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中考1年模拟 27 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年中考1年模拟 27 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16 19:5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年中考1年模拟
27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单选题
1.(2020·衢州)小科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箭头表示信息传导的方向。小科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是(
?)
A.?甲?????????????????????????????????????????B.?乙?????????????????????????????????????????C.?丙?????????????????????????????????????????D.?丁
2.(2020·湖州)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寒冷时,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B.?运动时,心率加快,氧气供应增加
C.?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D.?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加,第二性征出现
3.(2020·宁波)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
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
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
4.(2020·嘉兴)小到细胞大到生态系统,从物理运动到化学变化,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你在剧烈运动后就会汗流浃背,
此时大量流汗主要为了维持人体的(
?)
A.?体温平衡???????????????????????????B.?血糖平衡???????????????????????????C.?氧气平衡???????????????????????????D.?水分平衡
5.(2020·温州)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
???)
A.?①?????????????????????????????????????????B.?②?????????????????????????????????????????C.?④?????????????????????????????????????????D.?⑤
6.(2020·杭州)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
节活动X。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
???)
A.?皮肤血管收缩??????????????????B.?汗液分泌增加??????????????????C.?浑身肌肉颤抖??????????????????D.?适当增添衣裤
7.(2019·衢州)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A.?甲?????????????????????????????????????????B.?乙?????????????????????????????????????????C.?丙?????????????????????????????????????????D.?丁
8.(2018·金华)2018年3月14日,患有“渐冻症”的杰出物理学家斯带芬·金去世。“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损,其它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受信息刺激后将会(???

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D.?失去感觉同时不能运动
9.(2018·绍兴)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A.?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根→茎→叶
B.?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C.?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树突→细胞体→轴突
D.?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胎盘和脐带→胚胎
10.(2020·富阳模拟)学习了《神经调节》后,同学们对“成年人的排尿活动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以下是他们关于“神经系统是怎样调节成年人的排尿活动的?有什么证据能支持你的观点?”的讨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成年人一天产生的原尿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大脑皮层控制的结果
B.?尿液的产生是连续的,而成年人尿液的排出是间断性的,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
C.?成年人脊柱受伤后,往往会出现排尿失禁的现象,说明没有大脑皮层控制就失去排尿能力
D.?成年人排尿前在大脑中出现“尿意”,但不会马上排尿,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
11.(2020·江干模拟)肝脏和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其血液流动情况如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据图判断某人在进食后,血管E、F、G和H中,血糖浓度最高及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最高的血管分别是(???
)
A.?G血管和H血管????????????????B.?H血管和E血管????????????????C.?H血管和F血管????????????????D.?G血管和E血管
12.(2020·杭州模拟)大火发生时,人们惊慌失措。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快速奔跑时,呼吸加深加快,吸气时,膈肌收缩使膈的顶部下降
D.?此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呼吸、心跳加快,代谢增强,机体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加
13.(2020·温岭模拟)科学中的这些“调节”,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使用显微镜时,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时,通过调节粗准焦螺旋来获得清晰的像
B.?正常人体中,血糖由于受到胰岛素等激素调节和神经系统调节而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C.?植物通过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的快慢,使植物体内始终保持着适量的水分
D.?肾脏对人体内的水和盐的浓度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从而维持人体内的水盐平衡
14.(2020·杭州模拟)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生命现象
原因分析
A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多
B
人的体温恒定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C
向光性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D
呆小症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A.?A???????????????????????????????????????????B.?B???????????????????????????????????????????C.?C???????????????????????????????????????????D.?D
15.(2020·滨江模拟)马拉松比赛是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竞技能力的比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听到裁判员指令后,立即起跑,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运动员的运动主要受大脑控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C.?运动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也参与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运动中,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和增加汗液分泌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二、填空题
16.(2020·嘉兴)老张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禁食
8
小时后抽血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饭后2小时又做了相同的检测。这主要是检测________的分泌是否正常,若该激素分泌不足,人会患________病。
17.(2019·台州)?
2014年,人工视网膜通过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
(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镜。
(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①传送画面数集影像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3)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________。
18.(2019·绍兴)夏至前后,杨梅成熟,杨梅园里杨梅挂满枝头,喜迎游客前来品尝采摘。
(1)杨梅树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经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中的________向上运输。

2)品尝杨梅时,游客感到口味鲜甜的过程为:味觉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
(3)患糖尿病的某游客过量食用杨梅后血糖含量明显升高,为降低血糖浓度需要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的原因是________。
19.(2018·杭州)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乙曲线
BC
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活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由是________。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______。
(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________。
20.(2018·湖州)智能机器人的诞生,为科学技术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我国的“探月”计划中,将由智能机器人完成着陆巡视勘察,以及月面取样返回工作。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包括4个部分:传感系统、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机器人本体传动装置和对外通讯系统。智能机器人的主要工作系统是仿照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的。
(1)勘察月球时,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________,即月坑。
(2)机器人中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________。
21.(2018·金华)在一个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如图)。将玻璃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数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1)该实验可以探究植物根的________性;
(2)放置湿棉花是考虑到种于萌发需要________。
22.(2020·上城模拟)?
