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整理与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整理与复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6 23:4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元一次方程》整理与复习)教案
:1.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2.
掌握等式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性质
1.
一元一次方程的构成要素:(1)是__等式__;(2)含有未知数,且只能是__一__个;(3)未知数的次数都是“__1__”(一次整式),且系数不为“__0__”.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__未知数的值__.我们据此可以把含参数的方程的已知解代入得新的方程,解之得到所含参数的值.
3.
解方程的理论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都__加__(或__减__)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__a±c=b±c__;
性质2:等式两边__乘__同一个数,或除以__同一个不为0__的数,结果仍相等.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__ac=bc__,__=(c≠0)__;
【基本练习1】
1.下列等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S=ab
B.
x-y=0
 C.x=0
D
.=1
2.已知方程(m+1)x∣m∣+3=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是(  )A.1
B.1
C.-1
D.0或1
3.已知x=-3是方程k(x+4)-2k-x=5的解,则k的值是(  )
A.-2 B.2 C.3 D.5
4.
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A、若ac=bc,那么a=b。
B、若,那么a=b
C、=,那么a=b。
D、若a=b那么a=b
5已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2x=3有解,则

)A.
a≠2
B.a>2
C.a<2
D.以上都对
6.当x=
时,式子与互为相反数
7.利用你学过的某个性质,将方程中的小数化为整数,则变形后的方程是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变形步骤
具体方法
变形根据
注意事项
去分母
方程两边都乘以各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等式性质2
1.不能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2.分数线起到括号作用,去掉分母后,如果分子是多项式,则要加括号
去括号
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分配律、去括号法则
1.分配律应分配到每一项
2.注意符号,特别是去掉括号后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不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另一边
等式性质1
1.移项要变号;
2.一般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其余项移到右边
合并同类项
把方程中的同类项分别合并,化成“ax=b”的形式(a≠0)
合并同类项法则
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未知数的系数化成“1”
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x=
等式性质2
分子、分母不能颠倒
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技巧有:
(1)有多重括号,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可交替进行
(2)当括号内含有分数时,常由外向内先去括号,再去分母
(3)当分母中含有小数时,可根据__分数的基本性质__把分母化成整数
(4)运用整体思想,即把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看作整体进行变形
【基本练习2】解下列方程(重点)
(1)
x=2x
(2)7x+6=8-3x
(3)4x-3(20-x)=6x-7(9-x)(4)
(5)
(6)
(7)
=
(8)

解下列方程(学生先探论,教师重点讲解)
(1)
(2)
(3)
(4)
巩固练习:解下列方程:
(1)
(2)
(3)
(4)
(5)
(6)
(7)、
作业布置:教材第113页
第5,6,7,8题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