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课件(3份打包 部分可编辑)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课件(3份打包 部分可编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6 20:14:56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7
爬天都峰
铁链
石级


xiànɡ
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纪念、颤抖、辨子”书写都是正确的。
B.“笑呵呵”和“笑哈哈、笑嘻嘻”的意思相近。
C.“白发苍苍”和“炎炎烈日”的结构相同。
D.“暑假,假如你计划去武夷山风景区游玩,我就陪你一块儿去。”句中的两个“假”读音一样。
B
三、选词填空。
忽然   居然
1.山这么高,我和老爷爷(
)爬上来了。
2.天(
)阴了,不一会儿就下起了雨。
鼓舞   鼓励
3.老师经常(
)我们要好好学习。
4.同学们迎难而上的表现深深地(
)了我。
居然
忽然
鼓励
鼓舞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峰顶这么高,我爬得上去吗?(改成肯定句)
峰顶这么高,我爬不上去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
样……(用加点的词造句)
妈妈一会儿洗衣服,一会儿拖地,忙得不可开交。
3.比较句子。
①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②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上面第_____句比较好,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终于”二字上可以体会爬山的辛苦以及上山后的喜悦
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头先交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接着围绕爬天都峰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情发展
“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天都峰
,“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这两件事
“我”和老爷爷互相道谢并拍照留念
2.文中描写天都峰的“高”和“陡”,其作用不包括(
)
A.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
B.突出爬天都峰这件事让人望而生畏。
C.表示很少有人能爬上天都峰。
D.暗示爬天都峰需要勇气和力量。
C
六、课内阅读。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给第2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
2.老爷爷和“我”的对话中都有“_________”这个词,这个词其实就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勇气
不怕困难、勇敢攀登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1)这句话是对爸爸的______和______描写。其中“一老一小”中的“老”指的是_______,“小”指的是“______”。
(2)“真有意思”在文中指
“我”和老爷爷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并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爸爸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和老爷爷互相用行动鼓舞对方,都从对方身上看到了不怕困难、勇敢攀登的精神。
神态
语言
老爷爷

七、课外阅读。
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爬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他的朋友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他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湿得还厉害,两只鞋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儿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爬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
)
(2)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
2.本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
A.分—总      
B.总—分—总
C.事情发展
D.时间
筋疲力尽
风餐露宿
C
3.徐霞客的朋友感到惭愧的原因是(
)
A.先前他抱怨衣服湿透了。
B.先前他抱怨包袱太重了。
C.先前他抱怨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血了。
D.他发现徐霞客遇到了和他同样的困境,却没有抱怨,而是努力坚持下来了。
D
4.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帮助他的朋友克服了哪些困难?概括一下写下来。
①鼓励朋友慢慢走。②替朋友背包袱。③把鞋给朋友穿。
5.本文表现出徐霞客怎样的精神?
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八、读一读下面关于勇气的名言,再试着写一条你自己课外积累的。
①勇敢,是金钱买不到的。——拿破仑
②有勇气的人才有信心。——西塞罗
③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歌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勇气是衡量灵魂大小的标准。
——卡耐基(共8张PPT)
习作例文
一、照样子,写词语。
金黄金黄(ABAB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颤颤巍巍(AABB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雪白雪白
考虑考虑
了解了解
整整齐齐
风风火火
浩浩荡荡
二、选词填空。
1.桂花树开得很香,像(
)多年的老
酒,一闻便醉了。
2.林林(
)了许多新年贺卡。
3.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
)奋斗,是没有理由不成功的。
4.理想就是一个深渊,从跳下那一刻起,就逼迫你(
)搏击。
珍藏
收藏
努力
奋力
三、读句子,选择正确的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1.我上前分辩说:“我不是故意的。”他生气地说:
“谁叫你不小心的,非赔不可!”(
)
2.忽然,他几步追上了我,从裤兜里掏出一只精致的小木船来。(
)
3.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
)
B
A
C
四、课文写作分析。
1.《我家的杏熟了》是按照____________的顺序记叙的,开头先说杏好、杏多,再交代事件的起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详细叙述
_________________的经过,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得数不清”,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家树上的杏_____。
事情发展
邻居家小孩因嘴馋摘杏摔下树
奶奶“打杏”“分杏”
奶奶“分杏”这件事对“我”的影响
比喻

3.“过了一会儿,奶奶拿了一根长竹竿从屋里出来了。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往下打”,这两句话运用____、___、____、____几个动词生动地刻画了奶奶打杏的动作。
4.《小木船》是一篇_______,事情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人物是______________,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叙文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我”和陈明
“我们”的友谊破裂
“我”弄坏了陈明的小木船
“我们”俩和好如初
5.《小木船》一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叫作顺叙,写记叙文时,写作顺序还有________和______。
事情的发展顺序
倒叙
插叙
五、根据题目《一件快乐的事》,写一个作文提纲。(共18张PPT)
16
麻 雀
C
三、给“利”字组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她用(
)的刀削苹果。
2.翠鸟有一双(
)的眼睛。
3.这是个精明的人,手脚(
),走路又轻又快,机灵得像只猫。
锋利
锐利
麻利
四、“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对这句话理解正确合理的是(
)
A.猎狗被老麻雀的行为震慑住了,它不知老麻雀下一步还会有什么举动,所以后退了。
B.“慢慢地,慢慢地”是说猎狗怕老麻雀进攻它。
C.“慢慢地,慢慢地”是说猎狗对美味(小麻雀)恋恋不舍。
A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麻雀》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只_______在庞大的_____面前,__________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
老麻雀
猎狗
奋不顾身
六、课内阅读。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选文中“_________”这个词表现了小麻雀离猎狗的嘴很近很近,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画“____”的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1)这句话把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此时老麻雀丝毫没有犹豫,表现了它____________。
(2)用这种修辞手法把句子续写完整。
小敏很快地来到我跟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嗅了嗅
小麻雀的处境非常危险
老麻雀
一块石头
救子心切
好像一阵风刮过来似的,使我大吃一惊。
3.老麻雀吓得浑身发抖,叫声嘶哑,可它还是用自己的身躯挡在猎犬与幼雀间。这是因为(
)
A.它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小麻雀。
B.因为它害怕,已经无法自己移动身体,只好挡在中间。
C.因为它是母亲,这是它应该做的。
4.读最后一句话,完成练习。
(1)“危险”的反义词是______。
(2)“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安全
伟大的母爱的力量
七、课外阅读。
母 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口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也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样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放在牛前面。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滩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1.本文依次叙写了三个感人的情节,分别是老牛___________________、强忍鞭打执意索水、护犊饮水母子情深。
2.用“____”画出最能表现老牛母子情深的句子。
3.文中多次写到泪水,运水战士和司机的泪水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的,小牛的泪水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的,母牛是为_________________而流的。
挣脱缰绳阻拦运水车
牛坚定的意志力和求生的能力
母牛不顾身体为自己找水
自己孩子能喝到水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爱》一文以小见大,独具匠心地选择了一头母牛的舐犊之情来表现母爱。
B.短文是对普天下母爱的赞颂,抒发了对普天下的母亲的感激之情。
C.短文主要是表现动物身上那种本能的亲子之情。
C
八、给下图选择对应的成语。(填序号)
A.舐犊情深   
B.孟母三迁
C.寸草春晖
D.断杼择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