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材料一:他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还反对男尊女卑的现象。
材料二:(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因之古之君主,受到人民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名之为独夫”。
材料三:亡国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的沦亡。他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接着又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材料四: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花树就不存在,他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座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 提出了与王阳明不同的观点。
阅读上述四则材料,分析指出分别属于谁的主张 ?并说明理由。
考考你:
左边下方是一幅什么名画?
它与人文主义有什么联系?
什么是人文主义?
智慧女神雅典娜
美神维纳斯
众 神 之 神 宙斯
人文主义的含义?
“人文主义”( humanism )
注重人、人性;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
古希腊的神化故事的基本特点: 人形化、人性化
特点:A 人性 B 理性 C 超越性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演变
起源:
兴起发展:
进一步弘扬:
古希腊的人文思想公元前5世纪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4~17世纪
启蒙运动17 ~ 18世纪
章节结构分析:
第五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一.智者学派
1.背景(公元前5世纪)
①雅典经济的繁荣
③人的社会地位日益突出
②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
2.研究内容: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马恩选集》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3.代表人物及主张:
(1)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含义: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评价: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
(3)社会道德不应该强求一律
普罗泰格拉(约前481—约前411)
★4.评价:
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例如,“人是万物尺度”的主张,它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我们有理由把智者运动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泰格拉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二.苏格拉底
1.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主张: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即知识”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认识你自己”
隐士与熊的故事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
没有人自愿做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没有知识,甚至无法去道德 ——认识你自己,知识来源于教育——知识就是道德(或道德就是知识,或知德合一)
★3.评价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1.柏拉图:
关注点、代表作、评价
2.亚里士多德:
关注点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理想国》
柏拉图
第一等级:“贤哲”,具有智慧的品德,国家的统治者
第二等级:武士,具有勇敢的品德,国家的捍卫者
第三等级:农民、手工业者,具有节制的品德,国家的劳动者和供养者
(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 ,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对哲学、逻辑学、历史学、政治学、诗学、数学、生物、心理学、论理学等都进行过有意义的探索。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辩论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依据课文,归纳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者的主张,并比较他们的异同?
重 要 主 张
普罗泰格拉
苏格 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感觉,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尊严。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不强求道德一律。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理想国”学说)
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相同
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
不同
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强调人的理性(美德),重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