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章节检测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1-3节)【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章节检测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1-3节)【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16 17:2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1-3节)
满分100分
一、单选(本部分共有20道题,共40分)
1.?(2分)下列水体中,占淡水资源比例最大的是(??? )
? A.?河流水 ? B.?地下淡水 C.?冰川水? D.?湖泊水
2.?(2分)发现“浸在液体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伽利略 C.?阿基米德 D.?焦耳
3.?(2分)如图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日增多
? C.?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了新分子和新原子
? D.?该反应说明水由氧气和氧气组成
4.?(2分)下列四个地区中,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 A.?黄河源头 B.?浙江沿海 C.?新疆沙漠 D.?南极冰川
5.?(2分)下列有关水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海水“跑”到陆地变成淡水的循环过程,只包含水的蒸发过程
? B.?固态冰川在阳光照射下,只包括融化成液态水的过程
C.?植物的蒸腾对水循环也有一定的贡献
? D.?降落到陆地上的水,经过下渗都转变成地下水
6.?(2分)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 )
? A.?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 B.?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 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D.?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7.?(2分)同一物体分别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上(ρ甲>ρ乙),若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 )
? A.?F甲一定大于F乙 B.?F甲一定等于F乙
? C.?F甲一定小于F乙? D.?F甲可能大于F乙
8.?(2分)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牛;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 A.?5牛? B.?7牛? C.?14牛 D.?12牛
9.?(2分)我国的航母正按计划进行各项训练,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的图片。当飞机飞离航母后(??? )
A.?航母将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 B.?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增大
? C.?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 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10.?(2分)将重6牛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杯子中,溢出了4牛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 A.?10牛 ? B.?6牛 C.?4牛 ? D.?2牛
11.?(2分)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电解时两个电板上部有气泡产生
? B.?理论上若得到8毫升氧气,可同时得到16毫升氢气
? C.?由实验得出:水是fb氢和氧组成的
D.?与电源负极连接的试管肉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2.?(2分)如图所示,体积相等的三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关于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
? A.?FA>FB>FC ? B.?FAFB=FC D.?FA13.?(2分)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木块上浮,石块下沉。则松手前(??? )
? A.?木块受浮力,石块不受浮力
? B.?石块受到的浮力小,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C.?二者都受浮力,且浮力大小相等
? D.?不能确定
14.?(2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实验误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 )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15.?(2分)如图所示是游玩海底世界时,小华观察到的鱼吐出气泡上升的情景。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的压强变化情况是(??? )
? A.?浮力、压强均变小 B.?浮力、压强均变大
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D.?浮力、压强均不变
16.?(2分)八年级(3)班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则(??? )
? A.?p甲FB
C.?p甲>p乙,FA=FB? D.?p甲>p乙,FA17.?(2分)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某种液体,A为长方体木块,用外力F缓慢将A压入其中,h表示木块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则如图所示的关于木块所受浮力F浮和h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18.?(2分)小芳同学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F2-F3=F4-F1
? B.?F1=F4,F2=F3
? C.?F1=F2=F3=F4
? D.?上述结论都不正确
19.?(2分)把一个质量为30克、体积为50厘米3的物块轻放人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溢出水的质量为30克,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溢出水的质量为30克,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 C.?溢出水的质量为50克,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 D.?溢出水的质量为50克,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20.?(2分)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最计算正确的是(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牛
? B.?质量为3千克
? C.?体积为10厘米3
D.?密度为3.0×103千克/米3
二、填空(本部分共有7道题,共32分)
21.?(6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个水循环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环节是__________。
A.B-F-C??? B.E-A-G
C.A-D-G??? D.A-G
(2)驱动上图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
A.水的三相变化??? B.重力
C.大气运动?? ? ? D.太阳辐射
(3)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__________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
A.G ? B.B?? C.C?? D.D
22.?(4分)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50000吨,当它满载在长江内河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米3;一艘潜水艇从长江内河潜行(潜行指潜水艇浸没)到海洋时,潜水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ρ水=1.0×103千克/米3,ρ海水=1.03×103千克/米3)
23.?(4分)在家庭实验中,小王用同一鸡蛋做实验,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所示;把鸡蛋放入图乙杯中,鸡蛋悬浮;把鸡蛋放入图丙杯中,鸡蛋漂浮,则鸡蛋在图__________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图__________中液体密度最大。
24.?(4分)如图所示,将两块质量都为100克的同种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由图中可知:橡皮泥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静止时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牛。(g=10N/kg)
25.?(4分)“独竹漂”是指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如图),依靠小竹竿划动达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手表演时赤着脚,手执一根细竹竿做“桨”,表演“乘风破浪”等绝技,颇有“一苇渡江”之妙。若楠竹的质量为10kg。运动员和细竹竿共重500N。则承载该运动员的楠竹所产生的浮力为__________N。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g取10N/kg)
26.?(6分)把重为8N、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将处于__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状态,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J,物体排开的水重为__________N。(ρ水=1.0×103kg/m3)
27.?(4分)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12N的实心小球,小球浸没在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7N,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N。其密度是__________kg/m3。(g取10N/kg)
三、解答题(本部分共有6道题,共28分)
28.?(3分)某兴趣小组对“水的通电分解实验”进行研究。
【提出假设】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查阅资料】在标准状况下,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比氯气在水中溶解得多一些。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由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29.?(3分)小华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比较甲和乙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用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分析乙和丙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有关。
(3)通过乙和丁的探究,不能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30.?(5分)小明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时,发现铁块放入水中下沉,塑料块浸没在水中后上浮。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找来了下列器材:弹簧测力计、一杯水、细线、铁块A、塑料块B和塑料块C(B与A体积相同,(C与A质量相同)。
(1)他按图甲和图乙进行了实验,测出铁块A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并与重力比较,由此得出了物体下沉的条件。
(2)实验时,他无意中发现增大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某一时刻测力计的示数会突然变小,示数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他选择了合适的塑料块,利用现有器材在题中(1)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实验步骤就完成了探究。
①选择的塑料块是________ (填“B”或“C”)。
②增加的步骤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测得的物理量)。
③当满足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条件时,物体上浮。
31.?(5分)如图所示,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重为2.7牛,将其一半浸入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2.2牛,g取10牛/千克。求:
(1)物体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2)物体的密度为多大?
32.?(6分)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求:(g=10N/kg)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剪断细线,木块先上浮后漂浮,此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33.?(6分)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块表面放一重2N的石块,静止时,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求:(g取10N/kg,ρ水=1.0×103kg/m3)
(1)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浮力。
(2)图乙中液体的密度。
(3)图乙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
参考答案
一、单选(本部分共有20道题,共40分)
1.C 2.C 3.A 4.B 5.C 6.D 7.B 8.D 9.A 10.C
11.D 12.D 13.C 14.D 15.C 16.C 17.C 18.A 19.B 20.D
二、填空(本部分共有7道题,共32分)
21.?(6分)(1)C(2)D(3)B
22.?(4分)5×104;变大
23.?(4分)甲;丙
24.?(4分)大于;1
25.?(4分)600;0.06
26.?(6分)漂浮;8;8
27.?(4分)5;2.4×103
三、解答题(本部分共有6道题,共28分)
28.?(3分)2:1;氢气;氢和氧
29.?(3分)(1)G-F1(2)物体排开水的体积(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0.?(5分)(1)F1-F2(2)铁块接触到容器底部(3)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B的重力G;F1-F2>G
31.?(5分)(1)0.5(2)2.7×103kg/m3
32.?(6分)(1)10N(2)4×10-4m3
33.?(6分)(1)6N(2)0.8×103kg/m3(3)8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