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沪教版——第二章光-第一节光的反射播同步优化(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沪教版——第二章光-第一节光的反射播同步优化(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7 21:3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沪教版——第二章光-第一节光的反射播同步优化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太阳光照在人的身上,在地面上出现了人的影子
B.?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月亮的倒影
C.?将筷子插入水中出现弯折的现象
D.?森林中地面上的圆光斑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

A.?a???????????????????????????????????????????B.?b???????????????????????????????????????????C.?c???????????????????????????????????????????D.?d
3.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令人目眩,形成光污染。这类光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B.?镜面反射????????????????????C.?漫反射????????????????????D.?上述装饰材料是光源
4.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人在太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的影子?????????????????????????B.?小孔成像
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D.?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5.如图所示,阳光下一本物理教材掉到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是因为

??)
A.?阳光在教材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不同方向射出
B.?阳光在教材上发生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C.?小明和小红眼睛发出的光都射在书本上
D.?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小明和小红的眼睛
6.生活中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描述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
A.?太极湖边,倒影可见???????????????????????????????????????????B.?林荫树下,点点光斑
C.?山涧小溪,清澈见底???????????????????????????????????????????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7.“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这句话中的“镜花水月”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实像????????????????????????????????????B.?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C.?真实的花和月亮?????????????????????????????????????????????????
?D.?光的漫反射形成的实像
8.如图所示,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的电子钟的示数,那么这个时间是(?)
?
A.?02:15??????????????????????????????B.?15:02??????????????????????????????C.?20:51??????????????????????????????D.?12:05
9.如图(5)所示的观察装置类似于光学中学过的(???
)
A.?凸透镜????????????????????????????????B.?凹透镜????????????????????????????????C.?潜望镜????????????????????????????????D.?放大镜
10.一束光由水斜射向空气,当入射线不断向法线靠拢时()
A.?折射线和反射线都向法线靠拢?????????????????????????????
B.?折射线和反射线都远离法线
C.?折射线靠拢法线,反射线远离法线??????????????????????D.?反射线靠拢法线,折射线远离法线
11.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面成20°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进入一竖井中,镜面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应为(?

