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含详细解答)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含详细解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18 22:3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
)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内容都属于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是
(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物体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的活动规律
⑤物质的制取和用途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⑤
2.创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
A.道尔顿
B.拉瓦锡
C.居里夫人
D.门捷列夫
3.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B.“绿色化学”要求反应产率高而副产物少
C.“绿色化学”要求所用化学原料及生产物均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
D.“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反应中必须有绿色物质参加或有绿色物质生成
4.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升高的是(
)
A.稀有气体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5.(贵阳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
)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鞭炮燃放
B.木材制成桌椅
C.钢铁生锈
D.葡萄酿酒
7.(玉林中考)下列水果的加工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
B.西瓜切块
C.橙子榨汁
D.菠萝去皮
8.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认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温度高低
B.氧气含量
C.食物多少
D.食物种类
9.★某同学称取4.3
g蔗糖,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4
g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3
g处,然后在右边托盘上加蔗糖直到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蔗糖的实际质量是(  )
A.4.3
g
B.3.7
g
C.4.0
g
D.4.6
g
10.(玉林中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11.下面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12.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关系不相符合的是(  )
A.煤气用作燃料——煤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氧气能供给呼吸
C.石墨常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
D.氢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氢气具有可燃性
14.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
15.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正确的结论是(
)
①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③燃烧时可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
④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④
D.①②③④
16.下列给液体加热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
①液体体积不超过容器容积的
②试管口向上、试管与桌面成45°角
③液体体积不超过容器容积的
④试管口方向随便选择
⑤加热时,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方移动
⑥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⑦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都可盛放液体进行加热
A.①②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⑥⑦
17.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
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1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
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
mL,该学生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19%时,蜡烛无法燃烧
C.实验过程中有黑烟,瓶壁有水雾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20.某同学为了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究竟来自何处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一:呼出的CO2来自于空气;猜想二:呼出的CO2来自于人体内部气体交换;猜想三:呼出的CO2来自于空气和人体内部气体交换。为了验证猜想,他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关于该实验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实验过程中应猛吸猛呼;
②吸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③呼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④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吸气和呼出分别只需交替进行一次;
⑤A中试剂的作用为检验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⑥B中试剂的作用为检验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⑦该实验证明人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CO2。
A.①②④⑤⑦
B.②④⑤
C.②⑤⑦
D.②⑤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21.(7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⑥排水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填字母)
22.(4分)化学在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将下列人类面临的问题填在化学研究内容后面的横线上。
a.环境问题
b.健康问题
c.能源问题
d.粮食问题
(1)合成药物
;
(2)生产化肥和农药

(3)发展“绿色化学”
;
(4)开发清洁能源

23.(8分)下面是对水相关知识的介绍:①水通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③没有水,人和动物就无法生存;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⑤在通电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⑦电石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电石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和氢氧化钙。
请用序号回答以下问题: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化学性质:

(3)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4)水的用途:

24.(6分)根据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填空。
(1)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错误。现有下列数据,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A.45°   B.90°   C.   D.   E.
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
处;
②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要与桌面成
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2)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大拇指压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②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③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人:

25.(7分)某市进行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桌上摆放有下列仪器和药品。
(1)指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a.
;b.
;c.

(2)小红同学抽到的题目是:“液体药品的取用”,按评分标准,每项规范操作得1分,总共5分,实验完毕后,小红得了3分,她在实验中的错误可能为:①



(3)你认为利用图中仪器和药品还能完成的实验基本操作有:

(填两种)。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8分)
26.(12分)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放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
小丽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讨论和验证。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猜想一:都是化学变化;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验证过程】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a.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b.手摸烧杯有
的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分析: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的名称是
,蜡烛燃烧为
变化。
(2)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
(3)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丝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变化。
【结论】
(4)猜想

