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故事二则
语文要素
阅读: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了解故事情节。
2.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简要复述两个故事。
3.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根据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联系词句,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1.完成预习卡。
2.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思考两个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了解人物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1.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故事二则》(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两则故事写了哪些主要的人物?你从哪里知道的?他们分别是谁?
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说说对这几个人的了解。
预设: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医,医术高超,原名秦越人;蔡桓侯是春秋战国时期蔡国国君;纪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物,神箭手,以好学和坚韧著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把握主要内容
1.认读生字词。
(1)出示生词:拜见 蔡桓侯 皮肤 几剂汤药 骨髓 目标
(2)小组代表读词语,相互正音,教师强调“髓”的读音为平舌,三声。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引导:我们可以结合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课文,找出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关键词句并批注勾画,和同桌交流这两则故事分别讲了什么。
学生汇报,预设:第一则故事主要讲了扁鹊给蔡桓侯看病,蔡桓侯讳疾忌医,不听扁鹊的劝告,最后病死了。第二则故事主要讲了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最终成为射箭高手的故事。
三、默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
1.回顾《西门豹治邺》一课的学习,说说简要复述课文要做哪些准备。
预设:能抓住文中的主要内容;省略无关内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
2.出示学习任务:从以下两项任务中选取一项,默读课文,根据提示提取关键信息。
任务一: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如果你是扁鹊的助手,现在需要你整理扁鹊为蔡桓侯诊断病情的病历,你能按照如下的要求完成梳理,填写病历表吗?
病历表
时间,诊断结果,治疗方案,扁鹊的行为,蔡桓侯的态度有一天,皮肤上有点儿小病,热敷,站了一会儿,对左右的人说 任务二:纪昌能成为射箭的顶级高手,让我们既佩服又羡慕。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他的成功秘诀吧。
纪昌的学习记录
时间,飞卫的要求,怎样练习,取得的成绩开始练习两年以后练到后来 3.小组合作学习,完善信息。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四、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1.复述《扁鹊治病》。
(1)简要复述“扁鹊第一次见蔡桓侯”的情景。
引导:第一次是什么时候?蔡桓侯的病情怎样?蔡桓侯的态度如何?抓住关键词语有序复述。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小组复述、生生复述、全班推荐的形式,既能激发学生复述故事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主动运用复述故事的方法为今后讲好这一类故事打下基础。
交流展示。预设:有一天,扁鹊去拜见蔡桓侯,指出他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蔡桓侯认为自己没有病,还在扁鹊告退后,嘲笑医生喜欢显示自己的高明。
(2)根据学生的复述,板书整理简要复述课文的评价标准:按故事发展的顺序;主要信息不遗漏;人物对话要转换。
(3)运用这样的方法,自己练习复述《扁鹊治病》中剩下的故事情节,并和同桌交流,互相补充。
(4)全班交流:抽生简要复述《扁鹊治病》的故事,师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议指导。
2.小组内运用刚才的方法练习复述《纪昌学射》,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也可以小组成员进行接龙讲述。
引导学生根据标准及时进行评价。
五、交流启示,布置拓展活动
1.创设任务情境:
(1)蔡桓侯最终病死了,他在临终时,回顾自己的这段生病历程,他会对身边的人说什么呢?请你口头拟一份“蔡桓侯临终遗言”,把他得到的教训告知世人。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层层递进,激发学生从潜意识里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2)纪昌最终成为了射箭高手,他的求学经历,也给大伙儿带来了思考。以“话说纪昌”这个题目给编辑投稿,说说你的发现吧。
2.做一做:选择其中一个任务,在小组内交流,整理最相似的看法,写在卡纸上,并张贴在黑板上。
3.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共同交流,用关键词板书整理出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板书:内容从学生观点中提取)
4.布置拓展活动:有兴趣的同学,在小组内合作演一演《扁鹊治病》这个故事。
六、布置作业
订正预习卡,完成随堂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时,我让学生了解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发展,在教学《扁鹊治病》一文时,让学生在书中勾画出表示顺序的词语,明白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有一天——过了十天——十天后——又过了十天——五天之后。顺序清楚了,蔡桓侯的病情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事的发展情况学生也就明白了。
在学习《纪昌学射》一文时,我把重点放在了第一次练眼力上。为了引领孩子感悟纪昌苦练的品质,我带领孩子层层深入地品读句子。一读,让孩子理解“注视”的字面意思。二读,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与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在纪昌的注视中含有的那种坚持不懈,认真刻苦的品质。三读,通过想象,感悟只有认真刻苦还不够,还要有恒心,有毅力,让学生在品词读句中深入地感悟纪昌的学习品质。然后放手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学习第二次练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