A.?30°???????????????????????????????????????B.?35°???????????????????????????????????????C.?45°???????????????????????????????????????D.?55°
12.游泳池池边有一位运动员甲可通过水面看到路灯的倒影,水下有一运动员乙正在潜水可通过水面看到岸上的路灯,当运动员甲从A地走到B地,运动员乙从C地潜到D地,有关他们所看到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乙看到灯的位置不变????????B.?乙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甲看到灯的位置不变
C.?两人看到的灯的位置都不变????????????????????????????????
D.?两人看到灯的位置都在变化
二、填空题
13.成语“杯弓蛇影”和“如影随形”中的“影”与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有关,前者是由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________形成的。
14.台球是颇受大众喜爱的一项室内体育活动。小南在学习了光学知识后,发现台球撞到球桌边沿后反弹的过程,与光的________规律类似。现在,台球桌面如图所示,球的位置跟实际位置一致,若小南想用白球,不碰到8号球,打到1号球,应将白球沿________(选填“a”“b”或“c")方向打出。
?
15.一只小鸟在平静清澈的湖面上方飞行,如果小鸟与水面间的距离变小,则该“倒影”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站在岸上的人可以看到湖水中游动的“小鱼”,该“小鱼”其实实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选填“反射”或“折射”)
16.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
液面成37
°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7.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且可绕ON转动,ON垂直镜面,此时E、F在同一平面上.
(1)为了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要多次改变图7甲中的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________的方向.
(2)小明分析右表中的数据,得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你认为这个实验结论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3)若将纸板F向后转动一定的角度,如图乙所示,同学们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表明________.
(4)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
18.进入初二学习阶段,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光的许多现象,请根据你所学习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实验。
(1)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①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________(选填“A”或“B”)绕ON________(向前或向后)弯折;
②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2)如图丙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
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⑴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________;
⑵实验时小红在玻璃板的________侧观察(选填“左”或“右”);
⑶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⑷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⑸实验时,发现蜡烛B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19.如图甲是学习光的折射的实验情景,图乙是示意图.
(1)实验前,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打开亮度较亮的激光,可清晰观察到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在透明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之所以能够看清光路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知识;
(2)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这是由于光在________?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产生的;
(3)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原来的两个亮点移动的方向是 ________? 
A.两个亮点都向上          B.两个亮点都向下
C.上面的亮点向上,下面的亮点向下  D.上面的亮点向下,下面的亮点向上
(4)为了研究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的变化情况,结合图乙说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注意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A.太阳光照在人的身上,在地面上出现了人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符合题意;
C.筷子插入装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弯折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森林中地面上的圆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由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光的反射光线过b点。
故答案为:B。
3.【答案】
B
【解析】由于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表面光滑,太阳光入射到它们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如果人们在反射光的区域内看此物体会感到非常刺眼,这就是光污染。
故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瞄准器等.所以A、B、C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D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D.
5.【答案】
A
【解析】A.教材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照在上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所以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教材,都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A项符合题意;
B.光在教材表面发生反射使小明看到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项不符合题意;
C.小明和小红眼睛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不会发出光照射在书本上,C项不符合题意;
D.物理教材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不会发出光,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
A
【解析】A.看到的湖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A符合题意;
B.树荫下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看到水底,是光发生折射了,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发生了折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
B
【解析】答案B
“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都是平面镜成像,成的都是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故选B
8.【答案】
D
【解析】方法一:根据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物像大小相等,作出数字的实际情况,确定实际时间是12:05.
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观察钟表的实际时间12:05.
故选D.
9.【答案】
C
【解析】墙上面有一个平面镜,由光的反射可知周围事物在平面镜中成像,
下面的水盆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物体通过两次反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物体的虚像.且其装置类似与现代的潜望镜装置.
故选C.
10.【答案】
A
【解析】一束光由水斜射向空气,当入射线不断向法线靠拢时,入射角逐渐减小,由于反射角、折射角都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因此折射线和反射线都向法线靠拢.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如下图: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20°角,反射光线与水平方向垂直,故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20°+90°=110°,所以入射角为55°,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90°?55°=35°,所以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35°=55°.
故答案为:D.
12.【答案】
B
【解析】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路灯的像,连线用虚线;在空气中看去,光好像是从像点发出,连接人的眼睛与像点,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同理做出运动员甲从A地走到B地时,看到路灯的光路图,由此可知甲看到灯的位置不变;
(2)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规律,做出运动员乙在C点看到路灯的位置在E点,运动员乙从C地潜到D地,看到路灯的位置在F点,如图所示:
?
由此可知,当运动员甲从A地走到B地,运动员乙从C地潜到D地,乙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甲看到灯的位置不变.
故选B.
13.【答案】
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解:“杯弓蛇影”酒中的“弓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如影随形”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而形成的影子。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14.【答案】
反射;b
【解析】台球撞到球桌边沿后会被反弹,这类似于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若沿a方向,因为白球和黑球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会碰到黑球;若沿c方向,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台球被反射后路线会经过8号球所在的位置,所以会碰到8号球;若沿b方向,根据光的反射的规律,台球被反射后路线会经过1号球,所以会打到1号球且碰不到8号球,所以白球应该沿着b方向。
15.【答案】
不变;折射
【解析】因为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小鸟向上飞还是向下飞,像始终和物体等大,因此如果小鸟与水面间的距离变小,小鸟像的大小不变。
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比真实位置要浅的鱼的虚像。
16.【答案】
53°;44°
【解析】
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则入射角为90°﹣37°=53°,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为53°,反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37°,
则折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83°﹣37°=46°,折射角为90°﹣46°=44。
故答案为:53°;44°

17.【答案】
(1)反射光线
(2)不正确
(3)不能;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4)光路可逆
【解析】(1)为了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要多次改变图7甲中的入射光线的方向,目的是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2)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得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不正确的,应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若将纸板F向后转动一定的角度,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4)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发现反
射光线
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路可逆.
18.【答案】
(1)B;向后;不能
(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左;①;②;玻璃板没有与直尺垂直
【解析】(1)①为了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所在的平面应该向后沿法线向后转动,便于观察实验现象。②如果硬纸板按图乙方式去放的话,反射光线将不能在纸板上出现,因为只有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这一条,纸板B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就是能够直接观察到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更好的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2)试验时想更好地观察像的位置,应该在物体的同侧去观察,所以要在左侧观察。(3)用直尺是为了测量物体和像分别到镜面的距离,从而确定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4)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5)无论怎么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造成的。
19.【答案】
(1)漫反射
(2)反射;水面
(3)C
(4)增大入射角;折射角的变化.
【解析】解:(1)烟是固体颗粒,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漫反射,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线.
(2)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产生的;
(3)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入射点向左移动,会看到上面的亮点向上移动,下面的亮点向下移动.
(4)为了研究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的变化情况,应将AO绕O点逆时针旋转,增大入射角,同时注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
故答案为:(1)漫反射;(2)反射;水面;(3)C;(4)增大入射角;
折射角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