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名师导航】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学案 第六讲 句子衔接、排序、仿写与对联(考情分析+考点梳理+难点突破+易错警示+达标检测+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名师导航】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学案 第六讲 句子衔接、排序、仿写与对联(考情分析+考点梳理+难点突破+易错警示+达标检测+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6 16:4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讲 句子衔接、排序、仿写与对联
考情分析
句子衔接与排序“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主要考查学生合理安排句子结构和顺序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本考点注重实际运用,所以深受中考命题者喜爱。中考对句子衔接与排序的考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设题方式主要有:选出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出填入横线中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本考点主要考查以下三点:
1.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排序。
2.按照一定顺序重新组合句子。
3.把语句放到原文中最适合的地方。
仿写着重考查语言分析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修辞单独考查的并不多见,主要和仿写等综合起来考查。中考对“仿写与修辞”的考查,主要有三点:
1.能准确判断和辨析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辨析几种容易混淆的修辞方法。
3.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或指定的例句进行仿写。
对联着重考查学生对对联常识的掌握,能根据对联的常识完成上联或下联的运用能力。
考点梳理
一、句子衔接与排序
1.语言衔接题从以下方面来确定是否恰当:
①根据事物的事理逻辑判定。根据上下文,确定句子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②四个一致。一是内容一致。保持中心统一。即所有的句子都要围绕一个中心,不能出现离群句。二是叙述对象一致。保持同一主语。三是句式一致。 采用相同句式。四是语气一致。上下文的情调要统一。
③根据关联词语判定。
④看题干和选项的意境是否吻合。
2.排序题要求
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3.句子排序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②分析选段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③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
④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4.排序题答题的四个步骤:
①明确中心。梳理阅读材料,提炼中心。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
②抓关键语句。先留意哪一句能够起到总领、总结、总括或概括语段主旨的作用。再按照空间、时间、逻辑等关系进行下一步的排列。
③抓住语言标志。理清思路,快速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一类是关联词语,表明句子间的关系;一类是有先后之分的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先前”、“后来”、“现在”,“换句话说”、“与此同时”、“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等。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理顺句序也就简单多了。
④反复试读。排序后,可凭借语感、语法知识、表达规律等检验。
二、仿写
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
解答仿写题的一般思路:
①阅读题干,明确要求。 这是做仿写题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了解题干的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②研读例句,弄清仿写要点。只有清楚了例句的内容、结构、语体、情感等特点,才能确定自己要写的句子是什么样的结构,应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什么样的情感等要素。
③审读仿句,扣准要点。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所写的句子是否扣住了前面所分析出来的仿写要点,前后的语境是否和谐等,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④仿写句子一般要做到扣主题、仿句式、仿修辞、语言美、意境美。
三、对联
1.对联的特点
对联上、下两联字数必须相等;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平仄;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2.解答对联题的四个步骤
①认真审读题目。阅读题目,明确答题要求与方向。
②提取有效信息。仔细分析,找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
③抓住对联特征。联系对联的基本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纵向、横向或纵横交叉地进行比较。
④仔细拟写对联。筛选过滤思索的结果,精选词句,拟写对联,并验证是否恰当。
难点突破
一、突破语句衔接六点
语句衔接类试题一般提供备选句,做这类题时,我们要认真分析所给的语段或选项。查看话题、叙述角度、主语是否一致,语言风格和氛围是否一致,韵律是否协调,顺序是否恰当,前后是否照应。从以上六点细细比较,就能找到合适的选项。
例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浅阅读”对于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①② D.②⑤④③①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无疑起到促进作用”“它使知识向精、深、专方向挺进”的提示,第五个空必然与“浅阅读”内容相反,是关于“深阅读”的知识,选①。那么,前四个空讲述的就是“浅阅读”的缺点。根据“对于……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提示,第一空是转折,选②;那②中的“缺点和不足”是什么呢?接下来就比较容易选出⑤④③。故选取D项。
