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7 06: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
2、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等探索活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数学知识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教学难点 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模式分析(一中心四环节) 《圆的认识》是在设计时我紧扣学校的“问题教学模式”,抓住这一核心,围绕三个核心问题:画圆?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特征?来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提问、探问、释问、练问的环节层层推进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二、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交流汇报,点拨释疑。
三、
巩固拓展,总结提升
1、情境引入。
判断游戏的公平性,从而引出圆的认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教师归纳、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核心问题。
(一)画圆
1、找生活中的圆。
2、摸圆。
3、描圆。
4、展示学生画的圆。
5、师示范画圆。
6、生规范的画一个圆。
7、展示用圆规画的两个大小不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出示自学要求后学生进行自学。
2、交流圆的各部分名称。
质疑:圆上是指的哪?
3、各部分名称理解填空。(幻灯出示)
4、找圆的半径、直径。(幻灯出示)
5、理解圆内所有线段中,直径最长
(三)理解圆的特征
1、出示导学要求。
2、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与圆的特征。
3、将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通过质疑、追问等活动让学生完全掌握圆的特征。
5、学生解决刚开始游戏公平性的问题。
6、小资料(幻灯出示)
1、考算力。
2、考判断力。
3、考眼力。
4、考想象力。
5、全课小结。
5、欣赏生活中的圆,抛出课后思考题。
生说说哪个游戏设计公平,公平在哪?
生提出问题(怎样画圆、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特征等)
生说生活中的圆
生感知
生进一步体验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
体验用圆规画圆的优越性
生理解方法
生规范画圆
初步感受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生自学
生描述、指、画等
生动手找一找
生齐汇报
生找并什么理由
生先观察,指名汇报
生默读
生先独立思考,写下自己的发现
组内交流
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
生阐述理由
生理解、解释
生完成、汇报交流
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画圆? 各部分名称? 特征?
定点(位置)圆心:o

定长(大小) 半径:r r= d( 无数条 相等) 同圆
直径:d d=2r (无数条 相等) 等圆
旋转一周
教学反思: 1.学生在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时有些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认真地去读,以至于在后面标出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时有点困难。
2.在学生想办法帮老师画半径是10米的圆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有点心急。
3.整节课以游戏的公平性导入,让学生提出问题,紧紧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通过自学、操作,让学生不断的交流探索,在学生交流中引导点拨,不断提升学生的见解,做到了还学与生,让学与生,助学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