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授课讲义
学员姓名
年级
初二
科目
物理
日期
时段
授课教师
课题
第八讲:凸透镜成像(实验课)
学习目标
1.
凸透镜的认识和区分;
2.
凸透镜的三种特殊图线的画法;
3.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和原理;
4.
凸透镜成像的简单计算;
圆桌会议:
放大镜有没有玩过?有什么特点?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1、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
)镜。
2、判断下列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3、透镜的认识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4、凸、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
F
)
(
F
)
(
F
)
(
F
)
(重点)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在此给到凹透镜的三种光线的总结(不用强调)
练习:填充相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5、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老师在图上用画图的方式教学生,从而得出是会聚作用或者发散作用)
凸透镜可以将太阳光会聚一点
凸透镜对平行光线具有
作用
凹透镜对平行光线具有
作用
通过上图可知:凸透镜的球面越凸,焦距就越
,
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就越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三、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和规律表格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实验: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u
像物在凸透镜同侧、异侧
像的正倒
大小
像的虚实
像距v
应用
U
>2f
异侧
实像
照相机
U
=2f
异侧
实像
f<
U
<2f
异侧
实像
投影仪
U=f
一束平行光
探照灯
U
同侧
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概括为下述两条。
一是:成像由两个转折点:一倍焦距分虚实:
u=f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
u=2f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二是:物近,像远,像大;物远,像近,像小。
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
增大
(
减小
)
像
变大
(
变小
)
)
⑸成虚像时:
(
物距减小
(
增大)
像距
减小
(
增大
)
像
变小
(
变大
)
)
3、在实验中若发现无论光屏如何移动,均无法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有两个方面:
①物体在焦点或焦点以内。
②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若在实验中用纸遮挡凸透镜一部分,或凸透镜不小心损坏了一部分,则仍然成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变暗一些。
实像与虚像:
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反之,则称为虚像。实像和虚像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一、凸透镜的物距、像距、焦距的关系
【例1】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8厘米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例2
】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变式训练1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离凸透镜20厘米处的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若要在光屏上成一放大的像,则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40厘米
二、凸透镜成像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关系
【例3】
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像变化的规律是
(
)
A.像距逐渐增大,像也逐渐变大.
B.像距逐渐减小,像也逐渐变小.
C.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
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
【A组】(时间10分钟,共10道题,满分30分)
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_作用。
2.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处。
3.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靠近时,物体成_______立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此时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的焦距时,像逐渐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___(填“变大”或“缩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_______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4.小午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拟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若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
5.近视眼镜片是___________镜。
6.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只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只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只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7.关于虚像和实像,正确的判断依据是(???
)
A.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B.光的折射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
C.光的反射成实像,光的折射成虚像???
D.光的反射可成实像也可成虚像
8.下列光学仪器中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平面镜???
D.投影仪
9.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在屏上成一侧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
A.15cmB.f>15cm???
C.f<15cm???
D.f>30cm
10.摄影师给全班同学合影,通过取景框发现站在边上的小明和小刚没有进入取景框,请问摄影师应该怎样才能照好这张合影。
【B组】(时间10分钟,共5道题,满分50分)
1.图(6)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出现“F”画面,则幻灯片的插法应该选取
(
)
2.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得此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10cm,若想用此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
大于10cm
B.
在10cm和20cm之间
C.
小于10cm
D.
大于20cm
3.(2000年中考)此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4.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40cm
B、30cm
C、20cm
D、10cm
5.一凸透镜的焦距在10~20cm之间,当物体距透镜25cm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A、缩小的像
B、放大的像
C、正立的像
D、倒立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让学生填写】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应用
倒正
大小
虚实
位置
平行光
1、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
B、该透镜可作为放大镜使用
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厘米时,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厘米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
发光体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近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像,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是
()
A.像距变大,像变大.
B.像距不变,像变大.
C.像距变小,像变小.
D.像距变大,像变小.
3关于凸透镜成像的正确说法是
()
A.只能成实像.
B.只能成虚像.
C.可以成实像或虚像.
D.不能成像.
4
如图(3)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AB代表物体,A'B'代表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这种情况
()
A.可用于放大镜观察物体.
B.可用于幻灯机放映幻灯片.
C.可用于照相机拍摄照片.
D.可同时用于照相和放映幻灯片.