二、仿写的五个难点
一是话题是否相关;二是句式结构是否相同;三仿修辞是否相同;四是感情基调是否相一致;五是字数是否相等或大致相等。在组织语言时,还要讲究创新,富有文采。
例2:阅读下面文字,补写一个与画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贯的句子。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料大地的无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读春雨 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示例二:读大海 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示例三:读石灰 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方法点拔:
(1)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重复。除了明显的共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21*
三、对联答题易错点
审题不清,主题不一致,不按对联格律要求,结构不一致,字数不等。
例3:这里有幅对联, 对仗有明显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字句的位置,使其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 桥过下扁舟,何处闻萧声,有人吹到月三更。
改动后的下联:扁舟过桥下,闻萧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方法点拔:
上联,胜地据淮南,是主谓宾结构,看云影当空是动宾结构。
因此下联要想对仗工整,结构必须与上联一致,故作如此改动。
易错警示
例1: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解析】此类仿写题目,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表现在(1)阅读语段,未能了解语段的性质和内容,中心不确定。(2)分不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无法确定句子的性质。(3)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不注意。(4)没有结合语段,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例2: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③①⑥⑤④②  B.⑥③①⑤②④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①③⑤②④
【答案】C
【解析】先通读句子,然后找出所给出的六句话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放在段首。这六句话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是NGN、“这一代网络”的特点、NGN的特点。据此可知,③为中心句,应放在句首,排除B、D两项。⑥中的“下一代网络”紧承③,是对③的解释说明,所以C项正确。做此类题,一定要注意中心句、文段的内部逻辑关系、关联词及总括词等。
例3: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三句话。要求句式、结构与例句相同,内容符合语境。
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用缤纷的色彩,来描绘春天的五彩斑斓。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假如我是一名歌唱家,我就要用优美的歌声,来歌唱祖国的繁荣昌盛。②假如我是一位诗人,我就要用动情的诗篇,来讴歌大海的波澜壮阔。③假如我是一名作曲家,我就要用动听的音符,来谱写社会的安定和谐。④假如我是一名战士,我就要用宝贵的生命,来捍卫祖国的和平安宁。(答出三句即可)
【解析】在句式仿写的考查中,一般情况下都带有对修辞的考查。对修辞的仿写有时题干中有明确要求,而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种隐含的信息,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方式的感悟能力,即是能够看出原句使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同时也考查学生的修辞运用能力。
达标检测
第六讲 句子衔接、排序、仿写与对联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共32小题)
1.(2020?湘潭)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项是(  )
①一个人只有融进集体、组识,才最有力量。
②只有在强大的组织领导下,抱团抗疫,共同进退,才能战胜病毒,回归正常。
③一滴水只有融入江河、大海,才不会干涸。
④疫情袭来,个人就是“天地一沙鸥”,微不足道。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2.(2020?朝阳)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只有属于生命的创造,才能彰显生命存在的价值。
②生命是否有意义,关键在于能否创造。
③但只要努力过,创造了,就无怨无悔。
④创造有大有小,意义也有轻有重。
⑤这样你就自然而然地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A.②④③⑤① B.④①⑤②③ C.④②①③⑤ D.②①④③⑤
3.(2020?柳州)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②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是经典。
③今天阅读经典,是以此帮助我们思考人生,获得智慧,收获幸福。
④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经典就是“恒常的模范”。
⑤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②⑤④ C.③④②⑤① D.①⑤②④③
4.(2020?兰州)依次填空,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敬贤向上是人类心灵中最可宝贵的一点光焰。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英雄常在我们心中煽燃这一点光焰
②将我们提升到高贵境界
③常提醒我们人性尊严的意识
④个人能上进,社会能改良,文化能进展,都全靠有它在烛照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5.(2020?岳阳)一位武汉文艺青年想写一副礼赞抗疫英雄的对联,请帮他确定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  )
上联:救死扶危,医护柔肩①_____
下联:②_____,军民铁臂③_____
A.①擎大爱 ②干群携手 ③祛瘟疫
B.①渡劫波 ②克难致胜 ③济时艰
