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7 14:4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百分数问题。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问题迁移到百分之几的问题上,培养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会迁移,将理论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重难点:会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景,激趣引入
(一)出示一个地球因为数目乱砍乱伐被沙漠化的视频(出示视频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有一个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想法)。
师:看完这个小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主回答,让学生产生要保护地球不被荒漠化的想法。
(二)播放兔子警官朱迪的图片,告诉学生们要想保护地球成为“地球小卫士”必须完成几个任务集齐全部徽章。(通过巧设情境,激趣引入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
出示第一条信息: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有关百分数问题吗?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生提问后列式解答。
教师小结后问:还能提出有关百分数问题吗?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板书)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师:谁能说说“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了百分之几”的含义?
这句话是说谁与谁比?
谁是单位“ 1”的量?
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尝试回答。并试着解答本道题。
3.交流解答方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交流时要求说出算式中各部分量所表示的意义,并且说出题目中的单位“1”的量。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本组的解题思路。
学生展示完后,得到方法,请学生进行总结。
方法一:先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的:20-16=4(公顷),再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的占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4÷16=0.25=25%
注意:20-16表示什么?它在算式中作的是什么数?谁是单位“1”的量?它在算式中作的什么数?
方法二:还可以先算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20÷16=1.25=125%,再算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125%-100%=25%
注意:20÷16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1”?这个“1”是指什么?
4.学以致用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解答,我们知道了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多25%,是不是说计划造林就比实际造林少25%呢?那么实际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怎么计算?
5.学生小组交流。
最后通过交流展示得到答案一和二,并请同学们讨论与原题比较有什么变化?
得到结论:单位“1” 变了,结果就不一样了。
6.引导总结算法,你能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吗?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它和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哪种类型的题有相似之处?
教师总结及板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相似,都是用相差的数量除以单位“1”的量,只是得数要用百分数表示。
三、实践运用,巩固提高
1.小试牛刀
鸵鸟蛋的孵化期大约是42天,鸽蛋的孵化期大约是18天。鸽蛋的孵化期比鸵鸟蛋短百分之几?
2.更上一层楼
一条带鱼长72厘米,重450克。一条海鳗( ?mán )长36厘米,重820克。带鱼的体长比海鳗长百分之几?带鱼的体重比海鳗轻百分之几?
通过练习让学生对解题思路清晰明了。
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师:畅所欲言,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