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单元整合
一、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一次: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主张:提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第三次: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以宣传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爱国知识分子等积极参与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由青年学生发动,无产阶级在这次运动中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并开始得到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各地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2
3
4
5
6
1
1.(2018山东烟台中考)“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新文化运动。
答案
解析
关闭
A
2
3
4
5
6
1
答案
答案
关闭
D
2.(2018河南中考)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2
3
4
5
6
1
3.(2018河南中考)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根据题干中“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可知李大钊主张在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革命。
答案
解析
关闭
B
2
3
4
5
6
1
4.(2018山东潍坊中考)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传。主要是因为( )
A.辛亥革命发生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十月革命影响
D.学生爱国运动高涨
C
解析:由题干材料“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颂扬十月革命,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故选C项。
2
3
4
5
6
1
5.(2017重庆中考B)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 )
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
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解题关键是分析理解题干中的信息,“中国外交失败”是导火线,“北京”是地点,“学生”是主力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是主张,由此判断这场运动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故B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B
2
3
4
5
6
1
6.(2017湖北随州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
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说说上述事件发生的背景。
(2)从材料中归纳能够反映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屈辱外交的具体史
实。
(3)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2
3
4
5
6
1
参考答案:(1)背景: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无理地将战前德国强占的山东特权转给日本(或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举行游行示威,高举旗帜(口号);学生罢课,工厂罢工,商人罢市,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示例:关心时事和国际局势;爱国有情,敢担当,贵行动;勇于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坚决捍卫国家民族权益和国际正义;把发扬爱国精神与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从自身做起,立志报效祖国;坚持学习理论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知识分子要走与工农群众和社会各界人民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等。(共11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目标导引
思维导图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和阵地。
2.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 意识,培养国民的 ,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标志: 年, 在上海创办《 》,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阵地:《 》和 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4.代表人物: 、 、 等。?
伦理道德
独立人格
1915
陈独秀
青年杂志
新青年
北京大学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1)抨击 和 ,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 》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2)提倡 与 。 与 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3) 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旧道德
旧文化
狂人日记
民主
科学
民主
科学
文学
白话文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意义
(1)积极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 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 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 和 的作用;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
的潮流。?
(2)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封建道德礼教
民主与科学
思想宣传
铺垫
思想解放
1
2
3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答案
答案
关闭
C
1
2
3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是( )
A.民主、科学
B.民主、自由
C.科学、博爱
D.平等、博爱
答案
答案
关闭
A
1
2
3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一次无产阶级革命的尝试
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一次学术创新运动
答案
答案
关闭
A
问题
【问题】
新文化运动“新”的含义是什么?
探究:资产阶级的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旧道德,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这正是新文化运动“新”之所在。
问题
【即学即练】
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
A.批判继承
B.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C.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D.完全否定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从题干材料中的叙述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发动了全面攻击,所以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全盘否定的。故选D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D(共14张PPT)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目标导引
1.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
2.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了解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的情况,特别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史实,认识由此得到的历史教训。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的传入:1917年,俄国 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 。?
2.李大钊等人的传播: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 》,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3.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识字班,出版刊物,宣传 ,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 结合起来。?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
中国工人运动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1920年夏, 在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2.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 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秘密召开。?
(2)代表: 、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
陈独秀
上海
1921
上海
毛泽东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奋斗目标:推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 。?
③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 。?
④领导机构:成立了中央领导机构 , 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 了。?
党纲
资产阶级政权
共产主义
工人运动
中央局
陈独秀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4.中共二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 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 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内容: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 ,推翻 ,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 。?
(3)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
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
上海
共产主义
军阀
帝国主义
民主共和国
反帝反封建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概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了中国 ,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从 年初到 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2.高潮:1923年2月, 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 。?
3.教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劳动组合书记部
1922
1923
京汉铁路工人
顶峰
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1
2
3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在中国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李大钊的( )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敬告青年》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庶民的胜利》
答案
答案
关闭
A
1
2
3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这里的“他”是( )
A.鲁迅
B.朱德
C.毛泽东
D.陈独秀
答案
答案
关闭
D
1
2
3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顶峰的是( )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中共二大的召开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答案
答案
关闭
D
问题
【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你如何理解“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的论断?
探究:(1)从领导政党看,中国革命有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改变了过去只有资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的状况。
(2)从革命彻底性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改变了过去反帝反封建不彻底的状况,使全国人民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3)从统一战线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工农群众,改变了过去资产阶级不敢发动群众的做法。
(4)从革命前途看,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且要把民主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
问题
(5)从革命结果看,中国共产党改变了过去反帝反封建斗争屡遭失败的状况,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问题
【即学即练】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阶段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爆发了五四运动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发动了辛亥革命
D.建立了中华民国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根据时间“1921年”判断,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项发生在1919年,C项发生在1911年,D项发生在1912年,因此B项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
关闭
B(共9张PPT)
第13课 五四运动
目标导引
思维导图
1.知道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等基本史实。
2.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1919年1月至6月,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 ”、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然而,会议竟将德国在中国 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爆发: 年5月4日, 3
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举行示威游行。?
3.口号和要求:“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 、陆宗舆、章宗祥。?
二十一条
山东
1919
北京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曹汝霖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学生运动的扩大
(1)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 ,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2)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
2.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6月5日,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 。?
3.初步胜利: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 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 ”上签字。?
罢课
上海
工人阶级
上海
曹汝霖
巴黎和约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 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 、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 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 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反帝反封建
民族危亡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
1
2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在北京五四大街上有一处著名的建筑——红楼,当年北京大学的学生就是从这里走向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与北京其他院校的学生一起强烈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此事件发生在( )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D.1920年
答案
答案
关闭
C
1
2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下列内容不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是( )
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废除二十一条”
答案
答案
关闭
A
问题
【问题】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探究:(1)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从此中国革命开始有了新的领导力量。
(2)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3)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也就与从前大不相同了。
问题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是指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答案
解析
关闭
C
【即学即练】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序幕,这个时期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