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南京各界人士沉痛悼念
南京大屠杀遇害难者
缅怀先烈伟绩
护林防火宣传
扫墓祭祖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十四课
服饰变换
饮食变化
我们的思考
住宅变迁
习俗变革
课程标准
人教版历史必修②
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在生活中改变着世界。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中国八大菜系
川菜
香辣炒蟹
徽菜
符离集烧鸡
鲁菜
迎宾花篮
苏菜
清炖蟹粉狮子球
闽菜
干烧鱼
湘菜
红煨鱼翅
粤菜
金牌烧乳鸽
浙菜
西湖醋鱼
长沙臭豆腐
剁辣椒蒸鱼头
中国的传统饮食十分丰富,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长沙的一些风味点心或特色菜肴。
西餐: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讲究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是
否合理,以及营养成分是否被
充分吸收。)
此外,在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餐具、礼节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中餐:强调色、香、味俱全,
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下人民生活艰苦,需凭票购物。
改革开放后的饮食结构
1987年发起“菜篮子工程”
即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品消费所采取的改进副食品产供销渠道的一系列措施。 列入“菜篮子工程” 范围的副食品品种大致有五类:如猪肉、禽蛋、蔬菜、水产品、牛奶等。
【数据】在被问及“你一般多久买一次衣服”时,有逾六成的女性选择了“不一定”,有两成回答“每月买几次”。仅有17%的人选择“每月买一次”或“每两三个月买一次”。
——《长沙晚报》(2008.03.18 )
【数据】“在大百货商场买衣服,占你所买服装比重的有多少?”
有近六成选择了“在大百货商场买衣服”,逾三成则选择了“品牌专卖店”。
——《长沙晚报》(2008.03.18 )
《长沙晚报》: 长沙女性买衣服真舍得花钱
阶 段 流行服饰及特征
1840 ——1949
长袍马褂、西装、
中山装、旗袍等
列宁装、中山装
布拉基、绿军装等
西装、夹克、休闲装等
自主学习:观察下列图片,并结合教材P64-66,填写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进入
1949 ——1978
1978 ——目前
小结: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发展趋势是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统一”走向“个性化”。
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
与世界接轨,
异彩纷呈 。
新与旧、中与西
这两对矛盾的复杂交织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殊面貌
老北京的建筑经典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传统建筑
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
传统建筑
最早出现在租界的“洋房”
里弄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方式已完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至四层。
在城市的边缘充斥的破烂阴暗的棚户区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政策。近十多年来,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天津大型安居工程——华苑小区
新式住宅
新式住宅
新式住宅
传统社交礼仪
你是怎样看待“断发易服”和“从鞠躬到握手” 的?
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
剪辫子
“小脚到高跟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
革除陋习、树立新风尚、休闲方式多样化
热烈欢迎来到望城格塘千龙湖
神奇秀美的张家界
外因
内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
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政治变革:
经济发展:
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
西学东渐: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材料一: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用“拿来主义”来对待西方文化;
弘扬博大精深且具有深厚的历史底
蕴的中国文化;
找到与西方文化和谐的结合之路。
我的观点
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和感悟?(可以从本节课我们所学的任何一点切入,任你思维纵横古今)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演练广场
1、戊戍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着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
2、1920年,一人到广州,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随身带有粮票
C、在西餐馆就餐 D、看到欧式洋房
3、“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体现了
①当代中国人对生命价值的高尚追求
②现代生活节奏的高效与快捷
③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
④现代人对金钱的崇拜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B
B
A
查一下自家餐桌,有哪些是反季节蔬菜或非本地食品?我们的餐桌上之所以如此丰富,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哪些政策?
冬天吃的黄瓜、西红柿、辣椒等,内地吃的
海鲜等;主要得益于政府发动的“菜篮子工程”。
演练广场
(1)上图书馆或上网查找一些关于清明节的诗词。
(2)回家找一件旧衣服(中山装或旗袍等),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你喜欢这些服装吗?说明理由。
课后拓展探究:
男装
长袍马褂
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
西装
中山装
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
鸦片战争前的旗袍
改良后的旗袍
女装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
三十年代的旗袍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
50年代女性的又一时尚——布 拉 基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
魅力依旧的中山装
个性化的现代西装
改革开放后
休闲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