C.①擎大爱 ②克难致胜 ③济时艰
D.①渡劫波 ②干群携手 ③祛瘟疫
6.(2020?广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填入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
广福戏台藏身于荔湾区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纯木结构建筑。这座古色古香的大戏台依水而建,一年四季都有免费演出,市民可以在水边凭石栏赏粤剧。文佳来到广福戏台,有感而发,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登古台唱新韵演尽喜怒哀乐
下联:______
A.临碧水着红装遍赏起承转合
B.入云山对夕阳惯看秋月春花
C.倚玉栏临碧水赏遍春夏秋冬
D.戏楼里凭石栏品味唱念做打
7.(2020?潍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椿树常被用来比喻母亲、父亲。为祝贺文宇兄弟二人的父母结婚二十周年,你准备奉上一副贺联,并拟出上联“椿萱并茂”,最佳下联应是(  )
A.举案齐眉 B.父爱母慈 C.棠棣同馨 D.兄弟孝悌
8.(2020?南京)操场上搭设了“美食街”,“街”口大门上要挂一副对联,学校特此征集。米豆拟的上联是“创意烹出新味道”,小轩对了几个下联,你选择的是(  )
A.美食品味好生活 B.美食唤来好生活
C.美食生活真美好 D.美食生活重常规
9.(2020?铜仁市)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哈尼山寨的层层梯田,被翠绿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向着天空伸去。我们在月下感受梯田之壮美,望疏星点点,揽___________,听蛙声阵阵;在雨中感受梯田之清新,眺___________,看梯田绵延,喜秧苗青青;在冬天感受清水滢滢,___________;在春夏感受翡翠绿梯,___________;在秋日感受辉煌灿烂,___________.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风光图。
①耀眼悦目
②夜风入怀
③气势非凡
④远山迷蒙
⑤波光闪烁
A.④②①⑤③ B.④②⑤③① C.②④③③① D.②④⑤①③
10.(2020?呼和浩特)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②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
③只是,这一回的“舌尖”让人回味的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
④还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命运故事
A.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11.(2020?赤峰)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个人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
②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
③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
④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又怎么能即兴说出流利的话呢?
⑤但是人的口才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
A.②④⑤①③ B.④②⑤①③ C.②⑤①③④ D.①③②⑤④
12.(2020?株洲)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聂鲁达对于中国的艺术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幅画面是一戎装少年骑在马上
②另一幅画的是野花啼鸟
③手里牵着一只梅花鹿
④在这所故居里,陈列着两幅中国画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13.(2020?深圳)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②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
③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④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力抵御穴里的尘土。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①②③ D.①③②④
14.(2020?嘉峪关)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演变过程中,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①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上古时代的石刻字符
②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
③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④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③④①②
15.(2020?淄博)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想要拥有阅读的红利,有必要把自己的阅读愿望分为有目的与无目的两种。 。在这样的阅读节奏下,你终会与给自己带来巨大影响的一本书相遇。
①自古读书苦,这点永远不会改变。
②这样的阅读可能并不是轻松、愉快的,但读书的初阶和中阶,向来都是辛苦的。
③而无目的的阅读,恰是对深阅读的补充。
④有目的的阅读,是深阅读,读一些经典,读一些难啃但含金量很高的文史哲佳作。
⑤无目的的阅读是把自己视线范围内觉得有趣的书拿过来读一下,读得进去便读完,读不进去便放弃,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这是一种阅读休息。
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④③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⑤③②①
16.(2020?仙桃)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_____
①民间认为,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有驱毒辟邪的作用。
②平日里,两者虽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③这是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与民俗,是千百年的约定传承。
④每到端午,它们便强强联手,为人们的健康与信仰保驾护航。
⑤通常,艾草要与菖蒲配对,菖蒲亦有芳香与药用的功效。
A.①⑤④②③ B.①③⑤②④ C.⑤①③②④ D.⑤②④①③
