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内能
学习目标:
①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②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
③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
④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学习重点:
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学习难点:
对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理解。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一:内能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运动的分子具有___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___,它们的动能越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____能。
3、物质内部____分子热运动的____能与分子____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____能。内能的单位是____。
4、铁水具有____,冰块也具有____,一切物体,不论____都具有内能。
5、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______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和分子间的____有关,内能与机械能是不同一种形式的能。
自学指导二:内能的改变
1、冬天在室外用双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均可使手发热,前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使____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____物体温度升高,____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作热传递。物体间存在____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热传递一直进行到物体的温度____为止。
3、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____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即是____的转移。
4、空气被压缩时,内能____,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____,因此,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____。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入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可使棉花____,这是因为________,使______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_______,使棉花燃烧。若将活塞缓慢压下去,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现象。
课堂小练
一、选择题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机的效率可达到100%
B.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关闭的冲程是做功冲程或压缩冲程
C.柴油机上安装一个笨重的飞轮,是为了提高它的效率
D.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下列现象或事例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B.向手上哈气能使手变暖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水烧开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汽化现象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C.使用酒精时闻到酒精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做热运动
D.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的内能比病人的小
关于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不可再分
B.对分子运动的研究只能借助光学显微镜
C.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进行了大量天文观测,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D.构成宇宙的星系有的是运动的,有的是静止的
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20℃的冰块内没有内能
关于生活和自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B.汽车发动机采用水进行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属性
C.西岳华山海拔高,山顶上的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D.为地球带来光明和生机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跟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有关
C.跟物体内含有的热量有关
D.跟物体做机械运动时上升的高度有关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里,水泊点点,碧水云影,花香四溢,柳枝摇曳.关于公园里的自然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花香四溢,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摇曳的柳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湿地能影响周边的气温,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常说摩擦生热,那是因为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B.组成物质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C.热胀冷缩的常识告诉我们,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一定变大
D.在绕地球飞行的神舟飞船内,物体的质量消失了,所以天平不能使用了
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
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于0℃,PM2.5不具有内能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颗粒之间存在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D.PM2.5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二、填空题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
和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
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
?
,物体的内能越?????
。
图示为“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它首次采用了我国最新研制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
①煤油燃烧过程中,其热值大小________.
②火箭起飞时,煤油燃烧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对火箭的推力达1.2×106
N,这个力可举起质量为________
t的物体(g取10
N/kg).
③燃气对火箭做功,燃气的内能会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
(选填“汽化”或“液化”)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
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如果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内能______增加(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寒冷的冬天搓手会感觉到暖和,这是用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小明用橡皮擦来擦除写在牛皮纸上的错别字,由于用力太小字没有擦干净,稍加用力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 ??
(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擦完后手触摸到该处的牛皮纸变热,这通过 ??
的方式来改变纸的内能;橡皮擦磨损后,它的 ??
(选填“密度”或“质量”)不会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烧水。根据经验,用同样的燃料烧水,烧水的多少不同,把水加热到不同的温度,需要消耗的燃料多少都不同。根据这样的事实,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猜想:给物体加热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应该与被加热物体的
有关,还应该与使物体
的温度有关。
参考答案
答案为:A
B
答案为:C.
答案为:C.
答案为:C
解析:
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的水雾是由空气中气态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体小水珠附在上面形成的,故A错误;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液态的酒精汽化变成气态需要吸热,故B错误;
C.使用酒精时闻到酒精味,属于扩散现象,是因为酒精分子在做不停息地的无规则运动,也叫分子热运动,故C正确;
D.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固态的冰块熔化需要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为:C;
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A错误;直接观察分子的运动需要电子显微镜,而我们还可以通过扩散等宏观的现象间接研究分子的运动,B错误;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C正确;宇宙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宇宙中所有的星系都是运动的,宇宙处在不断地运动和演变中,D错误.故选C.
答案为:A.
答案为:B;
解析: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以及燃烧温度的高低等均无关系,故A错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冷却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故B正确;西岳华山海拔高,山顶上的气压低,水的沸点较低,故C错误;太阳能是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故选B.
答案为:A
答案为:B;
答案为:A
答案为:D
答案为: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相互作用的势能
温度
剧烈
大
答案为:①不变 ②120 ③减小;
解析:
①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质量和是否完全燃烧无关,故煤油燃烧过程中,其热值大小不变.
②1.2×106
N的力可以举起的物体的质量是m====1.2×105
kg=120
t.
③火箭属于热机,燃气推动火箭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燃气的内能会减小.
答案为:液化;减少.
答案为:一定;做功.
答案为:压力;做功;密度。
解析:用力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
擦完后手触摸到该处的牛皮纸变热,这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纸的内能;
橡皮擦磨损后,它的质量变小,但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故它的密度不变。
答案为:质量
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