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7 12:2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之后学习的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目的会分析配套问题间的数量关系,会借助列表法帮助分析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而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解决有关配套问题.
2.会解决与工作效率有关的工程问题.
3.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体会其中蕴藏的等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掌握列应用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学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生活中处处都在用数学.
教学重点:
从题中找“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在与工作效率有关的工程问题中建立等量关系,并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学习能力:初步掌握了解决和差倍分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习惯、方法:
学生学习习惯较好,但是在分析问题的方法上要进一步熟练。
优秀的学生:40%的学生学习优秀
一般的学生:50%的学生学习中等;10%的学生学习困难
四、教学过程
网上任务1:
任务类型:观看微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配套问题、工程问题》
任务内容:观看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配套问题、工程问题,并提交心得
完成时间:16分钟
设计意图: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会找简单的配套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工程问题工效、工时、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网上任务2:
任务类型:实际练习
任务内容:完成自测小题2道(配套问题、工程问题)。
1.某车间生产螺钉和螺母,若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则m个螺钉与n个螺母之间的等量关系为__2m=n__.
2.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__.
3.一件工作,甲单独完成需要12天,则一天完成总量的___;乙单独完成需要15天,则乙一天完成总量的____;甲、乙合做,一天完成总量的____,需要____天完成.
完成时间:10分钟
设计意图:1.知道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审题: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设未知数:可直接设未知数,也可以间接设未知数,语言叙述要完整,必须写明单位。
(3)列代数式和方程: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用所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他未知量,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选择适当的方法,准确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写出答语,包含单位
2.检查学生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配套问题、工程问题掌握情况,便于课堂进行教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利用平板电脑借助教学助手展示学生课前作业完成情况,表扬完成比较好的学生,对个别学生掌握不好的小组解决,对错误率比较高的教师讲解.
学生互相解决问题,最后的问题留给老师
反馈课前《爱学》上的任务完成情况.便于督促学生后期的主动学习,防止偷懒。
出2道配套问题、工程问题,检测学生对基本方法进行掌握的情况.(如1.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要12
h,乙单独完成要24
h,甲乙合作____
h可完成这项工作.重点在于考查学生会找甲乙的工效、工时、工作量,并利用工作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
学生按时交要求完成任务,对于个别学生的情况可先利用小组讨论互相来就解决,预设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不会出现太大的麻烦
运用爱学派功能,通过抢答、点名解答基础题,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也是让学生热身的过程,便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主要对工程问题如何分析如何解答,通过探究、列表,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主要选用四清导航的拔高题,如:理整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60
h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3
h,再增加两人和他们一起做6
h,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安排多少人工作?)
由学生自主完成,总结出工程问题的解答方法,有学生利用方法,打开四清导航,尝试完成拔高试题。
利用列表法分析每人每时的工效,x人3时的工作量、(x+2)人6时的工作量,这两部分工作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运用爱学派让学生上传解答,互批,完成知识的内化
六、教学板书
1、总结方法
2、重要知识点
例题板书
其他内容由电子白板展示(包括课件,图片等

复习
学生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