2020年5月27日,由8名专家组成的中国团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珠峰常年积雪不化,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峰顶最低气温常年在-30°C至-40°C,这为登顶珠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积雪和大风严重阻碍了队员们的步伐,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这些能量由________作用产生
(2)在登山过程中,队员们手脚并用,心跳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快,这是人体________和激素共同调节的过程
(3)峰顶气温低,队员们的皮肤血管________,通过打寒颤来增加产热。同时寒冷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使胰岛素分泌________,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寒冷刺激。
23.(2020·平湖模拟)网红“捕蝇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本生长在养份比较贫瘠的湿地的。因它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且能分泌蜜汁,当有小虫闯入时,能快速将其夹住并消化吸收,所以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当有小虫闯入时,捕蝇草能快速产生捕食运动,这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1)下列现象中与捕蝇草感应性不属于同一类的是________。
A.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
B.植物的根都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
C.郁金香的花在温度高时开放,温度低时闭合
(2)捕蝇草能捕食昆虫并消化其养份,可把它归类为植物,这样归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24.(2020·玉环模拟)人体体温调节是个复杂的过程,在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中,①所示器官名称是________,效应器应是________。
25.(2019·宁波模拟)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如图为实验示意图。
(1)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________(填“纵”或“横”)向切割后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那么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
(2)实验结论是:生长素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
三、实验探究题
26.(2019·杭州)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蚪各15只分别放入1-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玻璃缸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连续投放7天)
第3天观察结果
第7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长情况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长情况
1
甲状腺激素6mg/天
15
26
均出现后肢
0
?
?
2
甲状腺激素2mg/天
15
26.5
均出现后肢
15
?
1只发育成10mm的青蛙,14只均出现前、后肢
3
甲状腺抑制剂30mg/天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21
均出现后肢
4
不加任何药剂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30
均出现后肢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________;
(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________;
(3)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________;
27.(2019·嘉兴)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1)Ⅰ.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a.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b.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________。
(2)Ⅱ.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的个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________(注: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n1~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数据关系为
________?,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28.(2018·台州)19世纪末,班廷在解剖尸体时,发现尸体的肢腺中布满了岛屿状的暗点,但在糖尿病人尸体胰腺里的暗点明显缩小。于是,他推测糖尿病可能与这些暗点的缩小有关。班廷取狗的胰腺切成碎片,研磨并加人生理盐水拌匀,制成提取液进行实验。
(1)若取10只患有糖尿病的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每只注射10毫升提取液;第二组每只应当注射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中岛屿状暗点分泌的________减少有关。
29.(2018·绍兴)胰岛素(成分是蛋白质)的发现和提取,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心血。
(1)1869年,朗格汉斯发现:胰腺分成两部分,除了分泌胰液的部分外,胰腺中还有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胰岛细胞是由于细胞分裂、生长和________形成的。
(2)因为胰岛素会在胰液中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以很难从胰腺中提取胰岛素。1920年。班廷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想法:如果将狗的胰导管结扎,一段时间后,狗的胰腺就会萎缩,胰腺中不再产生胰液,再设法从未萎缩的胰岛中分离出胰岛素.班廷的想法巧妙之处体现在________.
(3)1921年,在麦克劳德的生理实验室里,班廷先在狗的身上提取出了胰岛素,很快又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的新方法,产量明显提升。他在该环境下提取胰岛素的理由是________。
(4)用提取出的胰岛素在患糖尿病的狗及志愿者身上多次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胰岛素能够治疗糖尿病,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的功能。1923年,班廷和麦克劳德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0.(2018·湖州)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
??.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________.
(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________.
(4)预测实验结果(在如图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31.(2018·绍兴)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_______有关.
(2)拜尔的试验D中,推测几天以后胚芽鞘将________(选取向左弯曲,向右弯曲,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________。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___。
32.(2020·江干模拟)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为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选取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月季幼茎切成5cm的插条,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均匀分组,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沾蘸5s,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生根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激素浓度(umol/L)
0
1
5
10
50
100
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6
8
10
12
12
10
6
激素类似物乙各浓度下生根数
5.8
6..1
3.8
3
2
0.8
0.3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实验中用激素浓度为0来处理插条,其作用是________;
(2)表格中数据是否可以看出生长素类似物甲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效应具有促进和抑制生长的两重性?说出判断依据________;
(3)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________。
33.(2020·丽水模拟)某生物科技小组利用桂花枝条作为材料,试图找到某种植物激素(简称NAA)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于是设计如下实验:①配制一系列的NAA溶液,浓度分别为10、100、200、300、400、500(毫克/升),相应编号为A、B、C、D、E、F;②选用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的桂花枝条30根,随机平均分成6组;③将6组枝条分别浸泡在步骤①配置的NAA溶液中;④一段时间后,将上述6组枝条取出,然后分别扦插到相同条件的环境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⑤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并统计各组枝条生根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分析图示,可以得出NAA溶液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________组。
34.(2019·杭州模拟)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易形成糖尿病。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步骤: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
A.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
B.防止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试验
C.让两鼠重新发育胰岛,参照统一
D.破坏胰岛,让两鼠处于休眠状态,实验更准确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并写出你的改进措施:________。
四、解答题
35.(2020·台州)碰碰香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盆栽植物,因触碰后可散发出令人舒适的香气而得名,其香气具有提神醒脑、驱避蚊虫的作用。
(1)碰碰香受到外力触碰时会释放香味,这种现象属于植物的________性。
(2)在室内其他地方也能闻到碰碰香散发的香味,是因为________。
(3)碰碰香的香味物质中含量最多的是柠檬烯,其化学式为C10H16。计算:
①柠檬烯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柠檬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6.(2019·台州)体温恒定使哺乳动物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某科研小组对12只某种哺乳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状态(非运动、非进食)时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根据图像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该哺乳动物静止代谢率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呈现如图波动。(已知:该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机理与人体类似;动物的代谢率以每小时单位质量的耗氧量来表示,代谢率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
37.(2019·宁波)?
