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同步练习课件(共6份,可编辑)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同步练习课件(共6份,可编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7 09:47:58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目标导引
思维导图
1.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了解生活中一些用电器的工作电流。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并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能认识电流表的量程,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电流的强弱
1.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是     ,通常用字母  表示。?
2.1
A=   
mA=   
μA。?
3.常见的电流
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   
约100
μA
半导体收音机电源的电流
约50
mA
手电筒中的电流
约  
mA?
家庭节能灯中的电流
约0.1
A
家用电冰箱的电流
约  
A?
家用空调器的电流
约  
A?
雷电电流
可达2×105
A
电流
I
103
106
200
1
5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电流的测量
1.测量工具
测量电路中电流的仪器叫      。?
2.电流表的使用
(1)必须将电流表和被测的用电器   联。?
(2)必须让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
(3)必须正确选择电流表的     。?
(4)不允许把电流表        电源的两极上。?
3.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电流表的    。?
(2)确定电流表的      。?
(3)接通电路后,看 
。?
电流表

“+”
“-”
量程
直接连到
量程
分度值
表针总共偏过了多少个小格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下列各用电器中,工作电流为0.1
mA的用电器可能是(  )
A.半导体收音机   
B.60
W的普通照明灯泡
C.家用电冰箱
D.液晶显示的电子计算器
答案
答案
关闭
D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小强估计被测电流约为1
A,现有量程分别为0~0.6
A、0~3
A和0~15
A三个电流表,他应选择的电流表的量程是(  )
A.0~0.6
A
B.0~3
A
C.0~15
A
D.都可以
答案
答案
关闭
B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某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时,用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接线柱,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选电流表的量程为0.6~3
A
B.所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
C.所选电流表的量程为0~3
A
D.不能用来测量电流,谈不上量程
答案
答案
关闭
D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4.如图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  )
A.0.46
A
B.0.52
A
C.2.46
A
D.2.6
A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电流表的量程选用0~0.6
A,分度值为0.02
A,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52
A,选项B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B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电流表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在使用时一定要按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否则容易损坏。电流表的使用可以简单概括为“用前三看,用时两要两不要,读数两看清”。
(1)“用前三看”,即使用电流表前首先看指针是否指在刻度盘的零刻度线处,否则要校零;同时要看量程和分度值。
(2)“用时两要两不要”,即要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要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要超量程,不要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3)“读数两看清”是指读数时要看清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例题】
要用电流表测量灯泡L1中的电流,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接法正确的是(  )
解析:判断电路图中的电流表连接是否正确,首先要观察电流表是否与待测电流的电路或导体串联;其次,分析“+”“-”接线柱连接是否正确。A图中,电流表接在干路中,测量的不是通过L1的电流。B图中电流表的“+”“-”接线柱线头接错了,不是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这样接线易使电流表损坏,所以B图不正确。D图中,电流表和L1、L2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了,造成短路,这样电流表易烧坏,所以D图不正确。
答案:C(共12张PPT)
本章整合
2
3
4
5
6
7
1
1.(2018·上海中考)在原子中,带负电的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由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
关闭
C
2
3
4
5
6
7
1
2.(2018·广西贺州中考改编)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三个仪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三个仪表最好用(  )
A.型号不同、相同量程的电流表
B.型号相同、相同量程的电流表
C.型号不同、不同量程的电流表
D.型号相同、不同量程的电流表
B
2
3
4
5
6
7
1
解析: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实验中,要测出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所以应选用电流表,故A、C错误。因为不同量程的电流表的分度值不同,准确程度不同,并且不同型号的电流表的灵敏度也不一定相同,所以为了使测量更准确,测A、B、C处电流时最好选用型号和量程相同的电流表,故B正确,D错误。
2
3
4
5
6
7
1
3.(2018·江苏镇江中考)小明设计了一种停车位是否被占用的模拟提醒装置:用指示灯L发光的亮和暗分别表示车位被占用和未被占用,车位被占用时控制开关S闭合,下列能实现此功能的电路是(  )
A
2
3
4
5
6
7
1
解析:由题知,车位被占用时控制开关S闭合,此时指示灯L发光较亮;车位未被占用时开关S断开,指示灯L发光较暗。由题图A知,当开关S闭合时,R被短路,只有L接入电路,L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指示灯发光较亮;开关S断开时,L与R串联,总电阻较大,电流较小,指示灯发光较暗,故A符合题意。由题图B知,当开关S闭合时,L被短路,指示灯不会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由题图C知,当开关S闭合时,L与R串联,灯的亮度较暗;开关S断开时,灯泡不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由题图D知,L与R并联,当开关S闭合或断开,L始终接入电路中,L两端的电压始终为电源电压,则灯泡发光的亮度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2
3
4
5
6
7
1
4.(2017·河南中考)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
C.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
解析: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摩擦起电现象,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物体在相互摩擦过程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从而使物体带上了电荷,故A错误;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荷,故B错误;由于电荷的转移,与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上负电荷,故C错误;负电荷经由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棒转移到金属箔上,两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D正确。
D
2
3
4
5
6
7
1
5.(多选)(2016·四川宜宾中考)下图是兴趣小组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物图,实验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先闭合开关S,则(  )