17.(2020?十堰)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处,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_____.说真话,讲真理,写真实的品德,在这位历史学家身上所体现出的风骨,也是我们为人和为文时最需要秉持的宝贵精神。
①文学家,说到底也是历史学家。
②所以,文学家在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章怀太子那句“凡史官记事善恶必书”的箴言,是要谨记在心的。
③同样,有良知的文学家,也不应在严峻的现实面前,闭上眼睛,躲进象牙之塔,玩弄风花雪月,而是应该不懈追求真知,始终关注现实。
④因为今天的现实,即是明天的历史,所有那些传之于世而不朽的小说名著、戏剧经典、诗歌杰作,无不具有历史价值,道理就在这里。
⑤有良知的历史学家,从古至今,都是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不看着谁的脸色来写作的。
A.④②⑤③① B.④②①⑤③ C.⑤③④①② D.⑤①③④②
18.(2020?无锡)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一个宁静的黄昏,郁闷无处发泄的他孑然登上了幽州台。
②他们得以一展抱负,大显身手,建立不世奇功,流传千古英名。
③报国无门,兼遭羞辱,被贬军曹的陈子昂满腔热血降到冰点,情绪悲愤到极致。
④昔日,燕昭王筑起此台,其上放置黄金,招得郭隗、乐毅等贤才来奔。
⑤他极目望远,忆古思今,不平之气在心中酝酿发酵,化作几行不朽文字喷薄而出。
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③④② C.③①④②⑤ D.③④①⑤②
19.(2020?丹东)选出对下列句子顺序的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眉毛还阻挡了头皮屑和其他微小的细屑掉入眼睛中。
②最后眉毛在人与人的沟通上也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可加强如惊讶或生气等情绪的表达。
③你知道吗,眉毛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汗水流入眼睛。
④此外它还能感觉到眼睛周围的一些东西,如小昆虫等。
⑤眉毛边缘弯曲的形状和眉尖所指的方向,可以确保水滴沿着脸的两旁和鼻子上流过,而不会流人眼睛里。
A.③⑤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③④⑤①② D.⑤①④③②
20.(2020?锦州)选出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  )
①阅读过程中,即便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整理出反对的原因,这个过程也是有益的。
②一本书值得阅读,那么拿到书的第一件事,是做“快速通读”。
③过多纠缠细节,反而会错过一些大原则。
④如果觉得这本书确实有价值,那就要做“分析阅读”,这一步重点是分析。
⑤这个过程主要是把书从头到尾快速翻阅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过多停留。
A.①⑤②③④ B.①②⑤③④ C.②⑤③④① D.②③⑤④①
21.(2020?青海)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马路的尽头,被洗刷得一片水绿的草地所拥抱,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
②它就像是一行诗﹣﹣在名为青海湖的诗篇腹地,又有这样一串诗行镌刻于此。
③沿着被雨水清洗干净的柏油马路行走,清透的空气里,马路上黄色的标志线和路边蓝色的指示牌,也显得更加鲜亮明艳。
④而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五十余米长的诗歌墙在广场上写意地延展着,《青海湖诗歌宣言》与二十余位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肖像镌刻其上。
⑤闹过一场小脾气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
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⑤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⑤
22.(2020?贺州)阅读下面文段,在文中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破万卷”,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豁然开朗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逆境中“读书破万卷”,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①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
②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
③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破万卷”,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
④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石穿”的韧性
A.④③①② B.④①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3.(2020?鄂州)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通顺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
②也许有人会说,管它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损失就行了。
③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它当关,万夫莫开。
④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变得不再完整。
⑤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之八九都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
A.④⑥②⑤①③ B.⑥①③④②⑤ C.⑥③①④②⑤ D.④②⑤⑥①③
24.(2020?湘西州)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②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展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③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④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A.③①④②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25.(2020?广安)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民间认为龙司雨,掌管人间的降雨。
