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第一节从闪电谈起同步优化
一、单选题(共12题)
1.跟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跟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是(??
)
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无相互作用???????????????????????????D.?不确定
2.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连接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电荷从A移动到B?????????B.?正电荷从B移动到A?????????C.?电流从A移动到B?????????D.?电子从A移动到B
3.三个用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发生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请判断这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
A.?甲、乙、丙都带电??????????????????????????????????????????????
B.?甲、乙不一定带电,丙一定带电
C.?甲、乙一定带电,丙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D.?甲可能不带电,乙、丙一定带电
4.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中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时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
)
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
C.?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D.?一个小球带正电,两个小球不带电
5.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指施之一,如图所示,医用外科口罩由口罩体、鼻夹口罩带组成,口罩体采用三层工艺制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口罩体的长度约为175mm
B.?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约为50g
C.?口罩体中带有静电的熔喷布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D.?佩戴口罩时,轻压鼻夹能使其与鼻梁贴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6.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 )
A.?甲物体带正电、乙物体带负电?????????????????????????????B.?甲、乙两物体均带正电
C.?甲物体带负电、乙物体带正电?????????????????????????????D.?甲、乙两物体均带负电
7.下列哪种现象属于摩擦起电( )
A.?梳头时塑料梳子摩擦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电源给用电器供电??????????????????????????????????????????????
D.?利用风力发电
8.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B.?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
C.?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9.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鉴定( )
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带负电?????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D.?小球可能不带电
10.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说明( )
A.?两金属箔都带正电荷??????????????????????????????????????????
?B.?两金属箔都带负电荷
C.?金属箔一片带电正荷,一片带负电荷??????????????????D.?无法确定
11.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12.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二、填空题(共4题)
13.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________电荷,用这个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2个箔片上带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的结果。
14.小红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电,实验室中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________。同时她感觉玻璃棒变热,这是通过________(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玻璃棒的内能
导致玻璃棒温度升高。
15.通常情况下,橡胶棒是________(填“导体”或“绝缘体”),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具有________的性质,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开,则此时验电器带________电,该过程中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填序号即可)(①“从金属箔片到金属球”或②“从金属球到金属箔片”)。
16.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带同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排斥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测微小力的电子秤和两个带同种电荷的金属球A、B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他们先将电子秤调零,如图(a)所示。然后让金属球A、B分别带等量同种电荷,带电体间排斥力的大小通过电子秤的示数观察。己知如图(c)、(d)中A、B球间距相同,且大于如图(b)中A、B球间距;如图(b)、(c)中A,B球电量相等,且大于如图(d)中A、B球的电量。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如图(b)和(c)中电子秤示数和相关条件可得:
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如图(c)和(d)中电子秤示数和相关条件可得: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
17.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________:
A.失去了一些质子
B.得到了一些电子
C.失去了一些电子
D.创造了负电荷
(2)根据你的分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________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________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________,异种电荷________.
1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某学习小组同学做的几个探究性小实验,请回答:
(1)甲图: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秒后的现象如图甲所示,该现象说明________越高,________越快;
(2)乙图:用手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厚玻璃筒内空气的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达到棉花的燃点,玻璃筒内棉花着火;
(3)丙图: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时,稍稍用力向上拉,测力计的示数会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________;
(4)丁图:用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是因为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主动式空气净化器
图甲为某型号主动式空气净化器,在出风口处加装负离子发生器,将空气不断电离,产生大量负离子,被微风扇送出,形成负离子气流,有效、主动的向空气中释放净化灭菌因子,通过空气会扩散的特点,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对空气进行无死角净化,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向室内环境提供干净的空气,使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健康空气”的标准。
该主动式空气净化器在不同档位工作时的参数如下表所示.净化空气量是指1h净化空气的体积;净化效率等于净化前后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的差与净化前有害气体浓度的百分比.
工作档位
待机
1档
2档
3档
4档
5档
6档
电阻(Ω)
54000
2104
1100
75
645
400
327
净化空气量(m3/h)
-
120
240
360
500
610
760
噪音(dB)/声强级
-
23
32
39
47
49
55
(1)负离子气流能有效吸引空气中颗粒物,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2)该净化器接在家庭电路中,在2档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___A,如果室内面积为50m2
,
房间的高度为2.5m,请你计算该空气净化器工作档位为4档时,理论上1h可以净化房间内空气________次.