A.甲表有示数,乙表没有示数
B.再闭合开关S1,甲表示数大于乙表示数
C.再闭合开关S1,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不变
D.再闭合开关S1,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变小
AB
2
3
4
5
6
7
1
解析:先闭合开关S,电流从正极出发经开关S、甲电流表、灯泡L1回负极,电流表甲测L1的电流,则甲表有示数,乙表无电流经过,故没有示数;再闭合S1,两灯泡并联,电流表甲测干路电流,电流表乙测L2支路电流,电流表甲示数变大,甲表示数大于乙表示数,因为S1断开时乙表的示数为0,再S1闭合时,乙表有示数,因此这个过程乙表的示数变大。故A、B正确,C、D错误。
2
3
4
5
6
7
1
6.(2017·吉林中考)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它们的连接方式是    联;过一会儿发现有一个小灯泡熄灭,而电能,楼道中的照明灯只有同时满足“天黑和有人路过楼道”时,才会自动亮。为满足用户要求,小强设计出了楼道照明灯的“智能控制电电流表的示数不变,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
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电路和电路故障的判断。题图中小灯泡L1和L2分别连接在两条支路上,互不影响,是并联的;电流表示数不变说明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不变,则故障是L2断路(或L2支路中的某处断路)。
答案:并 L2断路(或L2支路中某处断路)
2
3
4
5
6
7
1
7.(2016·山东菏泽中考)为节省路”,控制电路由“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组成,完成下面电路的连接。
答案:设计电路如图所示(共17张PPT)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目标导引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感受和领悟人们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推理方法。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知道原子及其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
5.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
吸引
吸引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吸引
吸引轻小物体
带了电
电荷
带电体
摩擦起电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互相
排斥
丝绸
玻璃棒
同种
相互排斥
相互
排斥
毛皮
橡胶棒
同种
相互排斥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相互
吸引
丝绸
玻璃棒
毛皮
橡胶棒
不一样的
异种
相互吸引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电荷量
(1)定义: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
(2)符号:Q
(3)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4.验电器
       是利用
         的原理来检验物体        的?
验电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是否带电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原子的结构与元电荷
1.原子结构
原子由    和       组成,其中原子核带   电,电子带     电。?
2.电子所带电荷量为        。?
三、导体与绝缘体
1.不同物质的         ,如铁和铜,导电性能   ,是   ;如橡皮,电流几乎   通过,是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是半导体。?
2.金属这样的导体内部有大量  
     ?(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自由电荷是阴、阳离子),所以          ;绝缘体中几乎   自由电荷,所以     导电。?
原子核
核外电子


1.6×10-19
C
导电能力不同
较好
导体
不能
绝缘体
自由电子
导电性能良好
没有
不容易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如图所示,氢原子各种模型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
答案
关闭
A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用梳子梳头发时,会看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
B.沾有胶水的笔盖把纸吸起来
C.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引了许多灰尘
D.晚上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甚至能看见火花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头发被梳子吸起来是因为梳子带上了电,而梳子带电是因为与头发摩擦。沾有胶水的笔盖把纸吸起来,是利用了胶水的黏性。毛刷吸引了灰尘,说明毛刷带了电,毛刷带电是因为毛刷与毛料衣服摩擦。脱毛衣时听到“噼啪”声,甚至能看见火花,说明毛衣带了电,毛衣带电是因为毛衣与皮肤或其他衣物发生了摩擦。
答案
解析
关闭
B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小明把以下物品分成两类: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皮擦、油。他分类的依据是(  )
A.固体和液体     
B.导体和绝缘体
C.金属和非金属
D.晶体和非晶体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皮擦、油。这两类第一类属于导体,第二类属于绝缘体,故选项B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B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4.右图中的仪器叫      ,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两金属箔片上,两箔片就张开,则两箔片上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带上等量同种电荷时,由于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的角度。
答案
解析
关闭
验电器 同种
摩擦起电的原因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的时候,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所以,当丝绸跟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带正电荷,是因为玻璃棒失去了电子;而丝绸带负电荷,是因为丝绸得到了电子。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量是保持不变的,即电荷是守恒的。在转移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可见,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例题】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说明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玻璃棒上
B.橡胶棒与其他物体摩擦后,橡胶棒一定带负电
C.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则毛皮一定带正电
D.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仍不带电,说明这两个物体没有电荷
解析:摩擦起电是带负电的电子转移的结果。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弱,它的电子转移到了丝绸上,所以选项A错误;橡胶棒与其他物体摩擦,如果物体的原子核比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则橡胶棒就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也就是说橡胶棒带何种电荷,取决于和它摩擦的物体的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强弱,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带负电荷,所以选项B错误;由于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一个得到电子,一个失去电子,所以它们带等量异种电荷,因而选项C正确;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不带电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相同,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并不是没有电荷,所以选项D错误。
答案:C(共11张PPT)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目标导引
思维导图
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4.能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电流
1.电荷的       形成电流。?