②不同的地方舞龙习俗不同,有舞布龙的、有舞龙灯的、有舞草龙的,还有把人连接起来腾舞的。
③年节舞龙或舞狮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传统活动。
④舞龙便成为民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活动。
⑤舞者手执木杆上下飞动,翻转腾跃,犹如真龙现身人间。
A.③①④②⑤ B.③②⑤④① C.①④②⑤③ D.②①④③⑤
26.(2020?云南)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③相反,它的气候总是在温暖和严寒之间剧烈地摇摆不停,快速变化。
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地球是渐渐地进入和脱离冰川期的,其周期在数十万年以上。
⑤记录表明地球在最近一段历史时期根本不是人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安身之处。
A.②⑤③①④ B.②④①⑤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①⑤②③
27.(2020?内江)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②每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③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④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⑤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A.④②③①⑤ B.①⑤④②③ C.④⑤②③① D.①③②⑤④
28.(2020?黄冈)将下面几句话正确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②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③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有感情才能产生意境
④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⑤这里并没有直接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⑥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
A.②④⑤⑥①③ B.③④⑥②⑤① C.②④⑥⑤③① D.③④⑥⑤②①
29.(2020?遵义)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_____,_____,或一茎枯枝;看它_____,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①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
②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
③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30.(2020?宁夏)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态文明建设如同一面广角镜,_____,_____,_____。
①照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大局观、整体观
②见证对子孙后代负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
③折射出追求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理念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31.(2020?襄阳)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同时,在景区的引领下,周边农家乐、采摘园、酒店等旅游相关行业蓬勃发展,近3年累计纳税7855万元,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②5年来,为创建5A,襄阳市委、市政府组织专班,协调指导,强有力地保障了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③此外,景区员工也增至253人,其中本地员工占总数的80%,有效促进了社会群体就业。
④古隆中景区创5A成功,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⑤如今,焕然一新的古隆中景区已经成为弘扬诸葛亮精神、传扬三国文化的重要基地,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7200万元。
A.②③①⑤④ B.④②⑤③① C.②④①③⑤ D.④⑤①③②
32.(2020?盐城)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的更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了“吃柠檬”来表示妒忌。
②但是在网络时化,“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
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很多酸言酸语的人。
④原来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来形容妒忌的心态。
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
A.①③⑤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③⑤
二.基础知识(共3小题)
33.(2020?包头)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照鉴中国以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胸襟和气魄。惟人民和生命为重,中华儿女无畏而坚韧,谱写了一曲抗疫之歌。有对联赞云:
上联:异域同天,守望相助,抗疫留佳话;
下联:   。
34.(2020?常德)下面是宋教仁先生题湖南桃源桃川书院联中的词语,其顺序已打乱,请按要求重新排列。
真心 乾坤 莫 堕 使 尘雾 热血 将 洗 要
上联:   
下联:   
35.(2020?岳阳)柳柳主持“英雄人物”故事会,她想让开场白句式整齐,请帮她仿照前一个分句,在横线处写一个与之对称的句子。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里,英雄是最醒目的坐标;在一个国家的历史天空中,   。
三.语言运用(共5小题)
36.(2020?宁夏)张爷爷写了一副对联,他想考考你。
(1)请你把对联中空缺的一个字补写出来。
上联:立德齐今古
下联:藏书   子孙
(2)张爷爷让你把对联贴到他书房的墙面上,你要把上联贴到左边还是右边?
