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17秋)科学三上 第五单元 小小建筑师 单元回顾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任务单+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2017秋)科学三上 第五单元 小小建筑师 单元回顾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任务单+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16 10:48:47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第五单元回顾》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
7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第五单元回顾》
教科书
书名:
科学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
7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梳理贯通所学建筑单元的知识,梳理本册教学内容。
科学探究:
能将有关建筑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
能在科学探究中如实描述实验结果。能客观地评价自我,完成学习评价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知道建筑发展与人类的智慧和创新是离不开的。
教学重点:
利用单元页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
利用单元页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科学概念。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一、谈话导入
谈论: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完成了《小小建筑师》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准备出活动手册和相关的记录单,让我们一起梳理整个单元科学知识,并且回顾探究过程吧。
6分钟
二、交流分享有关科学知识方面的收获
(一)交流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围绕身边最常见的“建筑”话题展开了探讨,同学们,请你边回顾边总结,关于“建筑”,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你能够准确、完整地描述一下你们的收获吗?
(二)学生分享交流
(三)小结
我们学习了如何区分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发现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左右对称的物体更稳定。通过测试,我们发现空心圆柱结构和拱形结构的承受力都是最大的,并且掌握了完成技术工程项目时的流程,像一个小建筑师一样,有序、有目的、有规划地完成自己的项目设计。
4分钟
三、交流分享有关科学探究方面的收获
(一)谈话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的这些科学知识都是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的,我们一起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你在科学探究方面都有哪些收获和心得呢?
(二)学生交流分享
(三)小结
我们在进行初步科学探究活动时,可以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的方式来认识事物,在进一步探究问题时,可以通过做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困惑,在完成技术工程项目时,大家像小建筑师一样学会按照流程,有序地完成工程项目。这些都是我们在探究问题时常常运用到的探究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再次运用这些探究方法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2分钟
四、交流科学态度方面的收获
(一)交流
在本单元的合作交流活动中,你还有哪些感受和收获呢?
(二)学生交流分享
(三)小结
一个人的想法和行动都是有限的,但是学会交流与合作能让集聚更多智慧,做起事来事半功倍。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感受到了创新意识对于我们生活的有着重要影响。屏幕前的同学们一定记得我们通过观看建筑材料发展史,了解了建筑材料的创新过程,通过认识榫卯结构,了解到了建筑结构中的创新,我们学习巧匠鲁班的故事看到了工具的创新过程。在这些有趣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逐步了解了关于建筑的科技发展史。希望同学们也在未来继续关注科技的发展。
2分钟
五、学期评价
(一)谈话
最后,我们要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上的学习评价表,在科学知识一栏中,你是否能清晰、全面地说出每节课的知识点呢?“能”就给自己涂亮三颗星,说明你真的很棒!“能说出但是不够全面”也没有关系,给自己涂亮两颗星吧,你们还需要继续加油哦!在科学实践能力一栏中,你能否对能否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呢?同样,给自己的探究能力进行公正的打分;在科学态度一栏,你能否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呢?按照不同等级给自己涂亮星星吧!屏幕前的同学们,时常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有效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课程就上到这里啦!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第五单元回顾》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
7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梳理贯通所学建筑单元的知识,梳理本册教学内容。
科学探究:
能将有关建筑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
能在科学探究中如实描述实验结果。能客观地评价自我,完成学习评价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知道建筑发展与人类的智慧和创新是离不开的。
课前学习任务
回顾记录单,梳理本单元所学内容。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边梳理所学内容,边绘制思维导图。
【学习任务二】
完成活动手册23页学习性评价表的填写。
推荐的学习资源
无(共26张PPT)
第五单元回顾
建筑
土楼
故宫
长城
赵州桥
广州塔
天然材料就是指未经过处理或只是简单处理的材料。而人工材料就是指将天然材料经过复杂的人为加工或合成后才能使用的材料。
我知道了
材料
天然材料
人工材料
人为加工
我知道了
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最好。
我知道了
通过对比两组建筑物发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且左右对称的物体更具有稳定性。
我知道了
我知道了
材料
天然材料
人工材料
人为加工
结构
稳定性
空心圆柱相比空心的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来说,承受力最大。
我知道了
通过测试我们得出,拱形结构承受力最大。
我知道了
我知道了
材料
天然材料
人工材料
人为加工
结构
稳定性
承受力
我知道要按照技术工程的流程做事,首先根据人们的需求,设计建筑模型,然后按照设计图搭建模型,最后在测试中发现问题,评估后改进建筑模型。
我知道了
需求
设计
制作
评估
我知道了
材料
天然材料
人工材料
人为加工
结构
稳定性
承受力
技术工程流程
需求
设计
制作
评估
我会做了
我学会了用观察的方法识别常见的建筑材料,对于不熟悉的材料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认识它们。
我会做了
我能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测试不同形状结构的稳定性,我还能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测试上轻下重的物体更具有稳定性。
我会做了
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定性
我会做了
我能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测试空心立柱的承受力最大,还能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测试出拱形结构承受力最大。
比较不同结构的承受力
我会做了
我们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设计一个符合需求的建筑物模型,按照技术工程流程做事。
我会做了
观察法
查阅资料
对比实验
技术工程
我感受了
我感受了
我感受到了小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发现每个人思考的角度不同,交流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认识,设计出更好的方案。
我感受了
在完成建筑模型时,小组合作商讨出方案,然后合理分工,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我感受了
小组合作意识
小组交流讨论
我感受了
不同小组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材料,设计出不同结构的建筑模型,我感受到了具有创新意识十分重要。
创意桥梁
我感受了
小组合作意识
小组交流讨论
勇于创新发明
关注科技发展
建筑
单元

科学知识
科学实践能力
科学态度
第一单元
食物与消化
多种多样的食物
食物的营养
食物的消化
饮食与健康
第二单元
溶解于分离
5.
盐和糖的溶解
6.
把盐析出来
7.
把它们分离
第三单元
家庭用电
8.
手电筒的秘密
9.
开关
10.
电路出了什么故障
11.
电与我们
第四单元
我们的呼吸
12.
呼吸与空气
13.
呼吸器官
14.
保护呼吸器官
第五单元
小小建筑师
15.
建筑中的材料
16.
建筑中的结构
17.
设计制作建筑模型
优秀
良好
合格
学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