2.物理学里,把      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按照这个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     经过用电器流向电源     的。?
二、电路的构成
1.电流流过的     叫电路。?
2.电路一般由     、      、     、
     组成。?
3.电路中有     ,开关     才有电流。?
三、电路图
电路图:利用统一规定的符号,就可以把复杂的实物电路简单化,用        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作    。?
定向移动
正电荷
正极
负极
路径
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电源
闭合
规定的符号
电路图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四、通路 断路 短路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正电荷的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只有自由电子的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D.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移动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还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移动,但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用电器、开关、导线等流回电源的负极。
答案
解析
关闭
C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电路如图所示,用导线连接下列两点后,会导致电路短路的是(  )
A.a、c
B.b、c
C.b、d
D.d、e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短路是指不经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所以用导线一端接a、b、c三点的其中一点,另一端接d、e两点的其中一点,都会导致短路,故选项C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C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把电路各部分与对应的作用连起来。
①用电器
A.持续供电
②导线
B.利用电流进行工作
③开关
C.起连接作用
④电源
D.连通或切断电路
答案
答案
关闭
①—B ②—C ③—D ④—A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4.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与定值电阻    联。闭合开关,发光二极管能发光;若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后,闭合开关,发光二极管
    (选填“仍能”或“不能”)发光。?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解析:本题考查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由题图知发光二极管与定值电阻首尾依次相连,是串联;闭合开关,发光二极管能发光,把电源正负极对调后再接入电路,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开关闭合后二极管不发光。
答案:串 不能
电路图的画法
画电路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电路的元件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不能自造符号;②所画元件的次序要跟实物图对应,符号中开关的状态要注意与实物一致;③要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尽可能让这些元件符号均匀地分布在电路图中,使所画的电路图清晰美观;④导线要画成横平竖直、转弯处要画成直角,元件符号不能画在拐角处;⑤电路图最好画成长方形、有角有棱、大小比例适当。
【例题】
与下图所示的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是(  )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电路图与实物图的对应关系,解答此题时要仔细分析电路图与实物图,保证实物图与电路图一致,可以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的方向,一一对应电路图与实物图的元件。
解析:从实物图可以看出,两灯是依次连接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与此相同的电路图只有A。
答案:A(共15张PPT)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目标导引
思维导图
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
2.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3.尝试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按要求设计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串联和并联
两只小灯泡逐个   地连接在一起,它们        电的通道中。?
两只小灯泡   连接,并且   与电源、开关构成一个电的通道。?
顺次
同在一个
并列
分别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结论:两只小灯泡   连接叫作   ,像这样由用电器
   组成的电路叫作       ;两只小灯泡   连接叫作   ,像这样由用电器   组成的电路叫作        。?
依次
串联
串联
串联电路
并列
并联
并联
并联电路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
(1)串联电路为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           。
(2)并联电路为用电器        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有   。?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中,开关不论安装在什么位置,它都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若一个用电器损坏(或卸掉),另一个用电器也不能工作,即串联电路中的             。?
(2)并联电路中,   上的开关控制        的通断,
   上的开关只控制这个   上的通断,若一个用电器损坏(或卸掉),另一个用电器仍能工作,即并联电路中的           。?
首尾相连无分支
并列连接
分支
用电器相互影响
干路
整个电路
支路
支路
用电器互不影响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三、生活中的电路
       和       是最     的电路,
    电路都由   电路组成。?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基本
实际生活
基本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小亮设计的一个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  )
A.只有灯L1亮
B.只有灯L2亮
C.灯L1、L2都不亮
D.灯L1、L2都亮
答案
答案
关闭
D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关于马路上路灯的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串联,否则不会同时亮同时灭
B.一定是并联,否则一盏灯坏了,其他灯也不亮
C.用一个总开关控制这些灯,串并联都可以
D.看不见电线连接情况,无法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
答案
答案
关闭
B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由右图知:灯泡L1和L2   联。闭合开关,灯泡L1 
   ,灯泡L2   。灯泡L1的灯丝断了,闭合开关,灯泡L2   (第二、三、四空均选填“发光”或“不发光”)。?