37.(2020?绍兴)下面是一副打散的对联。请根据已排定的部分,运用对联知识,重新排序组合。(只填序号)
①夜雨挑灯 ②霁日寻芳 ③卧读《离骚》泪下 ④春宵载酒 ⑤闲歌《乐府》神怡 ⑥秋风闭户
上联:
   
   
   
下联:
   

   
38.(2020?金华)阅读《海浪》的节选部分,仿照诗句,续写一节诗。要求内容贴切,结构相似。
海浪
海浪是娃娃
手牵手,笑着,
一起跑过来。
海浪是橡皮擦,
把沙上的字,
都擦去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9.(2020?鞍山)仿句。
人世间有万紫千红,我独爱那抹绿色。一抹绿,是一行抒情的诗句;一抹绿,是一首浪漫的短章;一抹绿,   
40.(2020?重庆)将情思融入景物之中,景物就成了意象。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句用意象表达情思的话,修辞和句式不限。
示例:月﹣﹣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挑着天涯,那端挑着故乡。
备选景物:落叶 大海 夕阳
第六讲 句子衔接、排序、仿写与对联 达标检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2小题)
1.【解答】这是一个有关团结的语段,③是领起句,然后,①点明主旨,接下来,④列举现象,最后,③指明努力方向,即:③①④②。
故选:C。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2.【解答】这几句话阐述的是创造和生命的关系。②是领起句,①进一步阐述,④承接“创造”从“大与小”两方面来分析,③和⑤进行总结,“但”承接“意义也有轻有重”,所以,③在前,⑤在后,即:②①④③⑤。
故选:D。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3.【解答】这几句话主要说明为什么要读经典,①句提出问题,⑤句回答问题,关键词“因为”,②句承接⑤句的“因为”,关键词“所以”,④句承接②句的“经典”,进一步解释“经典”的含义,③句进行总结,即:⑤①②④③。
故选:D。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4.【解答】这个语段阐述的是“敬贤”的意义,④承接前文,点明原因,①围绕“光焰”进行具体解释,③承接①指出“这一点光焰”的作用,②点明“敬贤”的意义。即:④①③②。
故选:D。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5.【解答】“柔肩”和“擎”搭配恰当,“医护柔肩擎大爱”语意表述合乎情理;“救死扶伤”是并列短语,对“克难致胜”恰当;根据“仄起平落”的原则,③选“济时艰”恰当。
故选:C。
【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6.【解答】故选:C。
【点评】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
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7.【解答】故选:C。
【点评】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
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8.【解答】“创意烹出”是主谓短语,对“美食唤来”较工稳,“新味道”对“好生活”,“道”和“活”符合对联“仄起平收”的原则。
故选:B。
【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9.【解答】这是一个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语段,根据前后文的照应关系来排序:根据“在月下感受梯田之壮美,望疏星点点”的提示,第一空选②,根据“在雨中感受梯田之清新”的提示,第二空填④,根据“在冬天感受清水滢滢”的提示,第三空选⑤,根据“在春夏感受翡翠绿梯”的提示,第四空选①,根据“在秋日感受辉煌灿烂”的提示,最后一空选③。
故选:D。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10.【解答】根据前后文的照应关系来选择,③中的“让人回味的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承接前文“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然后,②中的“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承接③,④中的“还有”承接②,最后是“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故选:C.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11.【解答】这个语段谈的是朗读对说话能力的影响,②现列举现象引出话题,然后⑤指出练习对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接下来,①提出“一个人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这一问题,承接⑤,然后,③指出训练说话的途径,最后④指出这个判断的依据。即:②⑤①③④。
故选:C.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12.【解答】这个语段介绍的是聂鲁达对中国艺术的喜爱,主要是通过对他故居中的两幅中国画来表现的。④是领起句,接下来是①,然后是③,“手里”是“少年”的手里,接下来是②,“一幅……另一幅……”承接④中的“两幅中国画”,即:④①③②。
故选:D。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13.【解答】这段文字选自《昆虫记》。因为①②③有明显的关联词,所以④放在最前面。④和②都提到“汁液”,而且②有关联词“于是”,所以②紧跟④.通过③的“再”和①的“所以”可知③在①前,即:④②③①;
故选:B。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14.【解答】这个语段主要说明的是汉字演变过程中在形体、造字原则等方面的特点。③是领起句,②承接“最古老”作进一步说明,然后,①说明“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再说明“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①和②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即:③②①④;
故选:B。
【点评】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
①空间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
②时间关系:从早到晚,从过去到现在等;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此到彼等;
④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
⑤逻辑规律: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概括等。