(3)利用气敏电阻可以检测空气质量,如图乙所示为检测电路,定值电阻
,电源电压恒为28V;如图丙所示为气敏电阻阻值随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β(μg/m3)的变化曲线.现用此电路检测该型号净化器的净化效率:净化器启动前,检测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此时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是________μg/m3
,
净化器正常使用30min后,检测电路的电流变为0.1A,则该空气净化器的实际净化效率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跟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带负电,跟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带正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A。
2.【答案】
C
【解析】AB.正电荷是原子核,不会运动,A、B不符合题意;
CD.A带正电,B不带电,说明A失去电子,电子从B向A运动,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从A到B,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
C
【解析】由于甲、乙两小球相斥,因为只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即说明甲、乙一定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
由于乙、丙两小球相吸,因为吸引情况有两种可能,即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故由于乙一定带电,则丙球有两种可能,即丙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答案为:C
4.【答案】
C
【解析】AB.若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或者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则一定会出现带同种电荷的两个小球互相排斥;所以不可能是三个小球都带电,AB不符合题意;
C.若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另一个小球不带电,则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靠近时相互吸引,同时两个带电小球都会吸引不带电的小球,C符合题意;
D.若两个小球不带电,另一个小球带电,则两个不带电的小球靠近时不会相互吸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A.口罩的长度大约是17cm,也就是170mm左右,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约为3g,B错误,符合题意;
C.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轻压鼻夹能使其与鼻梁贴合,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
D
【解析】解: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且丙物体带正电,乙物体吸引丙物体,故乙带负电;甲物体排斥乙物体,故甲带负电.对照选项可知,只有D是正确的.
故选D
7.【答案】
A
【解析】A、干净的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带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故A符合题意;
B、同种电荷排斥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不是产生电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不是摩擦起电,故C不符合题意;
D、风力发电是产生电能的过程,不是带上电的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
D
【解析】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若相互吸引,A端有可能不带电或带正电;故AB错误;
若相互排斥,A端一定带负电,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9.【答案】
B
【解析】解:题中说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此棒一定带负电,棒与小球排斥,说明棒与小球带同种电荷,即小球也带负电
。
故选B
。
10.【答案】
B
【解析】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故其两个金属
箔片会张开.故选B.
11.【答案】
D
【解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AB、玻璃棒带正电,当其与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也带正电,故AB错误;
C、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显正电性,是由于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的缘故,故C错误;
D、据验电器的原理可知,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
A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摩擦起电的实质.
A、自然界中,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一定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一定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所以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故A正确;
B、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故B错;
C、静电现象是由于物质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而产生的现象,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故C错;
D、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不同的物体互相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弱的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电子本领强的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使电子发生了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D错.
故选
A.
13.【答案】
负;排斥
【解析】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原因是两片金属箔都带上了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4.【答案】
验电器;做功
【解析】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摩擦是丝绸对玻璃棒做功,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玻璃棒的内能。
15.【答案】
绝缘体;吸引轻小物体;负;①
【解析】橡胶棒导电性能差是绝缘体。橡胶棒和毛皮摩擦,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橡胶棒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金属箔片上上,因此验电器带负电;因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金属箔片到金属球。
16.【答案】带同种电荷的带电体,带电量相等时,间距越大,排斥力越小;带同种电荷的带电体,间距相等时,带电量越少,排斥力越小???
【解析】(1)(b)、(c)中A,B球电量相等,
(b)中A、B球间距小于(c)
中A、B球间距,(b)中电子秤示数大于
(c)中电子秤示数,故可得出:带同种电荷的带电体,带电量相等时,间距越大,排斥力越小;
(2)(c)、(d)中A、B球间距相同,
(c)中A、B球电量相等大于(d)中A、B球电量,
(c)中电子秤示数大于(d)中电子秤示数,
故可得出:带同种电荷的带电体,间距相等时,带电量越少,排斥力越小。
故答案为:(1)带同种电荷的带电体,带电量相等时,间距越大,排斥力越小;(2)带同种电荷的带电体,间距相等时,带电量越少,排斥力越小??
.
17.【答案】
(1)B
(2)一定
(3)两;相互排斥;相互吸引
【解析】(1)由原子结构的知识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相等,由于不同原子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摩擦时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得到了一些电子,故B符合题意;
(2)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玻璃棒带正电,说明玻璃棒失去电子,则丝绸一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B;(2)一定;(3)两;排斥;吸引。
18.【答案】
(1)温度;分子热运动
(2)增大;升高
(3)玻璃板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4)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1)由于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活塞迅速向下压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3)缓慢向上提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引力;(4)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即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19.【答案】
(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意思到位即可)
(2)0.2;4
(3)0.8;87.5
【解析】(1)负离子是带电微粒,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可以吸引空气中的颗粒物;
(2)根据电压和电阻,计算工作电流为;
根据面积和高计算空气体积为V=50m2×2.5m=125m3
,
由于在4挡时,能净化空气500m3
,
所以要净化125m3
,
会净化的次数是;
(3)根据电源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为
,
结合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气敏电阻为R气=70Ω-10Ω=60Ω,
对应的气体浓度为0.8μg/m3
,
当电流为0.1A时,总电阻为
,
气敏电阻为R气'=280Ω-10Ω=270Ω,此时的气体浓度为0.1μg/m3
,
空气净化效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