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第二节探究欧姆定律同步优化
一、单选题(共12题)
1.下列关于科学家与其贡献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杠杆原理???????????????????????????????????????
B.?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大气压值
2.如图所示是某导体中的电流I跟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像,该导体的阻值为(
???)
A.?40Ω?????????????????????????????????????B.?30Ω?????????????????????????????????????C.?20Ω?????????????????????????????????????D.?10Ω
3.如图甲所示,当开关
S
从
2
转到
1
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
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点,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
8V?????B.?R2的阻值为
10Ω?????C.?R1的阻值为
20Ω?????D.?S
接
2
时通过
R2的电流为
0.2A
4.首先通过实验研究得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的科学家是(
??)
A.?伏特????????????????????????????????????B.?安培????????????????????????????????????C.?帕斯卡????????????????????????????????????D.?欧姆
5.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V,电压表V2的示数为5V,则R1:R2等于(??
)
A.?2:5????????????????????????????????????B.?5:2????????????????????????????????????C.?3:2????????????????????????????????????D.?2:3
6.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得到I﹣U图象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B.??????????C.??????????D.?
7.一个阻值为20Ω的电阻,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5A,那么此时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A.?4V????????????????????????????????????B.?10V????????????????????????????????????C.?0.25V????????????????????????????????????D.?100V
8.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且长度相等的两导体,若将它们同时以某种方式连入同一电路中,则关于甲、乙的横截面S及通过电流I的大小判断中,可能成立的是(??
)
A.?S甲=S乙
,
I甲,
I甲>I乙????????C.?S甲>S乙
,
I甲=I乙????????D.?S甲>S乙
,
I甲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
A.?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B.?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
C.?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D.?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变大
10.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像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12V、6W”,定值电阻为R1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
,
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
,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1/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
,
小灯泡正常发光,滑片在变阻器左、右两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为ΔP,若U1:U2=3:2。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R1=48Ω?????????????????????????????B.?U1=24V?????????????????????????????C.?U=36V?????????????????????????????D.?ΔP=6W
12.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二、填空题(共4题)
13.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的电流为0.6A,如果使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2V,那么这时该导体的电阻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A。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L标有“6V
3W”字样(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当S、S1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最右端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V。当S闭合,S1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________Ω,此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为________。
1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读数之比U甲∶U乙=4∶1,则R1∶R2=________;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通过两电表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__。
16.如图甲所示,R1为定值电阻,调节电阻箱R2时电流表示数I随之变化,图乙所示R2阻值与电流表示数的倒数
图像,则定值电阻R1为________Ω,电源电压U为________V,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________W.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
17.小明和小华一起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器材有新干电池两节,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帯导线将甲图中电路补充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减小;
(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到最________端。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可能是定值电阻R出现了________故障;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1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大小为________A;
(4)小明逐一将10Ω和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继续进行实验。当________Ω的电阻接入电路后,无法将电压表示数调节到1V。于是,他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重新依次进行实验。调节后的电压值应该不低于________V;
(5)实验结束后,小华觉得可以通过调整顺序来避免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
18.小刚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和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Ω
1A”字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是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3V,小灯泡强烈发光,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8W。
(4)同组的小红同学还想探究“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于是将图甲中的小灯泡换成三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其余连接均不改变。图丙是小红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知小红将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控制为________V不变。当定值电阻由5Ω换为10Ω时,为达到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实验结论是电压一定时,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小红问老师保持该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能否更换50Ω的定值电阻继续进行此实验,老师指导小红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19.小明家的台灯是通过电位器来调节亮度的。他猜想:台灯变亮时电位器消耗电能的功率会变小,为此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已知电源电压为4V并保持不变,电压表(0~3V)2个,电流表(0~0.6A),
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小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1)电路中a是________表,b是________表;
(2)实验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滑动变阻器的由功率PR与小灯泡的电功率PL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小灯泡的电功率(亮度)变大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________;
(4)假设实验所用的小灯泡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可以高出其额定电压的
,在确保电路中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从________W至________W。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A.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的原理,A不符合题意;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不符合题意;
C.欧姆首先总结了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发现了欧姆定律,C不符合题意;
D.在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后来这个著名的实验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托里拆利实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
D
【解析】根据图像,利用电压和电流计算电阻为
,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
D
【解析】AC.当开关S接1时,仅R1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此时电压表示数即为电源电压,由图得,此时电流为0.6A,电源电压为6V,由欧姆定律变形式可得
AC不符合题意;
BD.当开关S接2时,R1与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由图可知,此时电路中电流为0.2A,R1的电压为U1=2V,电源电压为6V,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所以
根据电阻计算公式得
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A.伏特发明了伏特电池,A不符合题意;
B.安培发现了安培定则,B不符合题意;
C.帕斯卡研究大气压变化情况,C不符合题意;
D.欧姆通过实验研究得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源电压,由串联分压可知
故答案为:D。
6.【答案】
B
【解析】解: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保持定值电阻不变,只改变导体的两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A、由图A可知:电流不随电压变化,故A错误;
B、由图B可知:电流与电压与正比,故B正确;
C、由图C可知:电流随电压增加而减小,故C错误;
D、由图D可知:电流随电压的增加而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
D
【解析】解:由题已知电阻大小为20Ω,通过它的电流为5A,
根据I=
得电阻两端的电压:U=IR=5A×20Ω=100V.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答案】
C
【解析】A、如果横截面积相等,则电阻一定相等,不论串联还是并联接入电路,电流都应相等,A不符合题意;
BCD、横截面积较大的导线的电阻较小,如果串联接入电路,电流相等;如果并联接入电路,则电阻小的电流较大,C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
A
【解析】首先判断出R1R2属于串联关系,A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V1测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R2R2两端电压,滑片P向右移动使得有效阻值减小则电路中电流增加,电流表A示数变大,R1两端电压增大,U2=U-U1
,
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R2两端电压减小,电压表V2示数变小.选A
10.【答案】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在减小,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例函数,结合欧姆定律可以知道这个前提是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并且是因为电阻的变化而导致电流发生变化,所以应该是电流随着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全解;C
回味:在电路中是因为电阻变化使电流随着变化,电阻是因,电流是果。在物理上这种因果关系不能颠倒,如在光学中光的反射定律中只能讲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
11.【答案】
D
【解析】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即阻值最大处)时,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即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
①、∵U额=12V,P额=6W,
∴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在图1状态下,;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即I1=0.25A;
∵在图2状态下,小灯泡正常发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②在图1状态下,U1=I1(R1+R2)=0.25A×(R1+R2),
在图1状态下,U2=I2R1=0.5A×R1
,
即
,
解得:R2=2R1。
②、在图1状态下,U=I1(R1+R2+RL)=0.25A×(R1+R2+24Ω)②,
在图2状态下,U=I2(R1+RL)=0.5A×(R1+24Ω)③,
①②③组成方程组,
解得:R1=24Ω,R2=48Ω,U=24V;
则电压表的示数U1为:U1=I1(R1+R2)=0.25A×(24Ω+48Ω)=18V。
③、∵I1=0.25A,I2=0.5A,U=24V,
∴滑片在变阻器左、右两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为:△P=U△I=U(I2-I1)=24V×(0.5A-0.25A)=6W。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
A
【解析】1、首先分析电路图: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即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3、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而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公式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由?可知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选A.
