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7 08: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
2.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最优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用解题策略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并且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预习设计
例题:星河小学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5,已知女生有21人,男生有多少人?
1.题目中哪些数量关系,请你说一说,并写下来。
2.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3.尝试解答问题。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预习交流
1.小组交流第一个问题,指明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课件出示两个数量关系。
2.小组交流第二个问题,4人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课件出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小组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教师巡视,注意收集不同的解题方法。
各组汇报(采用投影)
4.教师提问:要指导几位同学做得对不对,改怎么办?
同桌互说检验过程。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二、质疑解疑
想一想:将“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5”转化成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你能根据这样的转化算出结果吗?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然后请同学上来讲解解题过程,其他小组同学补充。
谈话:通过刚才的汇报和交流看出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呢?(让多名学生回答,征求各自的看法。)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28练一练
学生独立读题,分析题意,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列式解答,完成后交流解答过程。
2.练习五第1题。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里的数量关系,写出分数,并转化成比。或者写出比,再转化成分数。(这道题可以看作沟通数学概念之间联系,组建概念系统的练习,有助于问题的转化。)
3.练习五第2题。
根据已知的比或百分数,把线段图补充完整,要求借助线段图,把稍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探索原来问题的解法。(在线段图上可以联想到的数学信息越多,思维就越开放,问题转化的思路会越开阔,解决问题的资源也就越充分。)
4.课堂总结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能合理选择,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四、达标检测:《补充习题》P22
你有什么感受或发现?要想写对分率,一定要找准单位“1”。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感受单位“1”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学生说方程解法及除法解法的思路与同座位说说通过“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怎样思考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教师小结:如果想比较简单地解决这道题,我们就需要把已知量看做单位“1”,把要求的量转化为已知量的几分之几,然后用乘法计算。这样我们就把复杂转化为了简单。(板书)
交流汇报,简单说思路。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后反思
例1是较复杂的分数问题,在上册教材第一单元里,这样的问题要列方程解答。通过转化,能很容易地列式计算。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列方程解答,这是旧知识。用原有方法解题有两个目的,一是熟悉题目里的数量关系,理解题中的分数的意义,为转化作准备。二是感受原来的解题比较麻烦,转化后的解题十分方便,为比较解法作准备。
教学内容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2)
总第 16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在运用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预习设计
例题: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1.题目中哪些数量关系,请你说一说,并写下来。
2.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3.尝试解答问题。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预习交流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已学的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对条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转化,使一个问题多种思维、多种解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1.小组交流第一个问题,指明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课件出示三个数量关系。
2.小组交流第二个问题,指明回答。
3.小组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教师巡视,注意收集不同的解题方法。
各组汇报(采用投影)
二、质疑解疑
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该怎样去想?
第一步:假设租5只大船和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
第二步: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有上船,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
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想法,然后在表中填一填。?
第三步:集体交流,得出方法:?
引导思考:少了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小船调整为一条大船可以多坐2人,2÷2=1(条),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三、当堂练习
1.完成第29页“练一练”。?
(1)引导学生先用第一种方法,根据要求提示动手操作,独立完成。?
(2)用列表假设的方法再进行思考练习。?学生交流,并汇报想法。?
2.完成练习五第4题。?
根据题中所给的假设学生自主调整,并汇报调整想法。?
3.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
四、达标检测:《补充习题》P24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2 多出8人 大船 小船
教后反思
本节课想把题当中涉及的所有知识点,全部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所以感觉课堂上重点不突出,画图调整或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取代了列式解答的方法,学生更容易理解,