人的状况,由此甚至会带来社会矛盾的激化。罗马法即便能反映奴隶社会的剥削实情,也不过是“歪曲”地间接反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不能真正体现。(若对材料二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论证充分,亦可)(12分)
【解析】首先从材料二中提取观点,即“罗马法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但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是赞同或不赞同。如果是赞同,则结合罗马历史分两部分论证,第一部分论证罗马法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从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公民法和帝国时期的万民法角度论证,第二部分证明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从罗马法的实质角度进行论证。如果是否定,则据相关史实,论述与其相反的观点。
【答案】材料一体现了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性和社会发展的开放性 其实可以围绕改革开放、继承和发展等方面回答
材料二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课本上提到的起源于西亚的冶铁技术后来扩张到埃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说为古希腊神话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和蓝本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