(选填“一”或“二”)正确。
27.(16分)小明通过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最近对蜡烛燃烧、酒精灯燃烧、家庭使用的液化气燃烧等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系列实验。
(1)首先他发现三种物质的状态不同:蜡烛是
,酒精是
,液化气是
。(均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点燃液化气,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
(填序号)。
①发出蓝色火焰;②燃烧后产生刺激性气味;③发光、放热;④产生浓烟;⑤火焰分层。
(3)用一支木筷迅速插入液化气火焰中片刻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的现象和蜡烛燃烧出现的现象相同:在最外层呈圆弧状黑斑,说明液化气燃烧火焰也
(选填“是”或“不是”)分层的,
温度最高,平时用水壶在液化气灶上烧开水应用液化气的外焰加热。
(4)为了探究液化气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他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液化气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液化气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内容都属于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是
( D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物体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的活动规律
⑤物质的制取和用途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⑤
2.创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D
)
A.道尔顿
B.拉瓦锡
C.居里夫人
D.门捷列夫
3.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B.“绿色化学”要求反应产率高而副产物少
C.“绿色化学”要求所用化学原料及生产物均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
D.“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反应中必须有绿色物质参加或有绿色物质生成
4.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升高的是(
C
)
A.稀有气体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5.(贵阳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
A
)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B
)
A.鞭炮燃放
B.木材制成桌椅
C.钢铁生锈
D.葡萄酿酒
7.(玉林中考)下列水果的加工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A.葡萄酿酒
B.西瓜切块
C.橙子榨汁
D.菠萝去皮
8.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认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C
)
A.温度高低
B.氧气含量
C.食物多少
D.食物种类
9.★某同学称取4.3
g蔗糖,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4
g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3
g处,然后在右边托盘上加蔗糖直到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蔗糖的实际质量是( B )
A.4.3
g
B.3.7
g
C.4.0
g
D.4.6
g
10.(玉林中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C
)
11.下面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D )
12.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关系不相符合的是( D )
A.煤气用作燃料——煤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氧气能供给呼吸
C.石墨常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
D.氢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氢气具有可燃性
14.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D )
A.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
15.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正确的结论是(
D
)
①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③燃烧时可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
④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④
D.①②③④
16.下列给液体加热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B )
①液体体积不超过容器容积的
②试管口向上、试管与桌面成45°角
③液体体积不超过容器容积的
④试管口方向随便选择
⑤加热时,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方移动
⑥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⑦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都可盛放液体进行加热
A.①②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⑥⑦
17.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
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1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
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
mL,该学生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B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19%时,蜡烛无法燃烧
C.实验过程中有黑烟,瓶壁有水雾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20.某同学为了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究竟来自何处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一:呼出的CO2来自于空气;猜想二:呼出的CO2来自于人体内部气体交换;猜想三:呼出的CO2来自于空气和人体内部气体交换。为了验证猜想,他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关于该实验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①实验过程中应猛吸猛呼;
②吸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③呼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④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吸气和呼出分别只需交替进行一次;
⑤A中试剂的作用为检验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⑥B中试剂的作用为检验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⑦该实验证明人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CO2。
A.①②④⑤⑦
B.②④⑤
C.②⑤⑦
D.②⑤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21.(7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I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A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D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G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B

⑥排水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CE

(2)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C

(填字母)
22.(4分)化学在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将下列人类面临的问题填在化学研究内容后面的横线上。
a.环境问题
b.健康问题
c.能源问题
d.粮食问题
(1)合成药物
b
;
(2)生产化肥和农药
d

(3)发展“绿色化学”
a
;
(4)开发清洁能源
ac

23.(8分)下面是对水相关知识的介绍:①水通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③没有水,人和动物就无法生存;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⑤在通电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⑦电石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电石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和氢氧化钙。
请用序号回答以下问题:
(1)水的物理性质:
①②

(2)水的化学性质:
⑤⑦

(3)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4)水的用途:
③④

24.(6分)根据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填空。
(1)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错误。现有下列数据,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A.45°   B.90°   C.   D.   E.
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__D__处;
②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D__,试管要与桌面成__A__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2)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大拇指压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试管夹松动使试管滑落打破

②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人:
液体溅出伤人

25.(7分)某市进行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桌上摆放有下列仪器和药品。
(1)指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a.
铁架台
;b.
试管
;c.
集气瓶

(2)小红同学抽到的题目是:“液体药品的取用”,按评分标准,每项规范操作得1分,总共5分,实验完毕后,小红得了3分,她在实验中的错误可能为:①
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②
瓶塞正放或瓶口没有紧挨着试管口等

(3)你认为利用图中仪器和药品还能完成的实验基本操作有:
仪器的洗涤

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或固体药品的取用等
(填两种)。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8分)
26.(12分)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放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
小丽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讨论和验证。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猜想一:都是化学变化;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验证过程】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a.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b.手摸烧杯有

的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分析: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的名称是

,蜡烛燃烧为
化学
变化。
(2)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发热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
(3)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丝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物理
变化。
【结论】
(4)猜想

(选填“一”或“二”)正确。
27.(16分)小明通过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最近对蜡烛燃烧、酒精灯燃烧、家庭使用的液化气燃烧等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系列实验。
(1)首先他发现三种物质的状态不同:蜡烛是
固体
,酒精是
液体
,液化气是
气体
。(均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点燃液化气,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
①③⑤
(填序号)。
①发出蓝色火焰;②燃烧后产生刺激性气味;③发光、放热;④产生浓烟;⑤火焰分层。
(3)用一支木筷迅速插入液化气火焰中片刻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的现象和蜡烛燃烧出现的现象相同:在最外层呈圆弧状黑斑,说明液化气燃烧火焰也

(选填“是”或“不是”)分层的,
外焰
温度最高,平时用水壶在液化气灶上烧开水应用液化气的外焰加热。
(4)为了探究液化气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他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液化气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液化气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


二氧化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