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达标卷(三)
一、选择题(30分)
(2020·真题)关于以下三个反应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三种反应物均可在食品加工中用作膨松剂
B.用加热的方法无法区分
和
C.充分加热等质量的三种反应物生成
的质量相等
D.三个反应均属于分解反应
(2019·同步练习)某种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实验时取
该氧化物,经过充分的化学反应,得到铁
,则该铁的氧化物中
与
分别是
A.
,
B.
,
C.
,
D.
,
(2019·期末·北京北京市怀柔区)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活字印刷:
B.陶瓷烧制:
C.火药使用:
D.粮食酿醋:
(2021·专项)下列有关概念的辨析正确的是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③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
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⑤合金在化学性质上不再具备金属的特性
⑥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A.①④
B.②③
C.④⑥
D.⑤⑥
(2020·真题·四川攀枝花市)真空包装食品进入高原地区,包装袋往往会鼓起,这是因为包装袋内的气体分子
A.质量增大
B.间隔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2018·模拟·广东深圳市)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下列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何意
,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
C.千锤万凿出深山,
——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D.美人首饰侯王印,
——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2021·同步练习)煤炉火焰越扇越旺,而蜡烛火焰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2020·真题·湖北黄冈市)将
酒精()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
、
和
,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
A.
B.
C.
D.
(2021·专项)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
和
,且测得反应后所得
、
、
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
B.
C.
D.
(2018·模拟·四川成都市武侯区)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与反应
秒时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的值为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
倍
(2019·模拟·云南昆明市)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
B.
C.
D.
(2019·期末·上海上海市)经过测定知道,某气体
在
、
时的密度为
,查阅常见气体的密度(
与
时)如下表:
根据
气体的密度及上表数据分析,下列对于气体
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气体
燃烧后一定有水生成,则气体
中一定含有
B.该气体
一定是
或
C.如果该气体引燃时发生爆炸,则气体
一定是
与
的混合物
D.如果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
一定是混合物
(2020·专项)如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
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2020·同步练习·上海)物质分别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有
和
生成的是
A.木炭
B.硫
C.氢气
D.酒精
(2019·期末·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催化剂
C.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
D.密闭容器中的物质总质量始终为
(2020·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2018·期中·北京北京市西城区)韭菜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蔬菜,每
韭菜中含铁
。这里的“铁”指的是
A.铁元素
B.铁单质
C.氧化铁
D.铁的化合物
(2017·模拟·上海上海市闵行区)含氟牙膏中常添加氟化钠,
中
元素的化合价是
A.
B.
C.
D.
(2018·模拟·广东深圳市)如图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向
的
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将
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将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等质量金属镁片和锌片混合
(2020·模拟·上海上海市闵行区)气体
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将气体
依次通过灼热氧化铜、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蓝色。你认为气体
组成的可能性有
A.
种
B.
种
C.
种
D.
种
二、填空题(15分)
(2020·模拟·广东广州市黄埔区)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框中的物质属于
(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纯净物、④混合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
(2018·期末·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
磷在氧气中燃烧:
,属于
反应。
(2021·专项)现有氧化铁和铁的混合物
,将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得到固体物质
,则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至
)。
(2020·同步练习·上海)人体缺乏维生素
(简写
)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品牌维生素
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根据信息进行回答:
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克
的物质的量是
,约含有
个
分子。按标签说明书服用,则每天摄入
。
(2020·同步练习)分子有以下性质:①分子在不断地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③分子很小;下列现象主要反映了分子的上述哪些性质?(填编号)
()自行车轮胎打气后胀大而变“硬”:
。
()
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染红了一杯水:
。
()
水和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
。
()加油站内严禁烟火
。
()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
。
三、计算题(30分)
(2019·模拟·上海上海市闵行区)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反应中水分的蒸发,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1)
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
(2)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3)
过滤后溶液的质量为
。
(2019·同步练习)根据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其式量。
(1)
会引起地球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
(2)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
(3)
工业上产量最多、应用最广的酸——硫酸()。
(2019·期中·天津天津市河西区)某兴趣小组用
氯酸钾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含氧元素)和
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完全反应后、泠却制得
氧气,剩余固体
,请计算:
(1)
二氧化锰的质量。
(2)
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
(3)
氯酸钾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
四、综合题(30分)
(2020·单元测试·上海上海市)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的铁完全燃烧,需消耗
的氧气,同时生成
的四氧化三铁。
(2019·期中·天津天津市宝坻区)长期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我们可以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同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
使硬水变为软水。
(2020·期中·天津天津市南开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
为探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处盛浓氨水,
处放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
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
。
(3)
某化合物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和
水,则
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填符号)。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知识点】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解反应、常见盐的用途
2.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式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3.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
4.
【答案】C
【知识点】混合物、催化剂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元素的定义
5.
【答案】B
【解析】真空包装食品进入高原地区,包装袋往往会鼓起,这是因为压强减小,包装袋内的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知识点】分子的特点
6.
【答案】C
【解析】A、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知骤暖说明气温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所以“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故正确;
B、百练成钢,由生铁和钢的成分可知,炼钢的过程就是逐渐降低生铁中碳等含量,故正确;
C、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故正确。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特点、化学变化、碳酸钙高温分解
7.
【答案】C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8.
【答案】C
【知识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
9.
【答案】B
【知识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10.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
11.
【答案】C
【知识点】化合价的计算
12.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质量守恒定律定义辨析、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13.
【答案】A
【知识点】关于压强的问题、氧气实验室制备-反应原理
14.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定义辨析
15.
【答案】C
【解析】A、由分析可知乙生成了甲和丁,一变多故属于分解反应,A正确。
B、由分析可知丙可能是催化剂,B正确。
C、参加反应甲、丁的质量比为
,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不一定为
,C错。
D、由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不变,反应前总质量
,故密闭容器中的物质总质量始终为
,D正确。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
16.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
17.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存在
18.
【答案】C
【知识点】化合价的计算
19.
【答案】B
【解析】A、向
的
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
不会小于
,A错误;
B
、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当碳酸氢钠完全参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改变,B正确;
C
、恒温蒸发
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时,溶液先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大,饱和溶液后继续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不再变化,C错误;
D
、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等质量镁和锌反应时,镁生成的氢气质量多,锌生成的氢气少,镁比锌活泼,所以镁的反应速率比锌的大,在坐标系中镁对应的速率斜线比锌陡,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0.
【答案】D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检验、二氧化碳的检验、氢气的检验
二、填空题
21.
【答案】②;;;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水,
框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单质;
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氯化氢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条件是点燃,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知识点】微粒与物质变化、微粒与物质分类、化学方程式
22.
【答案】;;
【解析】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
【知识点】化合反应、氧气和磷反应
23.
【答案】;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24.
【答案】;;;;;
【知识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沪教版)、化学式书写及意义
25.
【答案】②;①;②;①;;
【知识点】分子的特点
三、计算题
26.
【答案】
(1)
(2)
(3)
【知识点】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沪教版)、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计算(沪教版)、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碳酸钙和酸的反应、物质纯度计算、溶液的组成
27.
【答案】
(1)
(2)
(3)
【知识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8.
【答案】
(1)
(2)
(3)
【知识点】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氧气实验室制备-反应原理
四、综合题
29.
【答案】
;;;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计算(沪教版)、氧气和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30.
【答案】肥皂水;煮沸
【解析】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加热煮沸能将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知识点】硬水和软水
31.
【答案】
(1)
滤纸条上滴有酚酞溶液处变红
(2)
(3)
、
、
【知识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分子的特点、液态药品的取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