5.幻灯放映员想调整一下幻灯机,使银幕上原来较小的像再大些,下面的操作中可行的是()
A.幻灯机远离银幕,镜头移近幻灯片.
B.幻灯机移近银幕,镜头远离幻灯片.
C.幻灯机远离银幕,镜头远离幻灯片.
D.幻灯机移近银幕,镜头移近幻灯片.
6、用凸透镜观察物体时,要看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
A、小于焦距
B、等于焦距
C、小于2倍焦距
D、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
7.有一凸透镜f=15cm,若物体放在焦点外5cm,则像一定是(
)
A.正立放大虚像
B.倒立放大虚像
C.倒立缩小实像
D.倒立放大实像
8.春节时,我想给家人拍照留念,请你告诉我,家人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u必须满足的条件为
(
)
A.u>f
B.u>2f
C.u=2f
D.2f>u>f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
)
A.变成了小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
C.比原来暗了;
D.与原来一样。
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结果表明:当把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像在______;当把物体放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像在______。
11.在图(7)中画出入射光线1、2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标出方向)
12
在图(8)中画出了一束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试在图中长方形框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图(7)
图(8)教师授课讲义
学员姓名
年级
初二
科目
物理
日期
时段
授课教师
课题
第八讲:凸透镜成像(实验课)
学习目标
1.
凸透镜的认识和区分;
2.
凸透镜的三种特殊图线的画法;
3.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和原理;
4.
凸透镜成像的简单计算;
圆桌会议:
放大镜有没有玩过?有什么特点?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1、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镜。(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
)镜。(凹透镜)
2、判断下列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3、透镜的认识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4、凸、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
F
)
(
F
)
(
F
)
(
F
)
(重点)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在此给到凹透镜的三种光线的总结(不用强调)
练习:填充相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5、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老师在图上用画图的方式教学生,从而得出是会聚作用或者发散作用)
凸透镜可以将太阳光会聚一点
凸透镜对平行光线具有
作用
(会聚)
凹透镜对平行光线具有
作用(发散)
通过上图可知:凸透镜的球面越凸,焦距就越
,
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就越
。
(越小)、(强)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法指导:老师根据前面学习的内容。用画图的方式教学生成像的原理和规律!这样记忆比较深刻。
1、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三、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和规律表格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实验: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带着学生从上面的画图中一起找,一起完成】
物距u
像物在凸透镜同侧、异侧
像的正倒
大小
像的虚实
像距v
应用
U
>2f
异侧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U
=2f
异侧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
U
<2f
异侧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
U=f
一束平行光
探照灯
U
同侧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概括为下述两条。
一是:成像由两个转折点:一倍焦距分虚实:
u=f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
u=2f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二是:物近,像远,像大;物远,像近,像小。
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
增大
(
减小
)
像
变大
(
变小
)
)
⑸成虚像时:
(
物距减小
(
增大)
像距
减小
(
增大
)
像
变小
(
变大
)
)
3、在实验中若发现无论光屏如何移动,均无法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有两个方面:
①物体在焦点或焦点以内。
②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若在实验中用纸遮挡凸透镜一部分,或凸透镜不小心损坏了一部分,则仍然成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变暗一些。
实像与虚像:
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反之,则称为虚像。实像和虚像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一、凸透镜的物距、像距、焦距的关系
教学指导:这里注重对于前面成像原理的考察。主要教会学生怎么去找物距、像距、焦距。通过成像的表格进行答题。
【例1】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8厘米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解析】v=10cm时,是缩小实像 ∴ f<v<2f ,
f<10<2f ,5cm<f<10
cm
,10cm<2f<20
cm
又知u=8cm时,
∴
f<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B
【例2
】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解析】 u=15cm时,是缩小实像 ∴ u>2f 15
cm>2f f<7.5
cm 又知u=9cm时,是放大实像
∴ f<9
cm<2f 9cm>f>4.5
cm
综合两个不等式得:4.5cm<f<7.5
cm
关键:审题时注意物距、像距的文字表达以及像的性质
【答案】C
变式训练1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离凸透镜20厘米处的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若要在光屏上成一放大的像,则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40厘米
【解析】v=20cm时,是缩小实像 ∴ f<v<2f ,
f<20cm<2f ,10cm<f<20
cm
,20cm<2f<40
cm
又因为成放大实像
∴
f<u<2f
∴
10cm<u<40cm
【答案】C
二、凸透镜成像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关系
教法指导:注重前面表格后面规律的使用。让学生从表格中去找规律,再进行总结。也可以从实验的原理出发去进行讲解
【例3】
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像变化的规律是
(
)
A.像距逐渐增大,像也逐渐变大.
