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复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13 12:1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2011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必修(Ⅲ )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作用 评价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比较
新旧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两次转变
第一次: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改良(改革),遭冷遇,转而走上革命道路。
第二次: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合作(最伟大的转变)
孙中山能够实现伟大转变的原因:
1、根本原因:孙坚持民主革命,不断探索的革命精神
2、客观条件多次斗争屡遭失败的教训;
十月革命的影响(苏联的帮助);
五四运动的影响(显示了工人阶级伟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学习什么?
1、学习孙中山先生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精神。
2、学习孙中山先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孙中山先生,为民族革命鞠躬尽瘁的精神。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时间 著作 理论 作用 认识
萌芽 学案与测评35页
形成
成熟
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
形成历史背景
形成的标志:讲话
逐步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
 发展
南巡讲话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形成概念)
三个代表:背景、内容、意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怎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理论
形成体系
20世纪三次历史性巨变
1、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2、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3、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三大理论性成果
1、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理论
3、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核心:实事求是
   四大理论成果的作用
1、三民主义:指导了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2、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
3、邓小平理论:指导了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
4、三个代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石,是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模式
孙中山:走欧美式的道路
毛泽东:从走俄国式道路到走自己的路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
材料一 “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材料二 “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1979年11月26日
材料三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
(1)阅读材料一,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依据。
(2)阅读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回答: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怎样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1、孙中山所主张的社会革命是指(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三大政策
2、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的最大进步是 ( )
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满洲贵族 D.反对帝国主义
3、对于1978年底邓小平所作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
B.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
C.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D.是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4、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5、“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不包括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先进道德的发展方向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