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冀教版2011课标版四年级上册51—52页。
[教学目标]?
1.利用百数表,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理解并会运用特征解决一些问题。?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能力。?
3.让学生加深对自然数的认识,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难点]?
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下面算式中,被除数是除数倍数的“拍拍手”,不是倍数的“跺跺脚”。?
依次出示:12÷2、24÷5、35÷5
提问: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判断倍数关系的?
[反思:课前的互动,既复习的上节课的知识,又营造了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对新知的探索产生强烈的欲望。]
一、求知驱动,提出问题?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提问:要发现2和5倍数的特征,应该先做些什么呢?
明确:必须先找一些2的倍数,5的倍数,然后分别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反思:课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提出大问题的雏形,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也使课堂有了清晰的脉络。】
二、展开探究,自主建构
1.自主探索2和?5倍数的特征。
谈话:我们不妨就先从这组数开始研究(呈现百数表)。下面请同学们围绕学习单进行自主探究。
学 习 单 1.照样子,先在百数表中把5的倍数涂上“红色”,再在百数表中把2的倍数涂上“黄色”。?
2.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听听别人的发现。
2.小组交流,汇报。?
提问:通过自主探索,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汇报: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锦囊一);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或8(锦囊二)。?
追问:再看看百数表,没有被圈起来的数,不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吗?不是2的倍数呢??
质疑:现在我们能不能肯定地说我们的规律一定是正确的??
交流:你觉得接下去我们还得做些什么??
明确:还得找一些更大的数进行验证。
3.学生用计算器进一步验证。
我?质?疑? 1.任写几个比较大的数。?
2.用计算器验证是不是5或者2的倍数。?
3.再看看我们的“发现”是否正确。
4.?全班交流。?
提问:哪些同学写到了5的倍数?大声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是否符合规律?不是5的倍数呢?有这样的规律吗??
交流:写到2的倍数的同学,仔细看看个位是几,打手势告诉大家。不是2的倍数呢?有这样的规律吗??
谈话:同学们从正反进行了验证,充分地说明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自豪地读一读!?
提问:学到这,咱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刚才我们是怎么研究出2和5的倍数特征的??
提炼并板书:观察——猜想——验证——结论?指出:这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5.追根溯源。??
谈话:现在,老师给你一个数:34。请你很快判断出它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
提问:判断得真快!关键看那个数位??
深究:不过,老师觉得咱们学数学得有寻根问底的精神,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要看个位呢?十位上的数为什么不用看??
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再通过小棒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课件演示小棒分的过程:十位上的3个十,2根2根分,正好分完。
引思:那如果十位上是4呢?5呢?你想说什么?再次演示,正好分完。?
明确:十位上无论是几,哪怕满了百都能正好分完。?
谈话:学习数学就是不断质疑、不断思考的过程。这样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那其实5的倍数为什么只看个位道理是一样的。下面老师给你一个数,你能不能自己试着用小棒摆一摆,去验证一下呢?
学生通过摆小棒自己验证了刚才的结论。
[反思:借助百数表进行操作、观察,使学生自主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紧接着,把学生的视野由百数表中的数拉向自然数,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严谨性,同时体会到例举—观察—猜想—验证—结论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为什么判断2和5的倍数只看个位?”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借助小棒图直观地理解其中的算理,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这样的有据推理也很好地弥补了不完全归纳法的缺陷。]
三、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1.互动游戏。?
规则:如果屏幕上的数是2的倍数,女生站起来,如果是5的倍数,男生站起来。?
依次出示:25、32、7□6、76□
重点交流后两题:?
提问:7□6,方框里的数都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判断的??
谈话:那老师让这个方框移个位置,出示:76□。?提问:给你一个权利,你想让谁站起来?该填哪些数字??
追问:有没有一个数,让我们全班都站起来?
总结:通过玩游戏我们发现了今天的第三个知识锦囊(个位是0的时候,即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2.写数游戏。?
从下面四张数字卡片中选两张,按要求组成两位数。
(1)组成的数是偶数。?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3)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请一个学生当小老师,给大家介绍方法。?
提问:他在写数时有个诀窍,你发现了没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抓住特征有序思考,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
3.猜价格
四(3)班同学每人都买了一本《数学猜猜猜》,?每本5元,他们可能一共用去(??)元?
A.162???B.164??C.160
重点点拨:虽然人数不知道,但单价是5的倍数,总价肯定也是5的倍数。
4.圈出4的倍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提问:4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吗?
追问:继续思考,2的倍数都是4的倍数吗?能举个反例吗??
谈话:我们借助图再来理解一下,如果用这个圈表示2的倍数,那4的倍数该画哪儿呢?
谈话:再来体会体会,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但2的倍数有一些就不是4的倍数。瞧!一幅简简单单的图就把它们复杂的关系表示了出来。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反思:练习形式多样,既安排了轻松的游戏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扎扎实实的笔头练习进行巩固。其中游戏环节,从32、25,到7□6,再到76□,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准确把握2和5倍数的特征,促进新知在头脑中清晰分化,合理建构。写数练习,通过发现“窍门”,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谈话:回头看今天学习的内容,我们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不仅掌握了2和5倍数的特征,而且还体会了它们的作用。那继续往下想,3的倍数特征又是什么呢?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呢?感兴趣的课后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研究研究。
[反思:课尾,由2、5倍数的特征引申到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猜想,留下一个悬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