13.【答案】
不变;0.8
【解析】电阻是导体的属性,只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因素有关,与其两端电压无关,故导体的电阻不变。导体的电阻
导体两端电压增加2V,则此时电压
此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14.【答案】
6;36;16:3
【解析】灯泡L标有“6V
3W“字样,表示灯的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为3W,当开关S、S1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L并联,灯泡L正常发,灯的电压即电源电压为U=6V。根据P=UI,灯的额定电流为
灯的电阻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变阻器最大值R的二分之一与灯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总电阻
根据电阻的串联,则
故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R=36Ω根据
当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路有最小功率,当电路的电阻最小时,有最大功率,根据串联电阻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电阻,并联电阻小于其中任一电阻,故当滑片移动到最左端时,只闭合开关S,灯与变阻器最大电阻串联,总电阻最大,电路的最小功率为
两开关都闭合时,胜滑片移动到最右端时,变阻器与灯并联,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
电路的最大功率为
故此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为
15.【答案】
3∶1;3∶4
【解析】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甲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乙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由
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
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电阻并联,甲电流表测R2支路的电流,乙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则两支路的电流之比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16.【答案】
5;2.5;1.25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
1与R
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乙可知,当R
2=0Ω时,
=2A
-1
,
则电路中的电流l
1=0.5A,此时只有R
1接入电路,别由
可科得,电源的电压:U=I
1R
1=0.5AxR
1
,
当R
2=10Ω时.
=6A
-1
,
则电路中的电流I
2=
A。因串联电略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
解得:R
1=5Ω,电源电压U=l
1R
1=0.5Ax5Ω=2.5V.
当R2阻值为0时,总电阻最小,总电流最大,U不变总功率最大,所以PMAX=UI=2.5V×0.5A=1.25W。
故答案为:5;2.5;1.25.
17.【答案】
(1)
(2)右;断路
(3)0.2
(4)20;1.5
(5)20Ω和10Ω和5Ω
【解析】(1)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组成,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电源电压是3V,由(3)可知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为1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3V,电压表和灯泡并联,使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减小,将开关的右端接线柱和变阻器的左下端接线柱连接,如图所示:
;(2)为了保护电路,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阻值最大处,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到最右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之外的电路是连通的,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断路了。(3)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的示数是0.2A。(4)因电压表示数为1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3V-1V=2V
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是电阻电压的2倍,将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后,为保持电压不变,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为2×20Ω=40Ω
而题中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所以,即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也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1V。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及分压原理有
UV=1.5V
所以调节后的电压值应该不低于1.5V。(5)先后将20Ω和10Ω和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变阻器的滑片从阻值最大处向阻值较小处滑动,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进行实验,可以避免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8.【答案】
(1)
(2)小灯泡断路
(3)0.3;0.75;小于
(4)3;变大;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滑动变阻器量程过小
【解析】【(1)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说明电路电流变大,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小,实验电路补充完整后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是小灯泡断路,造成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电流极小。(3)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接入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则示数为0.3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小灯泡在额定状态下的电阻为
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3V,小灯泡强烈发光,假设灯泡的电阻不变,则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
但实际上随着灯泡两端电压变大,电阻丝温度增大,灯泡的电阻也将变大,则此时实际功率将小于1.08W。(4)由图象可知小红将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控制为
当定值电阻由5Ω换为10Ω时,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故为达到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变大以增加其分压能力。由
可知,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保持该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更换50Ω的定值电阻继续进行此实验,滑动变阻器接入最大量程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最小,此时
可知此时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分压能力有限,故无法继续进行实验。
19.【答案】
(1)电流;电压
(2)0.5
(3)先变大后变小
(4)0.2;1.8
【解析】(1)电路中表a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则a是电流表。表b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则b是电压表。(2)根据
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3)由图可知:小灯泡的电功率(亮度)变大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4)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灯丝的电阻
当电压表b的示数为3V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则小灯泡的最小功率
小灯泡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可以高出其额定电压的
,则小灯泡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为
即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所以小灯泡的最大功率
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从0.2W至1.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