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检测卷(二)
一、选择题
(2020·模拟·上海上海市)用如图的装置和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若被收集的某种气体应由
口通入,则这种气体是
A.氢气()
B.一氧化碳()
C.氧气()
D.二氧化碳()
(2017·模拟·广东深圳市)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为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2018·期末·天津天津市西青区)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C.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D.贵重设备失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2018·期中·上海上海市徐汇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的摩尔质量是
B.质量相同的
、
分子中硫原子个数比为
C.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
D.
约含
个氮原子
(2019·模拟·天津天津市河北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
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其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
气体的盐一定是
C.铁制品锈蚀是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过程
D.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
(2020·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由
、
、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的
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该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A.
、
、
B.
C.
、
D.
、
(2019·期中·广东深圳市南山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一个镁离子带
个单位正电荷
B.
: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C.
:
个氢元素
D.
:氧化钙的化合价为
价
(2019·同步练习)
甲烷完全燃烧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要消耗氧气
B.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C.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
D.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2020·期中·上海上海市)对二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学式为
,叙述正确的是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B.其摩尔质量为
C.对二甲苯中含有
个原子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019·模拟·上海上海市青浦区)已知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也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由此可肯定,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B.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C.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D.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2018·期中·广东深圳市)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
和
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A.
B.
C.
D.
(2020·真题)
年
月
日,
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
年后的第一次飞行。
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相对原于质量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D.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A.
B.
C.
D.
(2019·模拟·上海上海市静安区)物质充分混合后遇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氧气和氮气
B.硫粉和氧气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一氧化碳和氢气
二、填空题
(2020·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符号的含义:
个一氧化二氮分子
;
个银原子
;
个氧原子
;
个硫化氢分子
;
、
、
;
。
(2020·单元测试)用铜丝编制成一个铜网,将铜网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位置,烛焰被切断,铜网上方火焰熄灭,下方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2020·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如图甲所示,先开始燃烧的是
,原因是
。如图乙所示,水中的白磷虽达到较高的温度,但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综上所述,可燃物要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根据这个条件,要让图乙水中的白磷在水中燃烧,应采取
的措施。
(2020·模拟·广东广州市天河区)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請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
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选
(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化钾,现有以下步骤:
蒸发结晶;
过滤;
洗涤、烘干;
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用盛满水的
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填“”或“”)通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
气体,选用的装置依次是
(填编号);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
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编号)。
(2020·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空气中体积分数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约占
;其次是
,约占
;稀有气体约占
;二氧化碳约占
,其他气体约和杂质约占
。
三、计算题
(2021·专项)尿素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化学式为
,试计算:
(1)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2)
尿素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
(3)
尿素的含氮量与多少千克硫酸铵的含氮量相当。
(2020·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取某有机物
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水
,通过计算填空:
(1)
二氧化碳中含
碳元素,
水中含
氢元素。
(2)
该有机物由
种元素组成,分别是
。
(3)
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
(2019·同步练习)在密闭容器内有
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经过电火花点燃,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
。
(1)
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剩余气体可以使木条复燃。计算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及氧气各多少克?
(2)
若用点燃的木条检验,剩余气体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计算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及氧气各多少克?
四、综合题
(2019·模拟·天津天津市滨海新区)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
图一中
是
,
是
。
(2)
图二中
的值为
,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
构成氯化钠固体的粒子是
(填名称)。
(4)
煤油中含有噻吩(用
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噻吩的化学式为
(填字母)。
A.
B.
C.
D.
(2019·期末·北京北京市西城区)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
处、
处的正中间,一段时间后,
处火柴头燃烧,而
处火柴头和
处火柴梗均不燃烧。
(1)
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
。
(2)
能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填序号)。
A.
处火柴头燃烧,
处火柴头不燃烧
B.
处火柴头燃烧,
处火柴梗不燃烧
C.
处火柴头不燃烧,
处火柴梗不燃烧
(2019·模拟·北京北京市通州区)
溶液具有碱性,可清洗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
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一: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
和
的
溶液,依次测量溶液
,记录数据如下表:
[解释与结论]
实验二:将
的
溶液从
持续升温到
,所测得的
如下表:
[解释与结论]
(1)
碳酸钠俗称是
。
(2)
要证明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
变化关系,可选择最佳的一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其结论是
。
(3)
实验二的目的是
。
(4)
小菁将
粉末洒在有油污的餐具上,再加适量热水,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
。
(5)
解释
溶液显碱性的反应如下,请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知识点】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
【答案】C
【解析】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分数增大的物质是生成物,由图中物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可知,甲和乙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丙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而丁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丁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乙物质反应生成了丙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丙物质属于化合物。错误。
B、而丁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丁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与反应无关。错误。C、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D、应该是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甲物质和乙物质没有完全反应。错误。
故选: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
3.