答案
答案
关闭
串 发光 发光 不发光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4.右图为某宾馆的房卡。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能有电。房卡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填电路元件)接在干路上;房间里有电灯、电视等用电器,它们是    联的。?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当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能有电,说明房卡的作用相当于开关接在干路上;房间里的电灯、电视等用电器是并联的。
答案
解析
关闭
开关 并
串联和并联的识别
电路的识别,要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
(1)定义法:根据串联和并联的定义,观察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进行判断。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用电器并列连接的是并联。定义法在判断实物电路的连接时用得较多。
(2)电流法: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电流的路径一直追寻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即为串联;电流在某处分支,然后又在另一处汇合的是并联。电流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电流的路径来区分,看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
(3)开路法:通过观察电路中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来判断。假设其中的一个用电器断开,看另一个用电器是否还能工作,若仍能工作,则为并联,否则,则为串联。开路法是识别复杂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
(4)节点法: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节点法主要用在识别不规范的电路过程中,效果很好。
【例题1】
如图所示,下列电路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
解析:本题可采用电流法来识别。所谓“电流法”就是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电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这些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就是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上有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这些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就是并联。由此可判断出选项B为串联电路,其余都为并联电路。
答案:B
【例题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灯L1和L2是    联的。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灯L1和L2是    联的。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会发生    。当闭合S1和S2,断开S3时,灯   不亮。?
解析:当开关S1和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在遇到L1之前就出现了分支,一支经灯L1到S1,另一支经S3到达灯L2,然后一起汇合到电源负极,因此L1和L2并联;当开关S1和S3断开,S2闭合时,电路中的电流中只有一条路径:电源正极→L1→S2→L2→电源负极,故此时L1和L2串联;当开关S1、S2、S3同时闭合时,电流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会发生短路;当闭合开关S1和S2,断开S3时,灯L2被开关S1短路,故L2不会亮。
答案:并 串 短路 L2(共13张PPT)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目标导引
思维导图
1.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步骤、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
3.会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结论:串联电路中   的电流是
   的,即      =…=In。?
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   各并联支路中的电流   ,即     。?
各处
相等
I1=I2=I3
等于
之和
I=I1+I2
1
2
3
4
5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6
1.10个小灯泡串联在一起,已知某处电路的电流是100
mA,则通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是(  )
A.0.1
mA B.10
mA C.0.1
A D.1
000
mA
答案
答案
关闭
C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L1、L2、L3三灯串联在电路中,通电后发现L1最亮,L2较亮,L3较暗,则三灯中的电流(  )
A.I1最大     
B.I2最大
C.I3最大  
D.一样大
答案
答案
关闭
D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IC等于IA和IB之和
B.IA可能等于IC
C.IA可能等于IB
D.IB一定小于IC
答案
答案
关闭
B
1
2
3
4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4.如图所示,电流表A3的读数是0.52
A,电流表A2的读数是
0.24
A,则电流表
A1的读数可能是    。?
答案
答案
关闭
0.28
A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猜想:①由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能像水渠中的水流一样,A、B、C三处的电流大小相同。②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从电流的流向看,A点的电流可能最大,B点的电流小一些,C点的电流最小。
2.探究方案:根据上图所示,连接好实物电路,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
3.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例题1】
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
(1)电流表A2的读数是    。?
(2)该同学发现电流表A1指针偏转较电流表A2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
解析:(1)从电流表示数可以读出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
A;(2)两只电流表指针的偏转程度不同,是由于两电流表所用量程不同所致,示数仍是一样的。
答案:(1)0.4
A (2)电流表A1和A2选用的量程不同。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1.猜想:用水流来作类比,提出猜想。①I=I1+I2;②I1=I2;③I1≠I2;I表示干路中的电流,I1、I2表示两支路中的电流。
2.探究方案:如图所示,分别把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并联接入电路中L1、L2所在的位置。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相对应的干路的电流I及两个支路电流Ib、Ic。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大小不一定相同,但所有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中的总电流。
【例题2】
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小岩所在的实验小组选用了两个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按右图所示的电路进行了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小岩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都相等;②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为I干路=nI支路。(n为支路条数)
(1)对于小岩得出的结论,你有何看法?
(2)你认为小岩所在小组的实验过程应该怎样改进?
解析:(1)从实验过程看,小岩所在实验小组用两个相同的灯泡做实验,并且仅根据一次实验数据就得出了结论,因而结论可能具有特殊性、偶然性。(2)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还需要多次换用规格不同的两个灯泡,重复以上步骤,获得多组实验数据,看是否总是能够得到相同的结论,以便能够得到普遍性的结论。
答案:(1)小岩的结论不可靠,不具备普遍性。(2)小岩的实验小组还应该多次换用规格不同的两个灯泡,重复以上步骤,获得多组实验数据,以避免实验结论的特殊性、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