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 同步练习课件(共4份,可编辑)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 同步练习课件(共4份,可编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7 09:46:09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本章整合
2
3
4
5
6
7
1
1.(2018·广西梧州中考)实验时,老师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同学们能够闻到酒精的气味,此现象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打开酒精瓶的瓶塞,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所以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这种现象说明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
关闭
C
2
3
4
5
6
7
1
2.(2017·广东广州中考)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B
2
3
4
5
6
7
1
解析: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乙、丙吸热相同,升高温度相同,质量不同,根据Q=cmΔt可知,比热容不同,故A错误;甲、乙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甲吸热多,根据Q=cmΔt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故B正确;由题图可知,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3
000
J的热量,故C错误;物体的温度都升高和降低1
℃,吸热和放热的情况是相同的,故甲、乙都降低1
℃,甲比乙放出的热量多,故D错误。
2
3
4
5
6
7
1
3.(2018·宁夏中考)刚泡出的新茶能够散发出一股
清香,这是    现象;端着茶杯的手感觉很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解析:茶水散发出清香,说明茶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用热水泡茶时,手会从茶杯处吸热,温度会升高,所以端着茶杯的手感觉很热,其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答案:扩散 热传递
2
3
4
5
6
7
1
4.(2018·广西百色中考)小明走进正在使用电蚊香的房间,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这是    现象;如图所示,把两块表面刮净的铅压紧,它们能结合在一起,甚至还能吊起一个大钩码,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
解析:走进正在使用电蚊香的房间,会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把两块表面刮净的铅压紧,它们能结合在一起,甚至还能吊起一个大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扩散 引力
2
3
4
5
6
7
1
5.(2017·吉林中考)地表温泉水降温较慢,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人们泡温泉时身体会变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的缘故。?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比热容和改变内能的方法。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相同条件下,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泡温泉时,身体从外界吸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
答案
解析
关闭
比热容 热传递
2
3
4
5
6
7
1
6.(2017·吉林长春中考)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    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知识。汽车发动机是用水作冷却剂的,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性质,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与温度变化和质量等无关,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的半杯水的比热容不变。
答案
解析
关闭
大 不变
2
3
4
5
6
7
1
7.(2017·广西中考)在海滩上进行“沙疗”时,把人体埋在沙子里,沙子放出热量,人体吸收热量后体温升高,内能    ,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10
kg的沙子温度降低1
℃放出的热量是      
J。[已知c沙=0.92×103
J/(kg·℃)]?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公式Q放=cmΔt的应用。人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人体的内能;沙子放出的热量为Q放=c沙mΔt=0.92×103
J/(kg·℃)×10
kg×1
℃=9.2×103
J。
答案
解析
关闭
增大 热传递 9.2×103(共10张PPT)
第3节 比热容
目标导引
思维导图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解释自然现象。
4.会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加热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加热水的时间比加热食用油的时间    。 ?
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   、升高的温度  
时,
             。?
二、物质的比热容
1.概念:在物理学中,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所吸收(或放出)的    与其     和       的乘积    ,叫作这种物质的      。?
2.符号:c
3.单位: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4.物理意义: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即不同物质的         有差别,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

相等
相同
吸收的热量不同
热量
质量
变化的温度
之比
比热容
J/(kg·℃)
吸、放热的情况
比热容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三、热量的计算
1.吸热的计算公式:Q吸=      。?
2.放热的计算公式:Q放=      。?
3.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
cm(t-t0)
cm(t0-t)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的概念,是为了比较(  )
A.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
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吸收不同的热量,升高温度不同
C.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
D.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温度不同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比热容反映物质的吸热情况,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在比较物质的吸热情况时,应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物质的种类。选项A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
关闭
A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
B.只要升高相同温度,比热容小的物体一定比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少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D.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故A正确;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除了与温度升高多少、比热容有关外,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本身有关,与温度的变化、质量的大小无关,故C、D错误。
A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下列情况中,比热容发生变化的是(  )
A.水温从80
℃升高到90