15.【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五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有目的读书和无目的读书的作用和区别”,按照从一定的顺序来介绍无目的读书,所以确定④是首句,紧接着有目的读书的作用②,接着分析无目的读书③,最后告诉我们无目的读书的作用⑤的结论。所以顺序为,据此可知答案为C。
故选:C。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16.【解答】①句的“民间认为,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承接上文的“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故①句在首位。(2)“这是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与民俗,是千百年的约定传承”和①句的“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有驱毒辟邪的作用”照应,故①③.(3)②④⑤三句都是和“艾草”“菖蒲”相关,⑤句是总起句,指出二者配对关系,接着先是“平日里”情况,然后是“每到端午”情况,故⑤②④.故①③⑤②④,故选B。
故选:B。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17.【解答】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⑤点明中心论点,为第一句;③“同样,有良知的文学家”紧承⑤中的“有良知的历史学家”,为第二句;④点明⑤③的原因,为第三句;①紧承④句的“小说名著、戏剧经典、诗歌杰作,无不具有历史价值”,为第四句;②得出结论,为最后一句。故选C。
故选:C。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18.【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五个句子,可知③是中心句,书写了陈子昂报国无门,接着写他登上幽州台想起了燕昭王①④②,最后写出了作品的问世。所以顺序为③①④②⑤,据此可知答案为C。
故选:C。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19.【解答】通读所有语句,结合选文内容,主要是讲述眉毛的功能,第③句做起始句,第⑤句是对第③句的具体解释,接着提出问题①,然后问题思考深人一层④②,顺序为③⑤①④②,故选A。
故选:A。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20.【解答】阅读文段可知,此题有关“读书”的文段。②句首先指出“快速通读”,引出下文,故置于首位。⑤句论述了什么是“快速通读”。③句从反面的角度解析过多纠缠细节的危害,紧跟上句。④句从正面角度展开论述,强调要“分析阅读”。①句具体阐述“快速通读”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②⑤③④①。
故选:C。
【点评】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其次,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1.【解答】通读五个句子,可知是按照空间顺序展开的。首先是③,先写沿着马路行走。然后是①,走到了马路的尽头,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接着是⑤,写接着是雨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紧接着是④,写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上的诗歌墙。最后是②,表明诗歌墙的象征意义,它就像是一行诗。综合排序为:③①⑤④②。
故选:B。
【点评】排列句子顺序技巧:1、中心句法:一段话,往往要围绕一个话题、一个中心。找对了中心句,不仅有利于把握和理解文意,也有利于调整语序。中心句常常在段首,有时在段尾,极少在中间。2、层次词法:善于捕捉并分析那些提示层次的词语的信息,对语序调整有很大帮助。3、关系疏密法:句与句的关系。也有疏密之分。要阐明一个观点,往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同一方面的几句话之间来得“密”,几方面之间相对来说就来得“疏”。
22.【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四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按照逻辑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②是首句,紧接介绍古代司马迁和国外①③,最后通加以总结④.所以顺序为②①③④,据此可知答案为C。
故选:C。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23.【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六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在该坚定的事上,一定要做到坚定”,按照逻辑层次关系来写,首先通过引用著名作家张炜的写作,引出要做到坚定⑥①,紧接介绍坚定的巨大作用③,最后介绍了不坚定的巨大危害④②⑤.所以顺序为⑥①③④②⑤,据此可知答案为B。
故选:B。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24.【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四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揭示英雄的作用”,按照逻辑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③是首句,紧接介绍国家①,最后总结英雄所起的作用④②.所以顺序为③①④②,据此可知答案为A。
故选:A。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25.【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五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年节舞龙或舞狮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传统活动”,按照逻辑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③是首句,紧接着介绍龙司雨,舞龙求雨①④,最后介绍不同的地方舞龙习俗②⑤.所以顺序为③①④②⑤,据此可知答案为A。
故选:A。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26.【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五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地球是否是渐渐地进入和脱离冰川期”,按照逻辑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④是首句,紧接转折介绍实际情况①,最后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介绍真实的情况②⑤③.所以顺序为④①②⑤③,据此可知答案为C。