B.像距逐渐减小,像也逐渐变小.
C.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
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
【解析】根据前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所以答案选D
【答案】D
【A组】(时间10分钟,共10道题,满分30分)
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_作用。
2.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处。
3.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靠近时,物体成_______立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此时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的焦距时,像逐渐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___(填“变大”或“缩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_______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4.小午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拟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若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
5.近视眼镜片是___________镜。
6.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只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只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只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7.关于虚像和实像,正确的判断依据是(???
)
A.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B.光的折射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
C.光的反射成实像,光的折射成虚像???
D.光的反射可成实像也可成虚像
8.下列光学仪器中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平面镜???
D.投影仪
9.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在屏上成一侧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
A.15cmB.f>15cm???
C.f<15cm???
D.f>30cm
10.摄影师给全班同学合影,通过取景框发现站在边上的小明和小刚没有进入取景框,请问摄影师应该怎样才能照好这张合影。
【答案】
折射?
会聚?
发散?
2.焦点?
3.倒?
实?
变大?
变大?
正?
放大?
虚?
4.>10cm?
小于?
10cm,大于5cm?
<5cm?
5.凹透??
6.C?
7.B?
8.
D
?9.C?
10.摄影师向后退,增大物距,从而减小像的大小,同时将镜头适当往后缩,得到清晰的像?
【B组】(时间10分钟,共5道题,满分50分)
1.图(6)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出现“F”画面,则幻灯片的插法应该选取
(
)
2.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得此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10cm,若想用此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
大于10cm
B.
在10cm和20cm之间
C.
小于10cm
D.
大于20cm
3.(2000年中考)此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4.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40cm
B、30cm
C、20cm
D、10cm
5.一凸透镜的焦距在10~20cm之间,当物体距透镜25cm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A、缩小的像
B、放大的像
C、正立的像
D、倒立的像
【答案】1.A
2.C3.A4.D5.D
凸透镜成像规律【让学生填写】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应用
倒正
大小
虚实
位置
平行光
1、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
B、该透镜可作为放大镜使用
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厘米时,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厘米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
发光体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近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像,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是
()
A.像距变大,像变大.
B.像距不变,像变大.
C.像距变小,像变小.
D.像距变大,像变小.
3关于凸透镜成像的正确说法是
()
A.只能成实像.
B.只能成虚像.
C.可以成实像或虚像.
D.不能成像.
4
如图(3)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AB代表物体,A'B'代表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这种情况
()
A.可用于放大镜观察物体.
B.可用于幻灯机放映幻灯片.
C.可用于照相机拍摄照片.
D.可同时用于照相和放映幻灯片.
5.幻灯放映员想调整一下幻灯机,使银幕上原来较小的像再大些,下面的操作中可行的是()
A.幻灯机远离银幕,镜头移近幻灯片.
B.幻灯机移近银幕,镜头远离幻灯片.
C.幻灯机远离银幕,镜头远离幻灯片.
D.幻灯机移近银幕,镜头移近幻灯片.
6、用凸透镜观察物体时,要看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
A、小于焦距
B、等于焦距
C、小于2倍焦距
D、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
7.有一凸透镜f=15cm,若物体放在焦点外5cm,则像一定是(
)
A.正立放大虚像
B.倒立放大虚像
C.倒立缩小实像
D.倒立放大实像
8.春节时,我想给家人拍照留念,请你告诉我,家人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u必须满足的条件为
(
)
A.u>f
B.u>2f
C.u=2f
D.2f>u>f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
)
A.变成了小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
C.比原来暗了;
D.与原来一样。
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结果表明:当把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像在______;当把物体放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像在______。
11.在图(7)中画出入射光线1、2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标出方向)
在图(8)中画出了一束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试在图中长方形框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图(7)
图(8)
【答案】
1.C
2.D
3.C
4.B
5.A
6.D
7.B
8.B
9C
10.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两倍焦距以外
11.略
12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