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BS)
第2课时 等量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会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2.在列等式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出常见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数量关系。
一、情境导入
1.课件播放曹冲称象的动画片段,师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2.揭题:多聪明的曹冲啊!当时他只有7岁,他之所以能成功地称出大象的重量,是因为他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在他进行代换的过程中,有这样两个量,大象的重量和石头的重量,这两个量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着重来研究它们。
(板书课题:等量关系)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中的情境图。
师:说一说什么时候相等?
生: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
师:这就是等量关系。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中的例题)下面请同学们看例题,你能表示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吗?
生1:因为姚明的身高是妹妹身高的2倍,所以,妹妹的身高×2=姚明的身高。
生2:因为笑笑比妹妹高20厘米,所以,妹妹的身高+20厘米=笑笑的身高。
师:还能找出其他等量关系吗?
生3:因为姚明的身高是妹妹身高的2倍,所以,姚明的身高÷2=妹妹的身高。
生4:因为笑笑比妹妹高20厘米,所以,妹妹的身高=笑笑的身高-20厘米。
师:因为这两个等量关系都是表示妹妹身高的,你能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把它合并成一个等量关系式吗?
生:姚明的身高÷2=笑笑的身高-20厘米。
师:根据这个等量关系,我们可以求出妹妹的身高和笑笑的身高。
小结:通过分析发现,我们可以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进行梳理,理解一个式子既可以表示一个量,也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师:生活中有很多等量关系,找一找,说一说。
生1:速度×时间=路程。
生2:单价×数量=总价。
……
三、巩固练习
1.看句子,找等量关系。
(1)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12元。
(2)小巧买的铅笔比小亚少16支。
(3)爷爷的年龄是小丁的6倍。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一练”第2、4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
妹妹的身高×2=姚明的身高
妹妹的身高+20厘米=笑笑的身高
?姚明的身高÷2=笑笑的身高-20厘米
【教后思考】
这节课,教师从学生熟知的故事《曹冲称象》导入对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一是认识等量关系,二是找出等量关系并将具体情境中的等量关系表示出来。教学全过程围绕“说一说,什么时候相等”和“请你表示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这两个问题组织开展学习,在挖掘问题隐含的数学信息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又呈现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引导作用,课堂师生间、同学间合作氛围较浓,自主作用发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