故选:C。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27.【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五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紫藤罗花的开放”,按照空间的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④是首句,紧接着介绍花穗②③,最后运用比喻介绍花舱①⑤.所以顺序为④②③①⑤,据此可知答案为A。
故选:A。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28.【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六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毛主席的诗句的意境是很深的”,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②是首句,紧接着举了例子④⑥⑤,最后借用古语加以总结③①.所以顺序为②④⑥⑤③①,据此可知答案为C。
故选:C。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29.【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四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常春藤的生长过程”,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②是首句,紧接着写了攀附的特点③,最后舒开的过程①.所以顺序为②③①,据此可知答案为C。
故选:C。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30.【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四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③是首句,紧接着从观念出发①,最后从历史担当入手②.所以顺序为③①②,据此可知答案为B。
故选:B。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31.【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五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古隆中景区创5A成功”,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④是首句,紧接着介绍政府所做的工作②,最后分别介绍成功后带来的成效⑤③①.所以顺序为④②⑤③①,据此可知答案为B。
故选:B。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32.【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五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网络时化,“柠檬”化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④是首句,紧接着分别写了“柠檬”化替了“葡萄”②①,最后加以总结③⑤.所以顺序为④②①③⑤,据此可知答案为D。
故选:D。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二.基础知识(共3小题)
33.【解答】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互联追踪,有效地控制住疫情,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效。在这个过程中,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无数精英才是我们战胜疫情的真正英雄。据此,可以用“举国一心,防控互联,驱瘟赞英才”对出下联。
答案:
示例:举国一心,防控互联,驱瘟赞英才
【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34.【解答】根据对联词性相对的要求,可以得知,“莫使”对“要将”,“真心”对“热血”,“堕”对“洗”,“尘雾”对“乾坤”。上下联注意仄起平收。所拟对联为:莫使真心堕尘雾,要将热血洗乾坤。
答案示例:
上联:莫使真心堕尘雾
下联:要将热血洗乾坤
【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35.【解答】答案:
示例:英雄是最璀璨的群星。
【点评】仿写句子形式是仿写,内容是创新,所以要求同学们在仿句式的基础上更要在内容上有新意。
三.语言运用(共5小题)
36.【解答】答案:
(1)示例:遗
(2)右边
【点评】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
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37.【解答】根据下联“春宵载酒”的提示,上联中间一空应该填“夜雨挑灯”,根据各部分内容,组合为“在什么环境下,做什么”,再根据①④的提示,这副对联写秋日雨夜挑灯夜读的情景,下联写春日寻芳载酒,吟咏闲歌的情景,即:秋风闭户,夜雨挑灯,卧读离骚泪下;霁日寻芳,春宵载酒,闲歌乐府神怡。
答案:
⑥①③
②⑤
【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38.【解答】根据形式特点“海浪是××,把××,××”,要注意运用比喻修辞,抓住海浪的某一特点来写,还要注意前后文在内容上的照应。
答案:
示例:海浪是糊涂虫/把很美很美的贝壳/忘在了沙滩上
【点评】续写句子的原则是:既要做到“形似”,又要做到“神似”。形似指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神似指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努力创新。
39.【解答】答案:
示例:一抹绿,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点评】仿写句子,仿写的是形式,实际内容是需要创新的,所以需要同学们平时多积累词汇,多加训练。
40.【解答】答案:
示例一: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时光总是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
示例二:海是静的,仿佛明镜一般,倒映着蓝天白玉,绿树红花,犹如一块碧玉,让人有种触摸的冲动,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法例三:夕阳射出一束束金光,照在大地上,照在身边的一草一木上。一阵微风吹过,撩起了万千游子的思乡之情。
【点评】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