【答案】C
【解析】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采用隔绝氧气或空气进行灭火;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采用隔绝氧气或空气进行灭火;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采用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的方法,故C说法符合题意;
D、贵重设备失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采用隔绝氧气或空气进行灭火;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4.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
,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
。错误;
B、质量相等的
、
分子中硫原子个数比为
,而非
。错误;
C、
的水分子的个数为
,而
的水分子的质量为
,所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
。正确;
D、
约含
个氮分子而非氮原子。错误;
故选:C。
【知识点】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沪教版)、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的关系(沪教版)、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5.
【答案】C
【解析】A、把
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定其
,会污染整瓶药品,浪费药品,操作错误;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
气体的盐一定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错误;
C、铁制品锈蚀是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过程,正确;
D、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
【知识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试纸的使用、氧气和磷反应
6.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备
7.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8.
【答案】A
【解析】A、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故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
个单位正电荷,A正确;
B、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故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B错误;
C、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
表示两个氢原子,C错误;
D、正上方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
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故D错误;
故选:A。
【知识点】化学式书写及意义
9.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计算(沪教版)、氧气和其他物质反应、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0.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11.
【答案】A
【知识点】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排水法收集气体、物理性质
12.
【答案】C
【解析】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此实验室制取
和
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此实验室制取
和
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B错误;
C、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因此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
D、应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都大,所以都不会用到向下排空气法,故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实验室制备
13.
【答案】D
【解析】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知识点】元素的定义
14.
【答案】B
【知识点】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15.
【答案】B
【知识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二、填空题
16.
【答案】;;;;
个二氧化碳分子;
【知识点】化学式书写及意义、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17.
【答案】铜丝的导热性很好,当火焰遇到铜网后,热量迅速被铜丝所散失,所以在火焰上方的就熄灭;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
18.
【答案】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低;;可燃物要和氧气接触;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知识点】燃烧条件的探究、燃烧的条件
19.
【答案】锥形瓶;;;;;;;
【解析】()仪器
的名称是锥形瓶。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故固体和固体加热装置,故气体发生装置应选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化钾,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烘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用盛满水的
装置收集氧气时,水从
管排出,故气体应从
通入;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
气体,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取装置选
,中间用浓硫酸干燥,选用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选用
装置收集,故选用的装置依次是
。
()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实验室制取
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
。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一般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实验室制备
20.
【答案】氮气;;氧气;;;;;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三、计算题
21.
【答案】
(1)
(2)
(3)
【解析】
(1)
尿素[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
尿素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
。
(3)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尿素中含氮元素质量为
;
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与
尿素的肥效相当的硫酸铵质量为
。
【知识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22.
【答案】
(1)
;
(2)
两;
、
(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定义辨析、化学式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23.
【答案】
(1)
,
(2)
,
【知识点】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氧气的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四、综合题
24.
【答案】
(1)
元素;原子
(2)
;失去
(3)
氯离子和钠离子
(4)
B
【知识点】质子、中子、电子数的关系、微粒间的联系与区别、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核外电子排布、构成物质的微粒
25.
【答案】
(1)
一段时间后,
处火柴头燃烧
(2)
AB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观察现象数据、燃烧条件的探究
26.
【答案】
(1)
纯碱或苏打。
(2)
、
、
;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
越大,碱性越强。
(3)
探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碱性强弱的影响。
(4)
温度越髙,碳酸钠溶液的
越大,碱性越强。
(5)
【解析】
(1)
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故填:纯碱或苏打。
(2)
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
变化关系的结论,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
、
、
,结论是: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
越大;故填:
、
、
;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
越大,碱性越强。
(3)
实验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碱性强弱的影响;故填:探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碱性强弱的影响。
(4)
小菁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碳酸钠溶解在热水中,
较大,洗涤效果好;故填: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的
越大,碱性越强。
(5)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反应前有:
个钠原子、
个碳原子、
个氧原子和
个氢原子;反应后有:
个钠原子、
个碳原子、
个氧原子和
个氢原子,所以空格处填写的化学式为
;故填:。
【知识点】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设计实验步骤、碳酸钠的物理性质和俗称、探究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实验反思评价、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明确目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