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当天宁波会拉响警报,以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
(1)某校为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进行了地震逃生演习。逃生演习时,高层的同学听到警报声后迅速躲到课桌底下,同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正确姿势如图所示)。同学做出的这些反应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其中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护人体的生命中枢—
________?。
(2)若我们掌握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可通过自救与互救来降低灾害风险。例如身上着火,可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压灭。这种灭火方式,利用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
38.(2018·温州)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A
3.【答案】
B
4.【答案】
A
5.【答案】
A
6.【答案】
B
7.【答案】
B
8.【答案】
A
9.【答案】
B
10.【答案】
D
11.【答案】
D
12.【答案】
B
13.【答案】
A
14.【答案】
B
15.【答案】
B
二、填空题
16.【答案】
胰岛素;糖尿
17.【答案】
(1)凸透(2)感受器(3)短(或“近”、“小”)
18.【答案】
(1)导管(2)大脑皮层中的味觉中枢(3)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消化,失去功效
19.【答案】
(1)食物中的输类消化成葡萄糖后,大量吸收进入血液;该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会使骨賠肌中的血流量增大.消化器官中的血流量相应减少
.从而影响胃肠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不同意
(3)甲是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含量难以快速下降
20.【答案】
(1)环形山(2)神经中枢
21.【答案】
(1)向地(或向)(2)适量的水
22.【答案】
(1)呼吸(2)神经(3)收缩;减少
23.【答案】
(1)A、B(2)它的细胞结构中含有叶绿体、细胞壁,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4.【答案】
皮肤;骨胳肌和肾上腺
25.【答案】
(1)纵;左侧细胞平均长度比右侧细胞长(2)促进
三、实验探究题
26.【答案】
(1)据此判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状况
(2)高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对蝌蚪有致死作用;低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3)甲状腺抑制剂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从而阻止蝌蚪发育成青蛙
27.【答案】
(1)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体长)是否有促进作用;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2)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n4>n1+n3-n2或(n4-n2)>(n1-n2)+(n3-n2)
28.【答案】
(1)10毫升生理盐水(2)胰岛素
29.【答案】
(1)分化(2)可以很好地避免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分解胰岛素
(3)酸性和低温的环境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4)调节血糖浓度
30.【答案】
(1)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2)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
(3)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4)
31.【答案】
(1)胚芽鞘尖端/尖端(2)向左弯曲(3)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出尽胚芽鞘的生长/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
质与胚芽鞘的生长有关(4)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去尖端胚芽鞘的一侧进行实验
32.【答案】
(1)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对照(2)不能,表格中可以看出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生长,无法看出高浓度抑制生长(3)低
33.【答案】
(1)NAA(或植物激素)浓度(2)D
34.【答案】
(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2)B(3)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4)每组仅用一只鼠做实验,应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
四、解答题
5.【答案】
(1)应激性(或“感应性”、“感触性”)(2)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或“扩散”)
(3)15: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88.2%
36.【答案】
满分示例:①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哺乳动物的散热速度和方式,为保持体温恒定,哺乳动物可通过调节代谢率以改变产热;②当环境温度低于28℃时,温度越低,散热越快,该哺乳动物以提高代谢率,增强呼吸作用,来增加产热;③当环境温度在28~35℃时,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较接近,通过其他方式调节散热速度即可维持体温恒定,因此产热少且稳定,代谢率低且基本不变;④当环境温度高于35℃(即高于体表温度)后,温度越高,汗液蒸发散热加剧,生命活动旺盛,耗氧增加,代谢加快;因代谢加快所增加的产热少于汗液散热,因此总产热与总散热依然能保持平衡。
37.【答案】
(1)条件;脑干(2)使可燃物隔绝助燃物
38.【答案】
在35℃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更大。因为气温为25℃时,人体主要靠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体温,散热快慢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差,所以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不大。气温为35℃时,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相对湿度越大,汗液蒸发越困难,导致人体散热越困难,所以觉得更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