B.把圆柱铁条拉成细铁丝
C.砖块的体积减小一半
D.水结成冰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和温度等因素无关,与物质的状态和种类有关。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
关闭
D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4.一块铁由10
℃上升到50
℃吸收的热量为Q1,由100
℃降至50
℃放出的热量为Q2,则(  )
A.Q1>Q2
B.Q1=Q2
C.Q1D.无法比较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由公式Q=cmΔt可知,在物质的比热容、质量相同时,温度变化量越大,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故选项C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C
热量的计算
根据物质比热容的定义可得到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比热容,Δt表示温度的变化值,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升温吸热过程可表示为Q吸=cm(t-t0);降温放热过程可表示为Q放=cm(t0-t)。(其中t0表示初温,t表示末温)
【例题】
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50
kg、温度为20
℃的水,如果水温上升到60
℃,需要吸收    J的热量。若同样多的热量让等质量的沙石吸收,沙石升高的温度比水升高的温度多,这是因为水的    比沙石的大。[c水=4.2×103
J/(kg·℃)]?
点拨: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2)公式书写时统一使用国际单位;(3)升高、升高了或降低、降低了都是表示温度的变化,即Δt,升高到(或降低到)表示的是物体的末温。物体吸热升温时,Δt是末温与初温之差;物体放热降温时,Δt是初温与末温之差。
解析:水温升高到6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Q吸=c水mΔt=4.2×103
J/(kg·℃)×50
kg×(60
℃-20
℃)=8.4×106
J;如果同样质量的沙石吸收同样的热量,沙石升高的温度要比水升高的温度多,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
答案:8.4×106 比热容(共16张PPT)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目标导引
思维导图
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3.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物质的构成
分子
原子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分子热运动
空隙
气体
扩散
液体
扩散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固体
扩散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热水

冷水

温度
热运动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对于飘在空中的尘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大
B.它包含有几个分子
C.一个尘埃就是一个分子
D.它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答案
答案
关闭
D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扩散现象(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
D.可以发生在任何相互接触的不同物体之间
答案
答案
关闭
D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D.铁块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不是分子发生变化,故选项A错误;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分子之间的间隔会变小,故选项B正确;水加糖变甜是因为蔗糖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水分子之间了,故选项C正确;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选项D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A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4.泡茶时,将开水冲入放有茶叶的茶壶中,过一会儿,水中便会呈现出茶色并可闻到茶香,这是    现象。水温度越高,水中茶色就越容易变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越剧烈,    现象越明显。?
答案
答案
关闭
扩散 分子运动 扩散
正确理解扩散现象
1.扩散发生的条件: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2.扩散产生的原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隙。
3.扩散的结果:两种物质彼此进入对方。
4.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低,扩散越慢。
5.分子的热运动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却不容易显示出来,而易于被人们观察到的扩散现象正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
6.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
【例题】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
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
C.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超标形成雾霾
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
点拨:判断现象中的研究对象是分子还是宏观物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析:碟子里的酒精蒸发变少,是酒精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选项A符合题意;尘土、很多细颗粒物的运动都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选项B、C不符合题意;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A(共14张PPT)
第2节 内能
目标导引
思维导图
1.会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内能
运动的足球具有   ?
运动的分子也具有   
 ?
动能
动能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弹簧形变时具有   ?
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也具有   ?
冰块很冷、铁水很热,它们都具有   ?
势能
势能
内能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结论:分子具有   和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统称为   ,一切物体不论        都具有   。?
动能
势能
内能
温度高低
内能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做功
增加
减少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物体的内能是指(  )
A.物体中个别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
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
C.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物体内分子定向移动所具有的能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所具有的能。对于个别分子谈不上内能,选项A错误;分子动能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而不是定向移动所具有的能,更不是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选项B、D错误,选项C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C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甲、乙两杯水温度分别为40
℃、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用酒精灯加热使杯中水的温度升高,这是用酒精灯给水传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使水温升高,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内能的大小除了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外,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甲、乙两杯水质量关系未知,故内能关系不能确定,故B错误;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缓,水的内能一定减小,故C正确;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乙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甲杯中的剧烈,故D错误。故选C。
C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的改变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
B.同一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也增加
C.内能可以通过做功转变为机械能
D.热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C
解析: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可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也可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以选项A错误;同一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不一定增加,机械能和内能之间没有关系,故选项B错误;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内能多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选项D错误;内能可以通过做功转变为机械能,例如盖紧的暖瓶塞有时会跳起,所以选项C正确。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4.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手常常会感到冷。为了使自己的手更暖和些,小丽采用了向手哈气的方式取暖,小亮采用了双手对搓的方式取暖,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小丽和小亮改变手的内能的途径分别是(  )
A.做功、做功
B.做功、热传递
C.热传递、热传递
D.热传递、做功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本题中小丽采用哈气的方法取暖,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小亮采用双手摩擦的方法使自己的双手更暖和,这是采用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即选项D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
温度、内能与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例题】
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点拨:机械能与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如运动速度、举起的高度和形变程度等,而内能与物体内部的分子多少、分子运动快慢以及分子间的作用力等有关。
解析: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所以任何时候物体的内能都不为零,故选项A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选项B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故选项C正确;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故选项D错误。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